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1)

文 |古轩说史

编辑 | 古轩说史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2)

从事殡葬行业近20年的阿吴,向外界发出提醒,绝对不能用手触摸遗体,亲人也不行。这里面有什么门道,难不成是什么行业忌讳?接触了又会有什么后果?入殓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01

入殓师

现代入殓师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逝者整理仪容仪表,让他们以最美好的姿态面对死亡,他们并不像大众所想的那样只是帮逝者洗澡剪指甲,他们将自己代入逝者的角度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世界告别。阿吴曾谈过自己团队的服务理念,是针对生者还是逝者,在他们看来这项服务是两者兼顾的,如果硬要比较的话,他们更多地是站在逝者的角度上考虑的,希望逝者能够更好地与亲人告别,与世界告别。

她是国内故人沐浴首推第一人,经历过无数次高能场面,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阿吴多次对逝者的亲属发出提醒,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遗体,这不是迷信鬼神,而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爱护。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3)

02

不能用手触摸逝者

在为逝者整理时,阿吴也会戴上专门准备的手套。这不是什么仪式上的矫情,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体。人死后,体内的细胞不会立即停止工作,身体还会保持一定的活性,但是不会再产生新的细胞,这些死亡的细胞会分泌出有害物质加速身体的腐化溶解,在自然状态下这个过程并不会特别快。

此时,如果活人触碰到死者的遗体,会加速遗体的腐化,导致逝者皮肤弹性变差,出现大量尸斑,同时遗体上的细菌病毒也会感染到活人身上,若是身体免疫力较差,活人免不了会生一场病。

03

故人沐浴

阿吴的“故人沐浴”服务细致周到,真正站在了逝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也实实在在地让活着的亲属感到满意。在遗体的整理程序中,他们体察入微,从未践踏逝者尊严。

有采访者见过阿吴在清洗逝者头部时动作非常轻柔,会仔细按摩逝者头皮。据阿吴所说,不同的逝者发质和皮肤状态都不同,一不注意就会造成逝者头皮脱落。为了让逝者得到更好的服务,阿吴和团队成员专门做了200多次试验,不断在失败中寻找经验。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4)

在为逝者进行擦洗时,“故人沐浴”会用毛巾盖住逝者的重点部位,保护逝者的隐私,并且阿吴非常重视逝者肩部和脚部的清理,她觉得这代表着人的一生活着可以扛起责任,去世后可以卸下重担,遗体清洗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故人沐浴”团队是阿吴2013年回国之后一力创办的,秉承着尊重逝者的原则,耐心细致地服务着每一位服务对象,短短几年“故人沐浴”便名声大噪,受到不少节目的邀约,借着这个档口阿吴再次向大众介绍“故人沐浴”文化,希望每一个逝者都能得到最后的体面。

04

车祸少年

阿吴的家庭算不上富裕,学习期间为了拿到资格证,阿吴一直半工半读,不断精炼着自己的殡葬技术。在那长达9年的时光里,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少年的遗体,那天她接到通知赶往现场,本以为自己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这次也不在话下,没想到看到遗体的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这具遗体早就面目扭曲,浑身骨头碎裂,不少肌肉组织已经不见踪影,完全看不出生前的模样。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5)

家人无法接受孩子如此惨烈地死去,这才找来阿吴希望她能帮自己的孩子修理仪容。这对阿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孩子脸部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头骨碎裂错位满是鲜血,只有缝合和拼骨才有可能恢复孩子的本来面貌。

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入殓师整理遗体时,允许亲属在玻璃门外观看,而拼骨过程中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可能会给孩子的父母带来不好的体验。会让他们觉得更加痛苦,而入殓师的本意是让逝者安详,让生者宽慰。

在与孩子父母的交流中,阿吴了解到孩子生前非常爱听音乐,于是在为孩子整理遗体那天阿吴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做拼骨手术时,她放了孩子最喜欢的专辑,8个小时后,孩子的遗体整理完成,为了让父母与孩子更好地告别,她将孩子的衬衫专门留下了一颗扣子没系,留给孩子的父母完成最后的告别。

对于阿吴如此贴心的举动,孩子父母很是满意,在举行葬礼那天目睹孩子车祸的一位邻居老奶奶也到了现场,看到孩子干净整洁的面庞明显楞了一下,随后她找到阿吴请求她在自己去后能够为自己入殓。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6)

死亡不仅仅是离开,它还承载着生命对于世界最后的告别。死亡降临时,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国外的一位精神病专家调查了近70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病人,发现在死亡发生瞬间,有一部分人会感觉自己灵魂出窍,在半空中俯视医生抢救自己的身体,还有一部分人则会看到自己的过去,眼前也会浮现自己未完成的遗憾。但无论哪种,他们都希望自己在人生的最后可以体体面面地离开。

05

幼年遗憾

阿吴是现代入殓师中的佼佼者,无比热爱这个行业,但在最初她的梦想可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国人对死亡总是十分讳忌的,连带着入殓师这个行业也不招人待见,就连亲人对这行都不正眼看,15岁的阿吴却是态度坚定地加入了这一行。

阿吴之所以这么坚定地加入入殓师一行,是源于小时候的一场遗憾,当时阿吴刚刚十一二岁,她的一个亲戚出了严重车祸当场死亡,尸体面目全非。经过几天的放置后,遗体逐渐腐化,看着异常恐怖,考虑到她的年纪太小,在葬礼上家里长辈都选择让她回避,她也因此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这也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

从那时起,她便决定要成为沟通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桥梁,让人间不再有那么多遗憾。虽然父母极力反对,说一个小姑娘学什么殡葬,多晦气,但阿吴非常坚定,十五岁的时候就选择了殡葬专业,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在毕业之后阿吴又专门前往日本学习更系统的殡葬技术。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7)

06

肝癌母亲

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阿吴幼年的遗憾也得以开解。那是一位得了肝癌的母亲,腹部肿胀得非常严重,她6岁的儿子正紧紧守在她身边。为这位母亲整理仪容,需要将她腹部的积液排除一部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她作出了和当年长辈一样的决定,她告诉小男孩先离开5分钟,稍后再回来。

小男孩很懂事,等他再回来时一切都已经处理完毕,这位母亲鼓胀的腹部已经平坦下来,换上了平时最爱的花裙子。看到母亲此时整洁的模样,小男孩深深地对着阿吴几人行礼,谢谢他们让自己的母亲恢复原来漂亮的模样。

看到小男孩,阿吴也终于彻底理解了当年长辈为何没让自己出席葬礼,对于入殓师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8)

07

殡葬文化

提起殡葬行业,多数人如今仍是十分讳忌,很少主动了解,也因此这个行业在大众眼里非常神秘。传闻为了使逝者能够落叶归根,令活人退避的湘西赶尸人诞生了,他们会带着客死之人返回故土,完成他们最后的遗愿。但如今,交通越来越便利,赶尸人这一行已经没落,随之兴起的是“故人沐浴”,他们再度承担起了沟通阴阳的重任,力求生者和逝者满意。

认真追究起来,“故人沐浴”可以追溯到我国夏商时期,是殡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人沐浴渐渐失去传承。因为对于死亡的讳忌,世俗对待殡葬文化总是存在很大的偏见。

殡仪馆入殓师真实(从业20年入殓师提醒)(9)

在阿吴初学殡葬时就曾因为伸手触碰了家里的祭品被母亲嫌晦气,其他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也说过每次回家,家里人和邻居都会专门避开他们,找对象也很难。大众一听说他们是殡葬行业的,都会自动和他们拉开距离

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殡葬行业的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