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数

(1)数目,数量

【成语】

胸中有数

滥竽充数

恒河沙数

不计其数

区区之数

金谷酒数: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例句】

①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②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并序》)

③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2)几,几个

【成语】

一目数行

数罪并罚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例句】

①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之上,以待余年。(《祭十二郎文》)

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赤壁之战》)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⑤此数者用兵之患。(《赤壁之战》)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成语积累及解释高中例句(古汉语中的数字义项详解)(1)

(3)读“jī”,气数,命运,定数

【成语】

遭劫在数

劫数难逃

气数已尽

飞将数奇(读“jī”)

数奇(读“jī”)不遇

【例句】

①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③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

(4)规律,法则,必然性

【例句】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荀子·天论》)

(5)枚举,列举

【例句】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训俭示康》)

(6)计算

【成语】

凿龟数策

数一数二

数往知来

数米量材

数米而炊

如数家珍

屈指可数

历历可数

寥寥可数

不可胜数

如数家珍

数冬瓜,道茄子

数典忘祖

循行数墨: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烛照数计: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例句】

①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③自董卓以来,豪杰井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诸葛亮传》)

④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7)方法,技艺

【成语】

浑身解数

多言数穷

【例句】

①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②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8)道术,方术

【例句】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9)算术

【例句】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10)责备

【成语】

数短论长

历数其罪

数之于前

【例句】

①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②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旨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书博鸡者事》)

(10)读“shuò”,屡次

【成语】

数见不鲜

【例句】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1)几个,若干

【例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语义提示】

“数”的本义是“计算”。“数目”是“计算”出来的;计算成为一门技术就叫“算术”,并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技艺”。“占卜”计算“命运、规律”等,故又有“占卜”“命运”等义。列举罪状,加以斥责当然就需要“计算”一项一项指出。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几”“屡次,多次”的意义。

【思维导图】

成语积累及解释高中例句(古汉语中的数字义项详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