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年前开始做财务自由后退休的规划,看了大量的文章,也和朋友们有了不少讨论,最终在今年开始实施。这个话题很大,具体多大呢,很多朋友会说,不就是有钱就行吗?有了钱,不工作在家躺平就可以了…咱不抬杠,这也对,这是最简单的自由的说法,实际上,要比这个复杂的多了。咱们先不从这件事情多复杂讲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生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开始到毕业进入社会结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得输入,这个阶段时间都差不多,主要是看谁获取输入和消化的效率高低。第二阶段是进入社会开始创造价值,到退休结束,这个阶段是人生的主旋律,大部分的自我实现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这个阶段是人活的最丰富多彩,最有成就感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退休后,这个阶段基本上不产生价值,但是这个阶段的人生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讨论的话题其实是人生的第三阶段,在当今医学比较发达的前提下,很可能是我们人生时间最长的阶段,所以不仅仅是有了钱在家躺平就结束了,我们其实可以考虑的更精彩,还是那句话,这个话题很大,这次不全面探讨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们后面慢慢讨论。

今天我们讨论的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大概有什么样的准备可以财务自由退休,这个话题是很多条友感兴趣的,毕竟大家都想远离内卷,过上轻松开心的日子。有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呢,最广泛的说法是,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这里面有3个关键点,第一点是被动收入,狭义的讲是通过资产产生钱的收入,而不是劳动获得钱,为什么是狭义的讲呢,因为除了资产能生钱以外,还有很多无形的资源也属于广义的资产,比如“关系”是一种无形资产,也能产生价值。第二点是日常支出,这个点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大家的消费观和所在的环境,差异很大,这个每个人有一套自己的计算方式。第三点是“状态”,这个状态除了衣食无忧的物质要求以外,精神世界也非常重要,所以这个精神世界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属于财务自由的软要求。总结一下就是,被动收入,支出和状态都符合个人的状态,就可以彻底退休,过上第三阶段的生活。

今天我们牛刀小试的先从被动收入和支出,这两点着手,也并不完全讨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我当前的情况来为各位条友做做分享。以后的内容再基于大家的反馈,看看重点全面的剖析那个方向,是更全面的被动收入方法,还是更科学的支出预算分析,还是更为复杂因人而异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我是一个80后,也是个幸运的人,感谢党和国家带领中国人民奋斗了40年,为80后创造了一个有机会的社会,我算是赶上了互联网浪潮的最后一波,再互联网退潮之前实现了自己认定的财务自由。我是个搞互联网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互联网公司之一的前员工,具体哪家公司就不讲了,我在公司还算有点名气,很容易被精准定位。我从16年开始,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16年,整个职业生涯其实有两次机会财务自由,第一次失之交臂,虽然痛心但是这就是人生需要交的学费,不过我觉得还是自己足够幸运,在最后一家公司实现了,无论是财务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有不错的积累,让我有勇气在今年,下定决心退休,过另外一种状态的生活。

2021年胡润百富榜给出了当年财务自由的标准,一共4级,前三级分居住城市等级划分了不同的标准,第四级因为有足够多的钱住哪里都行,所以没有分城市居住等级。简而言之,我如果需要在北京财富自由,最低的门槛是有1900w总资产,软性的是至少有一个120平的房子居住舒适。

五线城市财务自由(一线城市财务自由退休到底需要什么)(1)

先简单讲讲我的被动收入和支出的情况,然后详细的剖析一下如何操作的。

目前我的资产有这么几大部分,1、房产:北京两套,均在四环内,一套100平,一套160平,总价在200 0w左右。父母的房子和老婆家里的房子就不算了,我们也没想要,最终都还是会花在父母身上。2、流动资金:绝大部分在国内,买了少量的基金,大部分都是定期和理财。国外的部分主要是我前公司的股票,变现后由国家抽一部分税转回国内,总量大约3000w。3、其他固定资产:车一台,80w的车,表若干,价值20w,老婆的各种包、金银首饰,价值30w,这都是小头了,不重要。4、负债:无,去年经济情况不好,今年年初把所有的房贷都还完了,房贷还5%点多的利息呢,行情好的时候,还能有盈余,目前的情况,肯定是不太行。总体上资产5000w,其中2800w流动资金。资本积累的过程讲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是通过房子积累起来的资本,另外靠我们夫妻两人打工,工资 股票积累起来的。过程就不表了,整个过程并不轻松,诚实讲,过程非常辛苦,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

