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牛只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养殖场经济收益的好坏。在饲养过程中牛只非常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发生死亡,尤其是新生犊牛,由于其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自身抗病能力不强,非常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而犊牛养殖的情况不仅关系到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和未来的生产性能,还会影响到养殖场的长期规划和未来的养殖效益。因此,犊牛必须精细管理,为养牛场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初生犊牛的生理特点初生牛犊的各项身体机能和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调节能力不强,肠胃的消化功能有限,并且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型,容易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若在这一时期饲养管理不当,则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发生死亡,尤其是冬季寒冷的季节容易被冻死冻伤。其次,随着犊牛的快速生长,体重不断增加,其新陈代谢越来越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单纯依靠母乳不足以维持其生长所需,此时则需进行补料,早期适当料还可促进犊牛的胃肠功能发育。但若补料不及时或者营养不充足,则会导致犊牛后期生长发育受阻,体质较弱,容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2、初生犊牛的管理2.1 犊牛的接生管理
犊牛在出生前,养殖场应当根据妊娠母牛的情况,准备接生的物品和器具。一旦母牛出现难产或者羊水破裂而没有分娩症状时,要果断采取措施行接生。避免犊牛因窒息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如果发现犊牛有窒息情况,应当及时将其倒提,使得口鼻内的黏液流出,并不断拍打,直到能够正常呼吸。出生后的犊牛应当及时清理其口鼻内的黏液,防止被吸入肺中,造成呼吸障碍和异物性肺炎。而后将犊牛周身的黏液清理干净,保持其皮肤表面干燥。对脐带已经断裂的犊牛要对脐带的断端进行消毒;对脐带没有断裂的犊牛,应将其脐带向腹部方向挤压,使脐带内的血液回流,而后对其进行结扎,在距离犊牛腹部6~12cm处 用消毒过的剪刀将其剪断,并对断端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用的药通常是5%的碘酊。
犊牛出生后应给其提供3~4㎡/头的较为舒适的空间,还要保证牛舍内具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冬季,室外气候寒冷,容易导致牛舍内的温度也比较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提升牛舍内的温度,给犊牛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确保周围环境温度不低于10 ℃,否则容易使犊牛受凉而出现腹泻的情况。
2.2 犊牛的运动管理犊牛出生后,由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环境的变化和病原的抵御能力较低,容易造成病原的感染。所以在其出生1周内不能进行舍外活动,而且冬季舍内外的温差较大,也不适合让犊牛进行舍外活动。当犊牛生长超过1周以后,可以根据户外的情况,选择性地让犊牛到舍外活动。舍外活动可以促进犊牛呼吸新鲜空气和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舍外活动要选择气温较高的中午时间进行,而且不能持续时间过长,通常以1 h为宜。随着犊牛的生长,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的时间至2 h左右。在准备让犊牛进行舍外运动时,事前要对运动场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铁丝、铁钉等物体对犊牛的伤害。
2.3 犊牛的疾病管理在初生犊牛的管理中,应注重疾病的预防,犊牛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多种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的侵袭。养殖人员应当经常对犊牛的体表进行刷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将皮肤内的灰尘和皮屑以及一些表皮寄生虫去除。在养殖过程中,要制定出适合养殖场的免疫接种方案,并按照免疫方案定期进行接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犊牛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和侵袭。
尤其应注意冬季流行性疫病对犊牛的危害,做好口蹄疫、冠状病毒以及大肠杆菌腹泻性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在对犊牛进行口蹄疫免疫之前,应提前进行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根据抗体水平制定免疫计划,对于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犊牛应在1月龄时进行O型口蹄疫的首免接种,1个月后进行第2次免疫;对于抗体水平达标的犊牛可在2月龄时进行首免,1个月后二免。应在母牛生产前1个月时进行冠状病毒的免疫,在犊牛出生后10 d再对其进行首次免疫,对犊牛冠状病毒性腹泻疾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急性大肠杆菌腹泻疾病对犊牛的危害非常大,死亡率可达80%~100%,通常在犊牛出生后的24~96 h内发病,治疗效果较差。应在母牛生产前30 d左右根据本场情况,接种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疫苗,在出生后5~7日龄时对犊牛接种同一类型疫苗。另外,冬季气候寒冷,在这一时期犊牛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类疾病,饲养人员应注意观察,及时防治。
2.4 犊牛舍的消毒管理
