我是一个70后,从小喜欢听相声。那时候广播里天天有相声节目,好多段子我听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到能模仿那些演员的语音语调接下茬,依然乐此不疲。这是每天功课后,晚饭前最开心的时候。

现在,我在手机上看相声,比小时候方便太多了,但是可挑的演员和节目却越来越少了,几乎80%都是郭先生的。这都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说说我的思考。

上世纪,相声演员少有自己办剧场演出买票的,他们都是有单位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叫体制内,比方说“中央广播说唱团(姜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高英培)”,“铁路文工团(侯耀文)”,“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常贵田)”……等等,这些在体制内的演员旱涝保收,有工资,有社保,有福利。所以演和不演都没什么。而现在呢,小剧场的演出者都是演一场赚一场的钱,卖了票有人看,才能赚钱,才能养活一家老小。

有的演员有人帮着写段子,比方说剧作家“梁左”大师就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人们记住了那些演员(不点名了),却没有记住梁先生的名字。梁先生去世后,这些演员就只能依靠炒冷饭糊弄人了。不过这里我特别指出侯耀文先生会自己写段子。小剧场演出的演员,除了要在传统相声中添加与时俱进的包袱外,还要自己创作,这就需要水平了。有的人会说他没有经典的,我说经典这个不好评论,但我喜欢听《西征梦》,《我要……》。不过看看最近20年,让我这个老观众折服,开怀大笑的节目还真不多。

段子写好了。接下来就是慢慢地排练,打磨,试演;再排练,再打磨,再试演……一年可能才出一个节目。这样一个段子再不是精品就是傻子了。这是因为体制内的演员有收入的保证,他们耗得起这个时间。而现在小剧场演出的,他们没有这个时间,都是一边上台表演,一边回后台总结:哪里应该快,哪里可以慢,哪里互动,根据现场的受众包袱该怎么抖……都是在舞台上真刀真枪摔打出来的。

要正式表演了。一个相声段子的表演,需要起承转合三翻四抖,才把包袱抖出来,演出时间很长。比方说,李金斗先生的《武松打虎》用时达45分钟,传统相声《扒马褂》前5分钟几乎没有笑料。在那个年代,文艺节目不多,电子通讯更不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观众目光和思想还可能聚焦在演员身上。现在呢?人人一台手机,开场2分钟还没有响当当的包袱出现,你就会觉得没劲,你就会看手机。台上演出,台下看手机,让台上的人多尴尬。今年春晚后,大量的观众说:某人上台表演相声,不到2分钟就想上厕所,就去切水果,就刷微信给人发红包拜年……如果小剧场演出也是这个效果,还卖得出票吗?这就要求演出者顺应时代,保证演出效果,包袱要一个连一个,让人不想看手机,更不想离开。

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说:虽然小剧场演出有其特殊性,那也不应该有伦理梗啊,不应该自侮啊!(这是某某华的前辈义愤填膺说的)

这里给大家说三个春晚上的相声节目。

一,姜昆,唐杰忠先生在春晚,节目情节是姜昆先生教唐杰忠先生边唱歌边互动握手,之后唐先生唱《哎呦,妈妈》,一边和女观众握手,一边喊人“妈”,这算不算伦理梗?

二,牛群,冯巩表演相声时,倪萍指着两位女观众说这是冯巩的妈,这是牛群的妈,这算不算伦理梗?

三,去年春晚,岳云鹏在演唱《吉祥三宝》时,一句“阿妈”,一句“阿爸”,台下多少人回应“哎”的,这算不算伦理梗?

我知道也有会说相声要有教育意义,要有文化,要高雅。

要教育意义,我可以听党课;要文化我可以看《百家讲坛》;要高雅,对不起,我的标准是雅俗共赏,可以是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类似学方言的,广东话我说得比某些人好多了,倒是侯宝林大师的《戏剧与方言》,传统相声《学四省》……等我百听不厌。

至于,某人的相声水平怎么样,人品怎么样?我只给大家说几个人和事。

一,侯耀文先生收郭德纲为徒,是不是表示认可?

二,马季先生给德云社题字,是不是表示认可?

三,如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少马爷给德云社帮过场,还同台演出,送了马氏传人的醒木,是不是表示认可?

四,马季先生在郭德纲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就曾经讲:我热爱相声事业,但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

怎么评价相声好不好(评说相声我的看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