资产是产生被动收入的主要工具,如何配置得到什么结果非常重要。我属于保守型的,资产配置是介于保守型和平衡型之间的风格。房产资产:安全金融资产:高风险金融资产=4:5:1,以下详细介绍。

房子2000w,占比40%的资产,一线城市好位置的房产的增值速度不会低于通胀,所以无论如何,房产都是资本保值的中流砥柱,北京的房子未来10年可能有10倍的涨幅,连三倍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未来十年做到年对年4%的涨幅,还是没啥大问题的。目前北京一个家庭只能买两套,就没有多配置。这两套也不会卖,毕竟自己和家人要居住,所以不产生流动资金。没有买其他地方的房产,是因为我们对其他地方不太了解,挣不到认知外的钱。未来有可能的话,会在北京继续添置小户型,流动快,可以按年做T,产生收入贡献流动资金,目前就先这样。房子的收入为0

安全金融资产:理财1200w,都是大银行理财,具体银行就不讲了,以免有营销嫌疑。整体上,理财的年收益率在4%-5%之间,一年大约50w的收入,是被动收入的主力。定期存款大额存单5年期1000w,占比20%,分了4家银行存,整体上利率在3.7%左右,大银行会超过50w,小银行利率高,我存过一个4.2%的大额存单,具体银行也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私信问我。小银行都是贴着50w存,以免踩雷。整体上一年收入37w。

高风险金融资产:一共800w,其中股票500w,重仓前东家股票,其他的仓位和在10%以内。基金300w,债基100w,其他行业基金200w。炒股和炒基都是技术活,只有深入研究才有发言权。我有一些普适的认知可以分享,不涉及的选基选股,大概给一些不希望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条友参考。1、买股票太分散不如买指数,这样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投入。2、看好一个行业,不要只买龙头,龙头也有周期,可以买低估值的集合基金。3、没有特别强的信息来源,不要做T,现实会很快打脸。4、没有连续在某只股票上操作过上百次,没有70%以上的胜率,期权不要买,很容易红眼。我个人在期权上归0的损失远大于正股的亏损。这部分收入,预期应该是50w收入,但是去年是-100w。今年回来点,波动很大,我会持续降低这部分的占比。

正常的年份,这套资产配置,不考虑房产的变化,整体上的收入以在137w左右,遇到不好的年份(2021年绝对是最近几十年里比较差的年份了),可能有10w 的回撤。整体上预期收益的期望在120w左右。

再看看我的支出,我们家一共4口人,夫妻二人,一个娃,一个老人。我把支出分门别类的计算了,见下表。

五线城市财务自由(一线城市财务自由退休到底需要什么)(2)

这是我们一家的整体花费预算,一年的花费在42w ,上表可能有漏下的,也有一些计算不科学,还要继续优化。我今年记了5个月的账,一共支出18.7w,平均每个月3.7w,一年44.6w,还是符合预期的。后续需要根据物价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继续做调整,比如,退休以后,开车的机会很少,车相关的花费会降下来。消费相关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很多省钱的方法,也有一些基本保障的钱要花,但是并没有列出来,后续都会持续调整。

财务自由三个要点,1被动收入,我们家年被动收入120w,2消费支出,我们家一年大约42w ,算上年对年3-5%的通货膨胀,粗算下,20年后,流动资产大于4000w,被动收入大于160w,每年的支出大约95w,20年以后,我们的被动收入还是大于支出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永续财务自由。当然,这是在控制消费的基础上实现的,就是入门级财务自由,买菜吃饭自由还是没问题的。如果需要继续往上走,年度消费在100w左右,这些钱还是不太够,大约需要4500w的流动资金才行。 关于理财的观念,可能有条友会问,激进一点,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高收益的模块不是可以实现更高阶层的财务自由吗?这句话没错,不过有风险,万一哪天出了系统型风险,归0的时候,对我们的人生将是重大的影响,我这套方案,任何时候不会归0,至少我会先比资产归0

这是我个人的案例,大家条友们可以参考,也可以提问讨论,我随时在线。第一篇文章,请大家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