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荣生,当代作家,出身书香门第。1949年出生于太原市,原籍山西孝义,毕业于山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生经历丰富,生活底子厚实,早年境遇异常艰辛,在农村当农民种过地,割过草,放过羊,下过煤窑,拉过石头,当过民工,当过火车汽车装卸工,赶集上会铺开摊子给人理过发,“投机倒把”做小商贩挑过“八股绳”等。1974年其命运发生重大转折,进入教育界当语文教师,后调任政府部门、电视台工作。一生笔耕不辍,代表作有9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孝行天下》、60余万字的长篇晋商小说《孝河人家》等。《孝河人家》2013年曾被新华网推荐为全国十大好书之一,《孝河岁月》为“孝河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1)

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们说,司马村是孝义境内最大的一个村庄,说从村子这头到那头有三四里地,村庄大得连一个村的人有些都互不认识,觉得很神奇。这一印象一直在头脑里直到20世纪90年代,因在教育局工作下乡调查,才有机会去过三两次。司马村果然很大,一眼望不到头,且古宅老院很多。写这部书,我再一次走进司马村,大体得知了一些村名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人文底蕴。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2)

司马,为古代掌管军政和军赋大权之官职,亦为百家姓中之复姓司马村历史悠久,自古即为声名显赫之古镇。关于其村名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在战国时期,大将吴起屯兵于吴屯(今梧桐)时,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姓司马的将领带领所部屯兵于此地,军纪严明,爱抚百姓,百姓十分拥戴,后将村名改为司马村(原村名为何今已难考)另一种说法是,因北宋掌管军事大权的司马温公曾统兵驻扎司马村而得村名。有史料说,当时,北辛安、南辛安、中辛安均为屯兵营地人们把它们并称为“一马三安”。而《吕梁乡镇志》中又说,战国时期有一位孝义人在晋文公处供职,被任命为掌管大权的大司马,战功辉煌,但身体欠佳,为此返回乡里,其村落被赐名为司马村。

司马村历史悠久,有人这样说,其年代之久远,完全可与平阳(临汾)之尧都并驾齐驱。在古代,司马村镇是一个古城堡,城防建筑辉煌无比。整个村庄呈八卦图形,村周围有堡墙,高5米,顶宽7尺,周长四里半长,东西南北四面有门,九街十八巷规划有序,街巷相连,且大都以姓氏命名。堡门上都建有城楼,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一方重镇。

明万历《汾州府志》载,在明代司马村己是一千多人的大村子,有267户,围村城墙比孝义县城城墙还要多半里,城墙上能走过一辆马车。走进司马村看古建筑,最显眼的,除有名的关帝庙、观音庙、魁星楼、天龙庙、西寺庙、娘娘庙、文昌阁、望乡台,以及几大姓族的祠堂等古迹外,最大的看点是有多处晋商巨富张家之豪宅。

司马村历来人称司马镇,自古有这样的传言:“先有田来后有宋,任宋田张四大家,还有周姓一大姓。”到明清两代,读书科考热和经商热在村中骤然兴起,蔚然成风,出现了众多的读书人和经商者。及至前清时,为官发迹的张姓大户异军突起,渐露锋芒,在几个氏族大姓中鹤立鸡群。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3)

司马村张家的宅院,大都在东西河街上,以大宅院、二宅院为基点,依次建设,取名至七宅院,共有七处豪宅。七处豪宅,均为四合大院一门三进的主院皆有东西偏院及门楼转扇,正厢房都有穿廊,木雕、砖雕艺术精巧,十分讲究。专家认定,七处豪宅均为清代一流建筑。我们知道,大孝堡村的大乡绅李元晋赫赫有名,其中举是在晚清最后一次科考中,而司马村张家,早在前清时期就有多人中举并居职官府,因兼营商业而致富,两者发迹时间前后相差两百余年。

张氏一族是从张登阶辈时开始发迹的。据张氏家族九世孙张凤翘于清嘉庆十六年十一月所立家谱记载:

张氏一族,原籍为陕西庆云村,于明嘉靖年间迁居孝义司马村,张子仁、张子荣兄弟二人为张氏族人始祖(前无资料),迄今已繁衍人丁二十代,子孙近千人。

又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载:

