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运钧
流过五陵古镇的卫河
古代的战争都是围绕着河流展开的,运兵运粮最方便的通道就是河流。没有自然河流,古代的将帅们便想到了开挖运河,曹操最先开凿了卫河。
《三国志·魏志·太祖纪》记载: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从许昌渡河北征袁绍。在攻下黎阳后,为了进一步攻打邺城,曹操又在黎阳西边的淇门“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那么白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辞海》1999版对白沟是这样描述的:“白沟起自浚县西,发源处接近淇水东岸,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的古清河。……以后,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
从《辞海》中可以发现“古白沟”原来仅仅是指:“自浚县西,发源处接近淇水东岸,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的古清河”的这一段卫河河道,并不包括内黄以下的黄河故道即古清河。
那么这一段古白沟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从淇河的历史说起。
西周时期的古淇河本来是古黄河的一个支流,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卫河。
淇河风光
《汉书·地理志》记载:“州,共,故国。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另外《资治通鉴》记载:“班志曰:淇水至黎阳入河。”这里的“河”,古代专门指黄河。
各种资料都表明:古淇河并非在今淇门处注入卫河,而是继续南流至浚县古宿胥口处,折向东北流,经浚县官庄后,流经同山、白祀山之东,至浚县瓮城(雍榆城遗址)蒋村(顿丘县故城遗址),再往前行在大伾山东北方向注入古黄河,要长于今天大约40余公里。
今天的淇河,已经没有了沿东北走向的这一段大约40余公里的古河道,为什么呢?
这是黄河第一次改道造成的结果。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这次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浚县新镇堤壕村)夺河而走,东行漯(ta)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ta)川分流,北合漳河,至彰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
改道形成的东汉新河在禹贡河之南。
这次黄河改道淤塞了宿胥口处东北方向的部分淇河河道,自此淇河不再从宿胥口向东北方向流动,而是在宿胥口继续南下流入改道后的新黄河里去了。
就这样,宿胥口以下东北方向长长的淇河老河道荒废了。这一段荒废了的淇河故道就是古白沟。
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实际上就是把东汉时期的淇河又改回到了周定王以前的淇河老河道里去了。
今天淇河与卫河交汇处
很明显古白沟的起点就是宿胥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新镇的淇门一带。
周朝前的淇河大体上沿今天的卫河河道,在汤阴五陵古镇附近注入古黄河
古白沟的终点在哪里呢?
地图与资料都指向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陵古镇。
古淇河流经的同山、白祀山,以及浚县的瓮城(雍榆城遗址)和蒋村(顿丘县故城遗址)等地方,都在五陵古镇的西南方向不远。古禹贡大河就从古镇的东边訇然流过。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卫河就是在五陵古镇的西边,从浚县的同山、白祀山、瓮城、蒋村和老鹳嘴等地方流过来,绕古镇半周后,在古镇的东北角与禹贡故道交汇。
汤阴县五陵古镇在禹贡古黄河岸边
在五陵古镇的北边不远处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叫“綦逐”。《嘉靖彰德府志》(公元1523年版)记载:该村宋代以前就叫“綦逐”了,但其来历含义无据可查。
一千多年来,这个村一直叫“綦逐”,但为什么叫“綦逐”,没有人知道了。
历史总会给我们留下一点端倪。浚县淇门出土的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张公神碑歌》曰:“綦水汤汤扬清波,东流口折口于河”。綦,古代通“淇”,“綦水”即淇水,“河”即古黄河。诗句的意思是:淇水浩浩荡荡激起层层碧波,向东流淌折向注入黄河。
那“綦逐”是什么意思呢?綦者,淇也; 逐者,末也。“綦逐”者,淇水之尾是也。
邶城与綦逐皆在五陵古镇方圆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古淇河在下游流经浚县的老鹳嘴村后,折向东北方过五陵古镇的瓦查村,然后经五陵西边的邶城古城继续向前流动,最后在五陵北边的綦逐村附近注入古黄河。
所以,西周时期,朝歌与邶城是淇河流域首尾相连的两座古城。
邶城古城墙
从《诗经·邶风》中也可以找到证据。
《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入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古风善用“兴”的手法,第一句“毖彼泉水,亦流入淇”中的泉水,只能说是诗人眼前看到的泉水。站在邶城这个地方,诗人看到的泉水难道是朝歌的泉水?
