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把我们娘俩告上法庭,这样来摧残我的生命,我也有自尊,我一生的辛苦都在那里,我现在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

老人双手颤抖泣不成声

77岁的被告渠煜华说起被自己7岁的孙子姜尧告上法庭气得双手颤抖,泣不成声。

起因就是因为一张写在病例纸上的遗嘱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2)

遗嘱

事情要从渠煜华的儿子姜晓辉和儿媳妇韩露相识的那一天说起,姜晓辉和韩露在同一家单位上班,2007年姜晓辉托人向韩露表达了自己的好感,得知对方和自己一样曾经有过一段婚姻,姜晓辉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经历了半年多的追求,在2008年韩露嫁给了比自己大10岁的姜晓辉,2009年儿子姜尧出生。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3)

姜尧出生

再婚后的生活舒心幸福,可没想到在儿子两岁时,姜晓辉因为心脏病复发去世。

“他那一年从复发到去世总住了9次院,家里的积蓄都用来看病了”韩露现在说起自己的丈夫还是止不住地哭。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对两个女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4)

姜晓辉去世

姜晓辉与前妻的女儿姜薇薇和婆婆渠煜华,因为阻止韩露为儿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被韩露以儿子韩尧的名义告上法庭。

“我也是我爸的闺女!”姜薇薇认为父亲留下的这一套房应该有自己的一份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5)

大女儿姜薇薇

之前姜晓辉与前妻关于这套房有一份协议,内容为女儿姜薇薇归前妻抚养,自己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房屋折价5万元给前妻,房屋所有权归自己所有。

韩露在给儿子办理房产过户的时候,儿子的姐姐不但没有从中调和还要联合婆婆一起来争房产,这让她感到非常无助。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6)

韩露很无助

韩露拿出姜晓辉生前写下的遗嘱:香城路杨彭庄住宅楼四单元403室房产一套由长子姜尧继承 时间2009年10月31日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7)

姜晓辉的笔迹

遗嘱内容写得清楚明白,婆婆还有什么理由阻止韩露办理过户?接下来婆婆的一番描述,让许多人对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产生很多同情。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8)

现在的三室一厅这套房,曾经是和儿子一起住的老家属院在2001年拆迁,拿拆迁补助的钱买下的这套房,购买时自己出了大部分的钱,房子是6万5,自己出资4万5,当时已经是63岁了,两个儿子,想到老了以后有一个养老的地点,大儿子能给自己留一件屋,就瞒着小儿子给大儿子买了。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9)

有争议的一套房

房屋登记在大儿子姜晓辉一人名下,所有权归姜晓辉所有

大儿子也时常提起母亲对他的好,还表示要永远留一间屋给母亲居住,没想到大儿子竟先走了。

婆婆渠煜华不相信儿子答应的要给自己养老,要永远给自己留的那一间屋就这么不算数了。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0)

有争议的一套房

就在2016年7月8日孙子状告自己的时候,渠煜华对遗嘱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儿子是在2012年走的,遗嘱的时间却是在2009年,写在一张褶皱的病历纸上,而且连“遗嘱”两个字都没有。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1)

没有写“遗嘱”的遗嘱

韩露指出遗嘱不但是姜晓辉自己写的当时还有两名见证人,法院随即传唤了这两人。

这两人是韩露和姜晓辉的同事,见证人说立遗嘱的那一天姜晓辉的儿子出生没多久,俩人被邀请到家里聚餐,吃饭期间姜晓辉情绪很激动,跟同事说自己终于有儿子了,将来一定要让儿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同事说你别将来了,干脆你先顾着眼前吧,以后这个房子你就给你儿吧。姜晓辉说给就给,我们早就商量好的,本来房子就是给他的。同事说空口无凭,你得写上啊,姜晓辉说写就写,随手撕下一张病历纸写了这个遗嘱。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2)

因为证据确凿,法院判决这一处房产归原告韩露的儿子姜尧所有。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法官考虑到是否要为这位七旬的母亲保留一定的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保留部分份额。

渠煜华因为退休前是教师,退休后有退休金,所以她不属于没有生活来源,不属于这种情况。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3)

网友表示:孙子流着的是姜家的血,房子早晚也得给孙子,老太阻拦儿媳妇过户,没有把孙子当自己人。

还有网友觉得大儿子姜晓辉做法欠妥,母亲付出那么多,到头来连养老安身之处都没有,最后还要因为他没有合理安排财产,让奶奶与孙子对簿公堂

部分网友表示韩露这个女人太有心计,居心不良,房子你住着,婆家也没赶你走,还非要过户,用儿子争夺财产,不是为儿子好,而是为自己。

遗嘱与调解书冲突(逝者一个不妥当的操作)(14)

消失的亲情

最后老人的一番话让人感慨“奶奶都老了,再想疼你,你这样一告我,我还能上你那门上去看孩子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