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1)

相信大家对于这段话所描述的故事一定不陌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家一定很熟悉,是的,这段话出自于【晏子使楚】,描述了,贤人晏子代表自己国家,出使当时的大国齐国被齐王刁难,并巧妙化解刁难,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的故事…

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便广为流传这种说法,而这种原因的说法“水土异也”的说法,也因此广为流传。但是,这种说法真的具有科学性吗?真的符合其科学事实吗?[呆无辜]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2)

今天,小编把这个命题作为本期“原木山川,极说植物”第六期的主题。从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角度向大家阐释这句话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机智]

分属类别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3)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4)

在这里,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和文中所介绍的“橘”通常是“柑橘”,(其实就是我们吃的橘子),柑橘属于芸香科柑橘树柑橘 ,具体性质见下图(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看完这个图,相信大家肯定也是一片蒙蒙。[看]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5)

没事儿,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更直观的,保证大家读完后,心中稳如老狗!上图!![酷拽]

是不是觉得豁然开朗呀!![白眼]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6)

而文中的“生于淮南则为枳”中的枳则属于芸香科枳属,单从二者所属的科(芸香科)来看,二者肯定是有相似的的地方,但是否是由于文段中“水土异也”决定的二者不同属呢?我们来看一下枳的形态特征。见下图(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7)

同样,我为大家准备了枳的各个器官供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枳。

综上,可以看出,橘和枳是完完全全的两个种(虽然作为芸香科,柑橘 脐橙 甜柚 枳 帝王柑等等变种,但是各自也是有各自显著的特征,但芸香科家族的杂交变种是真的离谱),所以,也根本不存在什么水土异也导致 ,所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不看]

分布区域

再来,我们也可以单纯就二者生态分布上来分析,是不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这句话来看,要想推翻这句话,就是说,在北方,柑橘是否存在,存在是否好吃,在南方,枳是否存在,存在是否如橘般甘甜。[心]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8)

植物营养平衡理论(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来读)(9)

如上图,通过对柑橘与枳的地理分布图对比,可见,在南方,枳仍然存在,仍然为枳,仍然保持自身性质,比较苦涩。而柑橘则是沿秦岭淮河一线向南方延展开来,所以橘生淮南是橘,生于淮北仍是橘,只是可能发育不够良好,甚至无法发育(阳光强度不够,日照时间也是不足)可能比较苦涩,但其仍然是橘。[黑脸]

所以通过上面两个方面来看,“贤人”晏子当时的话,放到现在可能就是在玩逻辑游戏啦!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拿着现在的科学知识去否定过去,否定过去的落后和无知,这是不正义,不公平的。就如同,过去的驿站传信,你说他们为什么不用“电子邮件、QQ、微信”一样滑稽和无趣![奸笑]

当然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段话多是为了表达,事物有各自的发展道理,违背其背后发展的底层逻辑,事物自然不能良好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或者没有深入探索的人们,常常把这句话的表层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所以,小编把我们“原木山川,极说植物”的第六期定位于此。以传播真正的科学知识,文明精神![奋斗]

所以看到此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动一动你们的小手,给小编的“极说植物”系列点一点赞[赞],该关注的关注[害羞],以后不迷路!那么问题来了,今天你又白嫖知识了吗?[伤心]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保护植物,我们下期再会![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