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位于我国大陆中部,为古中原的核心区域,虽然面积不大,但却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全省下辖17个地级市,包括54个市辖区、103个县(县级市),其中位于河南省濮阳市管辖的南乐县,全县总面积仅62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积最小的县市之一。

河南共有多少贫困县(河南一个54万人口小县)(1)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县境东邻山东省莘县,南连清丰县,西交河北省魏县,北与河北省大名县接壤,地处豫冀鲁三省、三市、五县交汇中心位置。

乐昌县

南乐县境,上古时期属兖州地域,相传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仓颉即为今南乐县谷王方山固村人。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周天子将天下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国进行统治,今境属卫国领地。

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今境属东郡辖境,西汉初置乐昌县,县治位于今境西北部,因县治位于黄帝之子昌意所筑昌意城而得名。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乐昌县被废除,今境分属东武阳县、阴安县、繁阳县、元城县等多个县管辖。

河南共有多少贫困县(河南一个54万人口小县)(2)

昌乐县

西晋统治时期,改置昌乐县,县治仍位于故乐昌县城址,但是维持的时间不长,不久即被废除,今境大部分属魏县管辖。北魏统治时期,于公元496年分魏县置昌乐县,后又于公元528年设置同名的昌乐郡,昌乐郡治昌乐县,东魏统治时期昌乐郡被废,北周统一北方后复置昌乐郡,昌乐县仍为昌乐郡治所。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同年昌乐郡被废除,隋炀帝在位期间,公元605年昌乐县并入繁水县,今境属繁水县管辖。唐朝建立后次年,即公元622年划繁水县地复置昌乐县,公元623年昌乐县治所迁至今谷村一带,即距今南乐县城西北10公里处,公元644年繁水县并入昌乐县,昌乐县隶属于魏州。

河南共有多少贫困县(河南一个54万人口小县)(3)

唐朝三百年间,昌乐县人文鼎盛,张公瑾辅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后又随李靖讨平东突厥,封爵邹国公(后改封郯国公),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僧人一行,原名张遂,是张公瑾的曾孙,从小出家为僧,是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李义琰于公元622年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封爵酒泉公;张大素为著名史学家,撰有《后魏书》一百卷、《隋书》三十卷。

南乐县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6年晋王李存勖为避其父李国昌讳,改昌乐县为南乐县,因“新治在旧治南”故名。北宋时期南乐县隶属于大名府,公元1081年为避水患南乐县迁至今城址,元朝时改属大名路,明清时均隶属于大名府。

河南共有多少贫困县(河南一个54万人口小县)(4)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乐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管辖,1952年平原省撤销后,南乐县划归河南省,先后隶属于河南省濮阳专区、安阳专区、新乡专区、安阳专区、安阳地区,1983年地级濮阳市成立后,南乐县改属濮阳市管辖至今。

南乐县总面积624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5个乡,全县户籍人口54.84万人、常住人口45.82万人,2020年全县GDP为176.63亿元,总体来看属于一个面积小县、人口小县,经济小县。

对于南乐县,你如何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