张登阶,顺治时悦礼坊人,住司马村。家故贫…

从张氏历代家谱及《孝义县志》记文中可见,张氏一族,在张登阶之前为平民,家境贫寒,之后几代人才辈出,成为当地书香门第,加之为官者兼营商业,张家很快成为当地富豪。

纵观历史,晋商正是从与官府的结合中步入了叱咤风云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明清两代,晋商在全国十大商帮中独领风骚,左右了中国经济命脉的运转,成为支撑统治阶级的主要经济支柱。如山西榆次常家,在经营茶货一筹莫展陷入困境时,设法打通了朝中关节,由乾隆皇帝赐了龙票。正是凭此证,常家把生意一举做到蒙古和俄罗斯,从此大展宏图。又如山西祁县渠家,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慈禧太后率朝中人等西逃路经山西,渠家给予很大资助,后来慈禧回到北京,为了报恩,下诏公示:所有国库拨往山西的官饷、军饷以及山西省上缴国库的税金等,只准通过晋商渠家在高城开设的钱庄汇总。就此,渠家商业起死回生,大发横财,成为晚清晋商四大家族中唯一兴旺发达之巨商。诚如祁县一大商贾所说:与其说票号的股东是山西富商大贾,还不如说是清政府及其显宦要员更确切些。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4)

司马村张家发迹,也完全是凭官商结合大发横财的。仅前清和清中叶,就先后即出过七位举人,且都在京都朝中官府任职:

张风诏,乾隆庚子举人,官居工部郎中;

张熊诏,嘉庆戊午举人,官居中议大夫、户部主事、内阁侍读;

张紫诏,嘉庆戊午举人,官居工部郎中;

张映昌,嘉庆癸酉举人,官居刑部郎中

张映阁,道光壬辰举人,官居广东道罗道;

张镇南,道光壬辰举人,湖南宝庆府知府;

张映绒,咸丰辛亥举人,官居兵马司正指挥。

够厉害的是,这些人中竟然有三人娶京城与朝廷有瓜葛的富家小姐和旗人为妻室,这为他们在京城开设商店经营生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而张家经商发迹之地重点在北京。

除上述举人为官者外,张家还有以下一些为官者:

张凤翘,监生,大理寺评事、兴平仓监督;

张映汉,禀生,朔平府训导;

张揖,禀生,工部郎中;

张映涛,监生,光禄寺署正;

张哲,附生,陕西褒城县知县;

张梦严,监生,直隶邢台县典史;

张采,监生,黄城县教谕。

另外,张一琴、张映德、张伦、张锦灿、张承、张金堂等等,也都是监生,官也都做到了县太爷的级别。可不能小看监生这个学历,当时的监生是指上过京城国子监的人,虽未考取举人,但当官已具举人资格,这在当时也是佼佼者。

据考,张家在京城的买卖商铺,杂货、百货一应俱全,当铺、店铺、药铺等样样都有,但唯有两种生意独占鳌头,名震京城:一是白酒业垄断了京城。张凤诏、张熊诏、张映昌三人先后于乾隆、嘉庆年间中举,后一直任职朝中工部侍郎,使张家在北京前门大街开设的经营白酒的店铺就有十多处,而且都是前店卖酒,后场开作坊酿酒,这样的经营格局,朝中没人是万万做不到的。当年北京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山西商人,火烧前门。”指的就是司马村张家在前门街大开烧酒坊之事。张家人很重视酒的质量,他们通过自家在山西开设的粮行来收购优质高粱运往京城,又从山西汾孝一带雇名师来京城指导技艺,所产烧酒质量高,味道醇,不仅畅销于京都市场,就连朝中官员也很喜欢,就是嘉庆皇帝也赞不绝口,为此赐予晋商张家“黄马褂”,以示褒奖,且下令京城白酒只能张家生产,使张家白酒独销京城。

张家在京城的另一大字号是开设在大栅栏街中心地取名为“花汗春装饰店”之商铺。这一商铺是与朝中宦官合伙经营的。此商铺除面向社会经销各种民用春秋四季款式的服装鞋帽外,专营戏剧道具及化妆品。当年,皇宫里调京城剧社进宫义演长年不断,而剧社进宫为皇上皇后及文武百官演出时,所演剧目的服装、道具等必全部更新,其投资都由朝中拨款。张家通过宦官的关节,将款直接拨到“花汗春”,让剧社经理到店铺挑货取货。这种经营效应,使张家开设的“花汗春”店铺驰名京城,生意十分火爆。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5)

