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阴县

打开百度地图,在通州区的东南部有一个漷县镇,东邻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南与永乐店镇相接,西南与于家务回族乡相连,西、北接张家湾镇,东北连西集镇,在镇域东部北运河蜿蜒而过。镇上的漷阴村看去与普通村庄无异,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这里就已经是县治了,在元代还曾建州,来头可是不小。

漷阴村在汉时称霍村,到辽初因其在漷河以南称为漷阴村。因紧邻“方数百里,春时鹅骛所聚,夏秋多菱芡”的延芳淀,每年季春,辽国主都要和皇族、群臣来此“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作为一种活动习俗,是指辽帝在一年之中所从事的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话说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辽在现在的北京城区建了一座陪都叫南京,游牧民族出身的契丹族对水草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当时的地理地貌与现在差别很大,南京城东南的现在漷县镇地区水草丰茂、禽鸟栖息、淀泊连绵,方圆百里的延芳淀就在附近,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当时辽南京城东南的风景名胜区,习惯草原生活的契丹王公贵族非常喜欢到这里游猎。《辽史》记载:“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集,春秋多菱茨。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连锤、鹰食、刺鹅锥,引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擒之。鹅坠,恐鹘力不胜,在列者以佩锥刺鹅,急取其脑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国主、皇族、群臣各有分地。户五千。”

这段记述为我们呈现了辽代皇帝和王公大臣在延芳淀“捺钵”的精彩场面:每年春天,湖面解冻,草长莺飞,延芳淀就会有大量天鹅、大雁、野鸭来此栖息。这时,辽代的皇帝就带着王公大臣到这里来游猎,为了便于伪装,卫士们都穿着墨绿色的衣服,手里拿着连锤、鹰食、刺鹅锥等必备之物,来到水边,相隔五到七步一个人,在上风处击鼓,把天鹅从芦苇中惊出,待天鹅刚飞离水面,皇帝就亲自放飞海东青捕猎天鹅。等海东青咬着天鹅的脖子坠下来,卫士们恐怕海东青体力不支,急用铁锥把天鹅刺死,取出天鹅的脑髓喂食海东青。谁先抢到第一只猎获的天鹅,皇帝会照例赏赐银绢。天鹅献给皇帝后,大家都头插鹅毛,将猎得的各种野味在营帐前摆下盛宴,这就是辽代的习俗“头鹅宴”。

在辽初漷阴只是一个镇,但由于辽主每至延芳淀必到漷阴,在此建了行宫神潜宫(今神仙村),还要为随行的大队人马提供补给,因此,漷阴一带居民聚焦,人口增多。辽乾亨二年(980年)“置镇于漷河南之漷阴村”,而后逐“就城故漷阴镇”,在辽太平中(约1026年),以漷阴镇置漷阴县。这就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

辽代捺钵制度对金元时期有重要影响,金元的王公贵胄也喜欢到延芳淀游猎。此时,延芳淀已萎缩成几个湖泊,牛堡屯附近有柳林海子和南辛庄飞放泊。至元十八年,元世祖曾到柳林,并建有柳林行宫。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升为漷阴县为漷州,属大都路。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县归州管辖。另外,迁漷州治于武清县境之河西务,至正元年(1341年)四月,“罢漷州河西务”,漷州治所因此而北迁于今区东南之漷县村处。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将徐达又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这时漷州隶属北平府。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漷州降格为漷县,改隶通州。

通州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属北平府不变。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曰顺天府。此后通州及所领四县均属顺天府。

明清以后,漷州以南的水域演变为陆地,昔日风光不再,从此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县入通州。从此漷县走向末落,渐渐沦为乡野。从清康熙时期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漷县晚泊》诗中可以看出漷县走向破败的影子。诗云:

鸥鸟湾洄泊小舠,芦沟西望树周遭。

残冰裂石颓兼岸,春水如油滑上篙。

老柳耐寒如许瘦,坏垣经久不多高。

画眉冢冷鹰台塌,一片斜阳雁下壕。

写这首诗时,查慎行离京南行夜泊漷县,也许当时的心情不太好,残冰颓岸、荒冡斜阳,满纸都是凄凉破败的景象。诗中的提到画眉冢和凉鹰台都是漷县附近的古迹,当时虽然破败但遗迹犹存,现在已经找不到一点痕迹了。

从辽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1年)设漷阴县始,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县,漷阴县作为县及州级行政单位存续了630多年。回望漷县历史,可谓几经沉浮,汉代为镇,辽代升为县,元朝再升为州,明朝降为县,清朝降为镇,民国再降为村。但无论怎样,它都像身旁静静流淌的运河水,波澜不惊,年复一年,在时光交替中留下了厚重的历史

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后期有很大影响的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就是漷县人。

李太后本名李彩凤,生于1546年,卒于1614年。明穆宗朱载垕的妃嫔,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北直隶顺天府漷县人,谥号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后世称孝定皇太后。

李太后十五岁进入裕王府,为裕王朱载垕生第三子朱翊钧,进而由宫女升为侧妃。裕王登基后被封贵妃,地位仅次于陈皇后。万历元年(1573年),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李太后对其管教相当严格,安排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帝师,使其接受系统的教育。据《明史·后妃传》载,明神宗有时不愿读书,李太后便马上将他召来,让他长时间罚跪。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时就来到明神宗的住处,招呼道:“皇上应该起来了。”下令左右扶明神宗起来坐下,取水为他洗脸,然后领着明神宗乘车而出。明神宗侍奉李太后惟命恭谨,而那些奉李太后之旨的宦官们,往往对他过分挟持管束。有一次,明神宗在西城曲宴上喝多了酒,命内侍唱新曲给他听,内侍推辞说不会,明神宗便取剑要杀内侍,幸亏左右加以劝解,才取笑割去内侍的头发。第二天,李太后听说此事,传话给张居正,让他上疏切谏,并令他为明神宗起草罪己御札。又将明神宗召来罚跪,一一列举他的过错,明神宗哭着请求以后改过才算了结。

