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概览

近日,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组在山西省调研发现,当地多所学校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标准划分“智慧班”和普通班。进入“智慧班”,需一次性缴纳课程资源费、平板使用费等数千元费用。不少家长虽然对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心有抵触,但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为了让孩子进入所谓的“智慧班”,毫无议价能力的家长只能“自愿”买单。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与热议。

教育部门最近对托管班怎么做(别让千元智慧班)(1)

山西多校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分班标准”相关信息量走势

来源:人民众云

据媒体报道,在山西市六十三中推销“智慧课堂”的举报信息再现平台的数日之前,山西省教育厅就曾将一条国务院“互联网 督查”平台反映的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智慧班”收费8800元的问题转办。该校自查后认为,“没有乱收费现象发生,但是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存在不细致、对政策的解读不到位不全面的现象,使家长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

网民反馈称,举报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校园作为孩子社交、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家庭和家长的管辖范围,很多家长即使存在质疑,也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对教育的信任,在沉默和放任中“自愿放弃”了对违规行为的抵抗。在媒体报道的评论区,宁夏网民@亲爱的888888 指出,实际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只是没几个家长敢举报,毕竟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只能忍着”。

“智慧班”作为与“普通班”的对应存在,很多家长将其误认为“重点班”,对其教学成果存在较高期待。有很多家长实际并不清楚“智慧班”与“普通班”的区别,很多学校在推介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提及智慧班学生成绩更好。但也有学生“现身说法”称,“考试的时候智慧班的不少人都拿平板抄,监考老师也不管,智慧班的就考那么高,家长然后就觉得智慧班还真挺好,效果不错。结果中考都现了原形”。

佛山一位家长GHJFGHSSDG称,初一新生家长会上重点介绍“深度课堂”项目中,平板和课件收费4800,“听说不报的话就与重点班无缘了,也不知真假,有点提心了!”据多家媒体报道显示,对于“智慧班”的优势、定位、实际成果,家长认知并不完全清晰,可能会与期待存在一定落差。

梳理媒体报道发现,无独有偶,浙江省嘉兴市于2020年就发生过类似事件。嘉兴市部分初中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依据,进行违规分班;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和捆绑销售的教辅软件,存在校企合作不规范不透明、“平板教学”违规操作等问题。“南方日报”当时就此事发文《“平板教学”的推进应依法守规》,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当好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教育部门最近对托管班怎么做(别让千元智慧班)(2)

来源:新华网

不仅如此,此类违规行为近年屡见报端。《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23日平顿指出“5800元买平板?学生是“树苗”不是“韭菜””;中国新闻网2021年11月1日发文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典型问题被通报 涉强制购买平板电脑等”;《北京青年报》2022年7月6日曾发文《以是否购买平板分班,算什么“智慧教育”》,就多地出现的学校“巧立名目”损害群众利益的教育乱收费行为进行了批评,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但直至今日,依旧有不少学生和家长依旧不得不为此类违规收费行为“埋单”。有网上观点呼吁,要想真正有效控制该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有关部门持续不断的真抓严管,同时有必要从立法和监督方面加以规范。

作者:武汉人民在线 支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