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中下旬开始,全国的气温就在持续下滑中,东北迎来了大降雪天气,华北、西北雨雪天气也频频赶来,北方多地气温下跌了10℃,不少地方都在零下5℃之间波动,南方不少地方也已降到了个位数。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1)

一、大雪节气来了!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6-8日出现,今年为12月7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55°。所谓的“大雪”节气,也就是雪量加大,降雪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天气也会变冷。当然,“大雪”是一个节气称呼,并不一定雨雪就一定要变大,只是降雪的概率更大。反而华北、东北地区,12月份降水量并不是太多,西北更是不足1mm。

目前北方的气温已降到0℃以下,一旦强冷空气占据了上风,那就会降下大雪。此时西北、东北气温在-10℃左右,华北、黄淮地区已跌到了0℃,郑州等地已飘雪。不过华南地区,依旧如同秋天一样,大家穿上外套就可以过冬。

大雪节气过后,气温一天比一天冷,北方地区呈现出干冷状态,南方却是湿冷,即便是在室内也会感觉到寒冷,需要多穿衣服才行。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2)

二、降雪好处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冬天降雪对农作物的好处很多,可以将土地封冻起来,从而将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虫卵冻坏,避免病虫危害农作物,第二年作物就会更好的生长,从而迎来丰收。

当然,积雪融化也会让土壤中的十分含量更高,避免春旱的出现,来年春季可让作物吸收水分生长。此外,雪水中的氮元素更高,为雨水的五倍,因此雪水可以很好的壮田、肥田,让农作物可以更好的生长。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3)

三、来年有没有倒春寒?

所谓的“倒春寒”,也就是立春后气温回升,到了4-5月份时突然大降温,至于为何会有这种气候,还因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所致。对于农民来说,对“倒春寒”最为关心,一旦春季出现倒春寒,那就意味着农作物必然会减产,可能还会绝收,粮食、水果的品质也会变差。

在古代,如果出现“倒春寒”,必然会导致饥荒来临,如今的农业技术更强,抗寒抗旱的物种也被培育出来,但碰上了倒春寒,也会有很大受损。

想要减少“倒春寒”带来的危害,那就需要提前预判,并采取措施才行。其实大雪节气的表现,就能得知来年是否会出现“倒春寒”,古人言“大雪不冻倒春寒”,意思就是如果大雪节气天气比较暖和,没有太明显的降温,河水也没有结冰,北方多地没下雪,那就表明是暖冬,来年必然会出现“倒春寒”。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4)

暖冬的特点是冬季比起往年要暖和,雨雪天气比较少,但冷空气迟迟不来,并不意味着永远不来,等到春节过后,冷空气才姗姗来迟,可能还会推迟到4-5月份才赶来,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打击。

冬天时小麦应该暂停生长,蓄积更多的营养成分,等待来年更好的生长。但暖冬时,小麦会出现徒长,长速快,营养却没得到积累,一旦春季降温,那产量和质量都会大减,因此农民最怕倒春寒。

不过今年的气温比较低,从全国的天气情况来看,全国多数地方的气温都比往年低上1-2℃,其中华南西、贵州、江南西、内蒙中西部要低上2-4℃。而在未来10天,气温依旧比往年低上不少,贵州、内蒙西、新疆北要低上2-4℃。

今年的天气相比更冷,未来3天又会迎来一轮雨雪天气,今年大雪节气必然会很“冻”,因此来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倒春寒,相信农民都比较激动。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5)

四、大雪节气的习俗

1、腌肉

在农村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毕竟在古代保鲜技术不是太好,肉类食材容易变质,小雪节气时气温还不是太严寒,不适合肉的腌制。等大雪节气来临后,南方地区就开始忙着腌肉,用上香料、盐进行酿制,近期南方的猪肉价格大涨,就是受西南、华中地区腌肉的风气影响。

为何在大雪节气有这个习俗呢?传说古代有种猛兽名叫“年”,它的长相比较凶猛,头上长着尖角,平日里在海底生活,除夕时就会上岸伤害民众。为了避免被年盯上,大家会提前储备食物,因鸡鱼肉蛋的储藏期限不够,大家就想起将其腌制长期保存,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6)

2、进补

冬天时天气比较寒冷,大家的身体也比较寒凉,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更壮实,那就需要及时进行进补才行,从而让机体的抵抗力提升,从而加快新陈代谢,让身体御寒能力更强一些。

一般来说,羊肉、猪肉都是很好的进补之品,尤其是羊肉,本身就是热性食品,可以和山药等一同烧煮,其营养比较丰富,古代也有“小雪杀猪,大雪杀羊”的说法,借着这2个节气联络感情。还有一些地方有吃狗肉进补的习惯,可以很好的暖胃。

当然大雪节气前后,柑橘、柚子等水果也会大量进入市场,此时多吃上一些也能避免“冬燥”。

3、吃红薯粥

在大雪节气后,人们也会格外注重好保暖工作,纷纷穿上厚厚的衣服,避免冻疮。在山东有喝红薯粥的习惯,毕竟每年深秋时节都是红薯的收获季节,它的产量比较高,因此家家都会种植,采收后放在地窖里,冬天时拿出来食用。

红薯中的赖氨酸成分多,可和蛋白质结合,增加机体抵抗力,冬天吃红薯也可很好的抗燥,还能很好的养胃。此外,冬天吃“饴糖”也可很好的滋补,此时大家就会将家里的废品拿出来,和商贩兑换饴糖。

24节气大雪的天气变化(大雪来了多地气温下降)(7)

4、滑冰赏雪

北方的冬季比较寒冷,此时河面会被冻得坚如地面,因此不少人也会在此时进行滑冰,大家穿上冰鞋,拄着杖,飞快滑行,还能做出各种花样动作。乾隆、慈禧就喜欢在冰面上观赏冰戏。

当然,在飘雪过后,大家也会出来赏雪,孩子们也会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享受着冰雪天气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