且不论其他行业买卖,仅凭这两大生意,张家就已经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了。另据考,在前清时,张家在张家口、石家庄、河南商丘等地都开有当铺,取名为“义兴当”。以河南商丘为例,据当地一年长者说,当年张家在河南商丘经营的是金银、首饰、珠宝、玉器,在当地三十八家当行中高居魁首,无人可比。据说张家当时光雇来看家护院的拳师就有十余个,这是因为当时该地土匪太多,而这些土匪从地主大户家抢到财物急于变现,便会托人来当铺典当,遇到这种情况当铺往往会压低价格,这会惹恼那些土匪。因此为防止土匪来找麻烦,张家雇有多位拳师。按规定,财物当押的时间最长为半年,而匪寇到处流窜,又要躲避官家缉拿,多数财物来不及赎即成为死当。张家的“义兴当”借此坐收渔利不菲,因此当地人称“义兴当”为“聚金当”当时的张家,虽有钱有势,但却通情达理,乐施好善,口碑很好。至今,司马村张氏宅院还留有原石镌刻的一副对联:

世泽无如积德;

振家还是读书。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6)

光绪六年《孝义县志》记载:

熊诏,先工部郎中,后官户部主事、内阁侍读,为上官所器重。归里后,设立月课,每月三次,一时名士俱出门下。教乡中子弟,循循善诱,每于根本处培植。光绪十三年,邑大灾,公出数千金,施钱施米,亲身料理,保全甚众。

光绪六年《孝义县志》记载:

张映涛,系熊诏之侄,光禄寺署正,分掌醢(hai醢,肉、鱼等制成的浆)……其居乡,勤俭乐施,凡衣食棺木、药饵之类,求无不应,终身不倦。村关帝、文昌、天龙等庙,公经理重修,又修理水利渠道,其乐施好善,深为邑人所称。

历史上,深厚的人文底蕴往往一脉相承,极大地影响着后世。历史进入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司马村又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李亚豪,一个是任应枢。

李亚豪(1904-1933),字文轩,毕业于山西工业机械专科学校,曾在美国汽车专业进修,后经潜心钻研,成为汽车工业机械专家。他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训,立志实业救国,成功研制出了过滤器、心形叶片平滑式煤气除尘器、旋风式进风口、螺旋式空气预热套、油气转换器、过热蒸汽添加装置等,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对我国汽车工业具有一定贡献。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7)

任应枢(1903—1979),又名任向宸,曾就读于汾阳河汾中学与太原三晋高中,1928年考入山西大学法学院,思想进步,忧国忧民。抗战期间,为国难忧愤于怀,并发誓抗战一日不胜,胡子一日不剃,人称“任胡子”。1938年加入共产党,同年曾率领自卫纵队第四武装工作团活动在交城、文水一带,抗击日本侵略者,曾截获日军军需车十多辆。部队改编为纵队直属游击队后,在汾平介孝等县活动,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屡立奇功,人称“任支队”。

新中国成立后,任应枢先后在山西省政府教育、卫生等部门工作。退休后,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筹款建起祠堂,组织村民打成锅锥井十几眼,为家乡发挥余热。

江苏千年古村赵村(名人众多的千年古镇司马村)(8)

朱霖

此外,新中国第一代大使黄镇夫人一—1937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抗日游击队的朱霖等知名人士,也值得称颂,历史应该永远记住这些人的名字。(朱霖自叙:我出生于1920年2月1日,在司马村度过十年的快乐生活,因家庭破产11岁随父母搬到汾阳城过痛苦的生活,14岁投靠三叔,入太谷铭贤中学。17岁即1937年8月参加“民先”后上太行山。从地方党的工作到部队工作共12年,改名朱霖。解放后改做外交工作,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外交部、法国、美国等国家共28年在外。黄镇任大使,我任二秘、一秘、参赞。最后回外交部,我任外交部1台部副主任,部纪委副书记5年离休离休后,帮助老根据地致富,为解放军编“天下之脊”,为黄镇组织编写了一些书画。我写了一小本大使夫人回忆录。)

司马村位于孝义市城区东8公里的平川地区。截至2011年底,全村1113户3840人,土地总面积7868。196亩。明万历年间,司马村属悦礼坊司马里。清光绪六年(1880),实行乡村制,属北乡民国八年(1919),改行区村两级区划,设行政村,属第一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阎锡山政权时,司马乡为全县2个乡之一,属司马乡新中国成立初,1953年6月,全县划为42个乡,设司马乡,属司马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设司马公社,属司马公社1984年7月,实行乡(镇)村制,改设司马乡属司马乡。1995年8月,撤乡建镇,改为司马镇,属司马镇。2001年撤销司马镇,改设振兴街道办事处,属振兴街道办事处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