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这句俗语"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大部分人只是将其视为对于湖北人过于精明狡猾的揶揄,但是却不明白这背后究竟蕴含着何种文化渊源。

作为与中原地区迥异的荆楚文化,它们崇凤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认知?

为什么湖北被称为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

(一)楚人与凤

正所谓"龙凤呈祥",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众所周知,而对于与龙并称的凤,可以从楚文化中见到诸多踪迹。

在先秦文献中,以凤喻人的也唯有楚人了,在《史记》中,楚庄王面对众人的讥讽,淡定地将自己比作"三年飞天,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神鸟凤凰。

实际上,不止楚庄王,庄子和屈原也经常将自己比作凤凰,比如九章中的"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簸兮,鸡鹜翔舞",体现了凤凰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行。

而楚人这种崇凤的源头,实际上正是来源于古籍《山海经》中的"凤皇",它具备仁、义、礼、德、信这五种美好的品质,而且它的出现也是天下安宁的象征。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南山经》

那么,楚人为何会以凤鸟作为崇拜的对象,而并非其他神鸟?

这就与传说中楚人的图腾信仰与祖先崇拜有很大关系,在崔豹的《古今注》中有提到一个"楚魂鸟",即以楚王死后魂魄化为飞鸟,来暗示楚人与鸟图腾的关系。

巧的是在考古发掘中,也出现了这么一副象征着死后灵魂升仙的帛画,其中便有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在引导一位贵族女子飞天升仙的场景。

而在古史传说中,楚人的先祖为帝颛顼高阳氏,此后又经卷章、重黎而至祝融,而对于楚人的近世先祖祝融,在班固的《白虎通·五行》中这样描述:"其精朱鸟,离为鸾",也就是说在楚人眼中,其祖先祝融正是凤凰的化身,如此一来楚人便将凤鸟崇拜与祖先崇拜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为什么湖北被称为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2)

(二)九凤神鸟

说完凤,我们在说真正意义上的九头鸟即"九凤",它同样出自《山海经》中,与前文提及的"凤皇"在形象上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楚人崇凤的心理认知变化。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樻,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大荒北经》

如果说《山海经》的"凤皇"还表现为一只正常神鸟的形态,这里的"九凤"就显得更加神异了,它不仅长了九颗脑袋,而且还是人面与鸟身的结合体:

一方面,他们开始认识到人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力量,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面),另一方面,仍旧对于作为整体的本民族图腾具有难以割舍的依赖之情(鸟身)。

山海经:那些杂糅的半人半兽之神,是兽性的残留还是人性的觉醒?

还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为什么一定是九个脑袋,多一个少一个就不行吗?

这个问题,汉朝人刘向已经注意到了,他在注释宋玉的《九辨》时这样说道: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精明"

也就是说,楚人对于"九"的格外偏好,与其作为一种"神圣数字"密不可分。天地万物之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国家政权组织结构,乃至每一个人的个体存在,都可以"九"一以贯之。

为什么湖北被称为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3)

(三)不祥鬼车

在最初的记载中,九凤虽然长得怪异,但确实不折不扣的神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仅原来用于体现强烈神圣数字的"九"开始变得模糊,就连神鸟最初所具备的"仁义礼德信"等美好品性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鬼车"开始正式成为"九头鸟"的代名词。

鬼车,晦明则飞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犹言其畏狗也,亦名九头鸟。——《天中记》卷五十九引《本草》

除了"鬼车"的称呼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姑获鸟","姑获鸟"也一度远渡东洋成为日本妖怪文化的一部分。

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露衣物。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荆州多有之,亦谓之鬼鸟。——《玄中记》

可以看出,九头鸟并不能和"鬼车"以及"姑获鸟"划上等号,因为体现九头鸟神圣性质的"九"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收人魂气、偷人小孩的怪鸟、凶鸟。

至于被称作"九头鸟"的九头,实际上它原有十个脑袋,但是却被天狗咬断了一首,而这个被反复传唱的故事,有学者指出极有可能与历史上周楚矛盾有关,在东周时期,周人与楚人在历史上长期不和,屡次爆发战争,所以楚人的九凤神鸟在周人那里被诅咒成为妖怪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湖北被称为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4)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符号与象征,而在"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中,真正潜藏的是楚地人民对于凤鸟的图腾崇拜、对于祖先的怀念依赖,以及对于神圣数字"九"的尊崇,也反映了楚人最初开疆拓土、筚路蓝缕创业艰辛的过程,折射出其祈求福佑、百折不挠追求自由幸福的精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