应将犊牛舍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后再将初生犊牛从产房转移至犊牛舍,此后对牛舍也要勤打扫,及时将舍内的有害物质清理出去。在清扫后,应当对牛舍进行消毒,不仅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不能留有死角,还需要对进入牛舍的人员和工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病原带入。对犊牛使用的料槽和饮水器材要常清洗,而后消毒使用,消毒剂可使用双季铵碘进行3000倍稀释。对于牛舍的消毒可使用浓度为0.2%的过氧化氢溶液或者浓度5%的氨水等,也可以关闭好牛舍的广]窗按照14~28 mL/㎡的剂量使用40%的甲醛溶液加7~14 g的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熏蒸12~24 h后再通风24 h。犊牛舍外的环境可使用浓度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周最少消毒1次。
2.5 犊牛舍的温湿度管理刚出生不久的犊牛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饲养者应做好冬季犊牛舍的保暖工作,检查牛舍的门窗、房顶等是否完好,避免漏风造成犊牛冷应激。可根据当地的温度情况调节舍内的温度,在犊牛第1周时舍内温度应与产房的温度一致,最好维持在13~22 ℃,以犊牛均匀分散为宜。犊牛舍的湿度持在50%~60%。
3、初生犊牛的饲养3.1 犊牛的哺乳犊牛在出生后要及时让其吃到初乳,通常应当在1 h内让其吸食初乳,这样可以提升初生犊牛的免疫力。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可以帮助犊牛提升其自身的免疫力。由于初生犊牛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善,自身对:环境中各种有害刺激或者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而发病。此时初乳正好可以补充牛机体发育的不足,提供免疫球蛋白,提升犊牛的免疫力。
在给犊牛饮食初乳时,要确保奶温的适度,如果奶温过高,会导致初乳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受到高温而破坏,甚至会对犊牛的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最终引起犊牛出现肠炎。奶温过低,又会导致犊牛消化道受到寒凉的刺激而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导致犊牛腹泻。正常奶温应当在35~38 ℃。初乳的饲喂量为每头牛1.5~2 kg, 不能饲喂过量,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经过3~4 h可再让犊牛吃1~1.5 kg的初乳。对不会吸食初乳的犊牛要进行人工哺乳,用奶瓶喂食犊牛。也可用桶内哺饮法,即一手持桶,另一手中指及食指放入犊牛嘴里,使其吮吸,然后引至有奶的桶中,让其自由吮吸。
当犊牛吃完奶后应当将其口鼻擦拭干净,可以有效避免犊牛因长期舔舐鼻部而造成舔癖。在经过1周的初乳饲喂后,就转为常乳饲养。在1月龄以内主要以常乳饲养,饲喂量为犊牛体重的1/10。当犊牛生长至2月龄时,对犊牛乳汁饲喂量逐渐减少,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
3.2 犊牛尽早补饲犊牛在生长至2周左右就可以进行补饲,通常是补饲优质的干草或饲料,这样采食的纤维性物质可以促进瘤胃的发育,可以增加瘤胃的容量以及保持瘤胃皱褶正常的形状回。给犊牛提供的饲料通常为谷物饲料和全价饲料。虽然全价饲料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较为全面,但其适口性较差,不利于犊牛的采食,所以断奶前的犊牛以谷物性饲料作为补饲饲料。还要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糖浆,以便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糖浆的添加比例为5%。刚开始补饲时可在每次喂完奶后,将少量的精料涂于犊牛的嘴或者鼻镜上,也可以将其撒在奶桶上令犊牛舔舐,以帮助犊牛养成采食的习惯,初期每天饲喂10~20 g,然后逐渐增至80~100 g/d,到 1月龄时则应增加到250~300 g/d,2 月龄达到500~600 g/d。
谷物饲料可在犊牛20日龄时开始饲喂,有助于犊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开始时可以每天饲喂20 g, 到2月龄时增至1~1.5 kg。当犊牛采食饲料的量达到1~2 kg,全日哺乳量不超过100 kg 时,就可以考虑给犊牛进行断奶,断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减少奶的饲喂量,最终达到完全断奶的目的。一定不能给犊牛突然断奶,防止受到应激过大,导致犊牛发生疾病。
3.3 犊牛的营养元素补充
随着犊牛的逐渐生长,对铁的需求量增大,缺铁将导致犊牛出现贫血性的下痢、食欲下降以及轻微的腹泻等症状,可在犊牛出生后3天肌肉注射0.1 ml/kg 的右旋糖酐铁,过7天以后再进行一次补充注射。另外,犊牛在这一时期容易缺硒而引发白肌病,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可注射0.5 mL/kg的亚硒酸钠溶液。另外,随着犊牛的生长,新陈代谢加快,自身需求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随之增加,在犊牛饲料中添加壮骨肽,补钙补充维生素,还可以拉大骨架,让犊牛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长得也快。
3.4 犊牛的饮水犊牛在出生1周后,要对其进行补水。当犊牛不愿意饮水时,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牛奶来诱导其饮水。饮用水必须做到清洁卫生,最好是凉开水。给牛提供的饮水温度应当和奶温相当,约为37~38 ℃。饮水时间为喝奶后一段时间 单独供给。2周龄的犊牛可以饮用室温的水。但在冬季要避免给其饮用凉水甚至冰水,防止犊牛受到应激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不仅要关注犊牛自身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情况,还需要关注气候因素给犊牛造成的一些影响,尤其在冬季要更加精细地进行饲养管理,否则会导致犊牛出现亚健康甚至发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确保犊牛的健康发育,是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基础。
我是胜群养殖大讲堂,关注我,点赞转发,后续有更多养殖知识和养殖技巧与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