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菁,83岁,毕业于福师大音乐系,平潭人1958年来到仙游任教,分别在仙游二中、仙游师范当过音乐教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游天菁着手整理记谱,记录的是莆仙戏全套锣鼓经共400多种鼓点,以及莆仙戏《目连救母》全套曲谱,共78出,可演三天三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莆仙戏唱腔入门教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莆仙戏唱腔入门教学(老艺人口传音乐人记谱)

莆仙戏唱腔入门教学

游天菁,83岁,毕业于福师大音乐系,平潭人。1958年来到仙游任教,分别在仙游二中、仙游师范当过音乐教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游天菁着手整理记谱,记录的是莆仙戏全套锣鼓经共400多种鼓点,以及莆仙戏《目连救母》全套曲谱,共78出,可演三天三夜。

4月12日,记者来到游天菁位于城区的家中。发黄的手抄本厚重而整洁,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却保存得很好。“莆仙戏锣鼓经的总谱,分为双槌类上下册、阴阳槌类以及战鼓堂部分及鼓板类。双槌类多用于演大戏,显得大气热闹;阴阳槌则比较优美,多用在生旦戏中。”游天菁翻开手抄本,说起莆仙戏来如数家珍,在仙游工作了60多年的他俨然是一个地道的仙游人。

游天菁小时候就常常参加土改宣传演出,从父兄以及小学教师处学习乐器,尤其是民间乐器,来到仙游后,他才接触莆仙戏。“音乐都是相通的,而且我来仙游两个月后就会听仙游方言了,也结识了很多仙游朋友。”游天菁回忆往事,回忆着关于记谱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郑牡丹。

郑牡丹,莆仙戏老艺人,榜头镇下明社区人,识字不多,略略识谱,但节奏感好,记性更好。

“锣鼓经原来并没有谱,而《目连》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被列入禁演剧目,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只有老艺人郑牡丹还能够掌握全剧78出的曲牌和鼓点。尤其是戏中的独特鼓点——阴阳槌满锣,这是最古老莆仙戏的鼓点。如果没有及时抢救整理,就会失传。”那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游天菁就在工作之余开始记谱。郑牡丹一遍遍演绎,游天菁边听边记录,历时近3年,完成这项工作。如今郑牡丹已经离世10年,但他将肚子里的“墨水”都印在了白纸上。

游天菁告诉记者,目连戏是目前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是许多地区民风、民俗必演的剧目。

“这本锣鼓经,有谱、有锣、鼓点,还备注了用途和例证。这是一本记谱,也是手写的教材。有了这本教材,外国人也能学会,就像外国人也能唱中国歌,谱是相通的。”游天菁告诉记者,曾经锣鼓经的流传都是口口相传,一般艺人只要掌握几十种鼓点就可以“行走于江湖”了。但有了教材之后,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学习的时间,而且翻开教材,400多种鼓点便都可以灵活运用了。

“记谱方法特别复杂,记谱者不但要掌握西洋音乐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我国民族基本乐理,记谱还要完整,记录方式要通俗,我正好合适。”谈起记谱的初衷,游天菁告诉记者,看着老艺人不断离开,得把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供艺术研究。“前些年,《目连救母》重排,记谱发挥大作用了。”游天菁说。

“这些记谱可以说是一本字典,应当全力推动出版,以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另一方面,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版权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县文化馆负责人俞辉说。(仙游今报记者 彭丽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