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题:★请说出下列句中的“三个”“三遍”“三本”“三次”的语法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八类常见复句及例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八类常见复句及例子(语文12种词性6种短语)

八类常见复句及例子

预热题:

★请说出下列句中的“三个”“三遍”“三本”“三次”的语法成分。

①我看了三本书。

②我看了三本。

③我看了三遍。

④三本书都好看。

⑤三个都来了。

⑥今天三个。

⑦他买了三次书。

★判断复句的逻辑关系

1.因为你去了,所以我要去。

2.不管你去不去,我都要去。

3.或者你去,或者我去。

4.与其你去,不如我去。

5.不但我要去,而且你也要去。

6.尽管你去了,我还是不去。

7.不是你去,而是我去。

8.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9.如果你去了,我就去。

10.即使你去了,我也不去。

11.只要你去,我就去。

12.只有你去,我才去。

答案在后面。

♠语素、词性、短语以图片形式附在文字后面。

四、句子

1.定义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语气,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出来。

★根据用途和语气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根据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2.句子(单句)基本结构

(定) 主 [状] 谓 <补> (定) 宾

3.句子(单句中的主谓句)六种成分

★三种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附属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标志符号

主语:双横线====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单横线——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波浪线~~~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小括号 (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中括号 [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尖括号 < > 用在补语前后

★句子成分定义

主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谓语: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宾语: 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定语: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举例说明句子(单句)成分

①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什么事情”,如:

中国人民有志气。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

♛花儿开了。开

♛他今年十六岁。十六岁

♛我喜欢王维的诗。喜欢

③ 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如:

♛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春天

♛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看热闹的

♛我在头条看新闻。新闻

④ 定语

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短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如:

♛校园的花开了。校园

♛在苍茫的大海上,一群海鸥在飞翔。苍茫 一群

⑤ 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如:

♛他昨天走了。昨天

♛我们在网上学习。 在网上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把王老师

注意: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我们[在杭州]游览了西湖胜景。

“在杭州”的位置变了,语法功能没有变。

⑥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如:

♛他吃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

♛青苔的颜色绿得好像要爬到衣服上来。

好像要爬到衣服上来

♛他生于2005年。于2005年

⑦ 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以及对事物的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等,如:

♛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事情名摆着

♛很明显,你是对的。很明显

♛啪,花瓶掉地上了。啪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⑧ 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如:

♛你自己也要吃饭。你 自己

♛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来了。班主任 李老师

4.句子成分练习

★请说出句中“三个”“三遍”“三本”“三次”的成分

①我看了三本书。三本 定语

②我看了三本。 三本 宾语

③我看了三遍。 三遍 补语

④三本书都好看。三本 定语

⑤三个都来了。 三个 主语

⑥今天三个。 三个 谓语

⑦他买了三次书。三次 补语

★请指出状语

①他昨天回去了。 昨天

②《知否》把他带入了深沉的回忆。 把他

③孙俪用演技征服了观众。 用演技

④为了取得好成绩,他努力了三年。 为了取得好成绩

★请划出主语或主语中心词

①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

②我们的大炮开始还击了。 大炮

③由于长期劳累过度,他生病了。他

④怎样对待经典著作是我们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怎样对待经典著作

5.复句

★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类型:

① 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②多重复句,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复句。

注意:

现在的考试只涉及一重复句,重点是前面八种。

★一重复句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

☉既……又(还、也)……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是……不是……

☉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 ☉……也(还)……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接着)……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

☉……况且……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

☉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

☉但是(但、然而、而、可是、竟然、不过)……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

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有前果后因和前因后果两类。

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所以(便)……

☉由于……因而(因此、故而)……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

常见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不)……

☉无论(不管,不论)……都……

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

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你快去吧,以免他生气。

★判断复句的逻辑关系

1.因为你去了,所以我要去。 因果

2.不管你去不去,我都要去。条件

3.或者你去,或者我去。 选择

4.与其你去,不如我去。 选择

5.不但我要去,而且你也要去。递进

6.尽管你去了,我还是不去。转折

7.不是你去,而是我去。 并列

8.不是你去,就是我去。选择

9.如果你去了,我就去。假设

10.即使你去了,我也不去。假设

11.只要你去,我就去。条件

12.只有你去,我才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