李太后性情严明。万历初年的政务,虽委任张居正,但综核名实,国家近于富强,李太后之功居多。明光宗朱常洛还未被册立为太子时,给事中姜应麟等上疏请求册封太子而被贬谪,李太后听说之后很不以为然。有一天,明神宗到慈宁宫陪侍李太后,李太后便问他不册立太子的原因。明神宗回答:“他是都人之子。”李太后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明神宗听后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原来后宫中叫宫女为“都人”,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所以她才会这么恼怒。明光宗因此才得以立为太子。群臣请求让福王朱常洵前往藩地,且行程已定,其生母郑贵妃想将出发日期推迟一年,以给李太后祝寿为理由。李太后说道:“我的儿子潞王朱翊镠也可以来京拜寿吗?”郑贵妃听她这么说,才不敢留住朱常洵。御史曹学程因为进言而被判死罪,李太后怜惜他的母亲年老,为他在明神宗面前讲情,将他免罪释放。李太后的父亲李伟被封为武清伯。李太后家人曾经犯有过失,她便命宦官前去列举其过,而将有罪家人依法处置。不过李太后十分信奉佛教,在京城内外多处建造庙宇,动辄耗费巨万,明神宗也出资无数帮助修建。张居正在世时,曾经为此进谏劝阻,但没有被李太后采纳。

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大婚,李太后将返回慈宁宫,她嘱咐张居正道:“我不能再早晚照护皇上了,先生亲受先帝的托付,望每天早晚都能对皇上有所教诲,不负先帝对你的信赖。”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李太后去世,被上尊谥号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与朱载垕合葬昭陵。

时光变迁,漷阴县的古城虽然现已不存,但可喜的是,县城原东、西、南护城河遗迹还清晰可辨。关于漷阴旧城,《通州志》载:“漷阴故城、辽史县本汉泉州之霍村镇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民居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明漷县志云、旧无城、正德初始筑土城、嘉靖间增修之、旧志不载、畿辅通志云漷阴故城在州南四十里,按漷阴故城在明时漷志己无考、通志所载即今漷县旧城”。民国年间《通县志要》载:“漷县旧城虽城门朽坏而东南两门规制犹存,今考漷县城门己尽数倾圮矣,惟吊桥遗迹犹能指认”。

到了现在,古城的地上建筑都消失在历史风尘中,只有东门外护城河上仅余的一座的古桥好像还在诉说当年的辉煌。关于这座桥,在《通县志要》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大石桥,在漷县东门外有大石桥、长十八丈、宽二丈六尺、高一丈六尺、十三孔,光绪二十三年为武清县瓦屋村张善人募修”。

漷阴曾经的风光不只是古城,由于北运河穿境而过,这里还曾设有“钞关”,由大运河来往京城的船只都要在这里交税,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高速收费站。

此外,从流传至今的漷县八景中也可多少领略到其当年的神韵。分别是:

泮宫古槐,此景原在漷县村西北部文庙处。泮宫指学宫,就是文庙。为鼓励学子发奋读书,多在学宫内栽植国槐。唐代就流行这样一句谚语:“槐花黄,举子忙。”漷县学宫早在辽代就栽植国槐,壮观的庙宇同铁干铜枝生物郁葱古槐形成了幽静的学习氛围,形成了一个美景。明代刑部尚书董方就是漷县人。

禅林宝塔,位于漷县村西北部的佑国寺,该寺建于元代,园内高耸的砖塔与壮观的庙宇,苍松、昙花经幢和密林交相辉映。元世祖忽必烈曾经驻跸于此寺。

驻跸甘泉,此景原在漷县村外迤北佑国寺前古井处。“跸”指帝王车驾,“驻跸”指帝王出行,中途暂住。“甘泉”为一甜水井,因漷县地处低洼井多苦水,少有甜水井。

远浦飞鸿,此景原在塘头村西宽阔水泊处。“远浦”是指面积广阔的水泊、水塘,“飞鸿”是指飞翔的天鹅和大雁。此处在辽时改称延芳淀。元几代帝王均在此游猎,并在附近柳林行宫办理朝政。

长堤回雁,此景原在漷县村北港沟河西堤处。长堤实则为北齐修筑的土长城遗址,深秋时节,北方的小燕飞回南方越冬,四面八方的紫燕汇聚于长堤古树上,成千上万,飞起飞落,蔚为壮观。

晾鹰旧台,此景位于今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古代为漷县辖区。“晾鹰”指辽、金、元三代帝王将海东青立在臂上肩头休息。此台东南走向,长约500米,宽约80米,高十余米,是自然形成。文革后,此台被破坏严重,只余其西北端一部,仍有古韵,是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春郊烟树,此景原在漷县村东运河沿途树林和运河西岸榆林庄附近的一片树林。为保护河岸,明代在榆林庄附近栽种了许多榆树,并派吏役管理保护。站在漷县城楼向东远望,春天的郊野烟树丛丛,静谧美妙。

白河渔舟,此景原在漷县村东京杭大运河处。“白河”唐代称“潞河”,元代称“白河”,清称为“北运河”。此景主要描述白河从早至夜的河面情景。

漷县村历史 消失的古县一一漷阴(1)

如今的漷县八景虽然大多已经风光不再,但它告诉后人在这里曾经有过一座美丽的城,它有几百年的丰厚历史,有或见诸史籍或口口相传的动人故事,更有着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

(倪和平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