历史上邶城这个地方泉水是很旺的,两千年来就没断过,也就是近三十年来才不见了泉眼。《七子之歌》的原始出处就是邶城边的寒泉。
邶城遗址
西周时期,邶国与卫国同属殷商旧地,卫国的邑城就是朝歌。古时候的陆路交通没有我们现在想象得发达,最便捷的交通路线离不开水路。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封在邶城,用卫国监视邶国,淇河应该就是最好的交通线。
《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其奥”,“河水洋洋”。
我们推测:邶、庸、卫三国应该离得不远,而且古庸国也应该就在古淇河的岸边。
古淇河在西周时期流过汤阴县五陵古镇是千真万确的,古河道应该就在五陵古镇与邶城古城的中间。感谢孔圣人无意中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历史佐证。
综上所述:古白沟的终点就在今天的汤阴县五陵古镇附近。今天,在这个地方仍然可以发现许多古河道的痕迹。
至此,我们可以把卫河分成三段:卫河源头到淇门这一段清水河为卫河的上游,淇门到五陵古镇这一段的古白沟部分为卫河的中游,汤阴五陵古镇以下到山东临清的黄河老河道即古清河部分为卫河的下游。
至于为什么这段淇河故道叫白沟?
古白沟遗址
这是由于这一段的地质地貌所决定的。古白沟流经的地方是太行山东南脚下的火龙岗,这里遍地都是白垩土,水流冲过再被太阳一晒,白花花一片。所以,人们称这段淇河故道为“白沟”也算是形神兼备了。
所以,白沟肯定不是黄河故道。我们现在所说的“白沟”,实际上是广义的“白沟”。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以后,人们把汤阴县五陵古镇以下的禹贡黄河故道也并入五陵上游的“白沟”了。
为了进一步经略邺城,曹操在邺城的东北方又开挖了利漕渠。《水经注·浊漳水》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这样,利漕渠把古邺城和新形成的运河以及河北北部的一些河流连接了起来。古运河初步形成了,古邺城的中心地位开始突显出来,随后曹操把这里作为了魏国的都城。
那时候,自汤阴县五陵古镇以下到山东临清的运河叫“清河”,因为河道里流淌的水都是从太行山脚下浸出来的泉水,所以清河水特别清澈明亮。这样就产生了后来的临清、清河等地名。
可以肯定地说:曹操就是“卫河之父”。
我们再来理一理卫河的时空由来。
一、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大改道,淇河改由宿胥口往南入黄河。古淇河废弃的淇河故道形成了白沟,在这以前没有“白沟”这一说法。
二、西汉时期,禹贡古黄河在汤阴县五陵古镇处改道东移。黄河东移留下的黄河故道,慢慢就形成了自五陵古镇、内黄以下经河北再到山东的古清河。这时候的运河从形状上来看,是互不相连的两段:白沟与清河。
三、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再一次改道。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后,在王景的治理下黄河河道逐渐固定,河堤不断加高,慢慢的就在黄河北岸形成一道高大绵长的“古阳堤”。
古阳堤筑成后,阻断了丹、淇二水之间的太行山前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带地面水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坡(今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
这时候,古阳堤堤北的黄河滩地也形成了背河洼地,吴泽、汲城、柳卫等坡地也汇集了大量地面积水。
吴泽坡沿堤东行的积水和黄河滩地的背河洼地积水在合河(今新乡合河镇)处合流,再经卫辉向东北在小河口村附近流入古黄河。
这样,就形成早期的卫河上游——清水。
这时候的运河从形状上来看,是互不相连的三段:清水、白沟与清河。
古黄河河道的变迁
四、东汉末年,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河南)粮道。”曹操在淇门附近用淇河水,把互不相连的白沟与清河连接了起来,运河初步形成,但没有现在的卫河长也不叫“卫河”。这时候的运河包括白沟与清河两部分,不包括上游的清水。
卫河因白沟而生。
五、晋代时期,将清水从入黄河改为会淇水入白沟。这样,清水、白沟与清河连接到了一起,卫河基本形成。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为了解决北方的漕运和北征高句丽的需要,“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是为“永济渠”。
永济渠是在曹操旧渠的基础上并利用部分禹贡黄河的老河道建成的。
永济渠引沁水往南与黄河贯通,北分沁水一部分通过长明沟(即后来的小丹河、运粮河)、吴泽坡(在今获嘉县境)与清水相连,再经汲县流到宿胥故渎(今浚县新镇堤壕村)。
杨广又在淇门开挖新渠引水向东北流去,往下与白沟相接在汤阴县五陵古镇处得九河之故道。
永济渠从卫辉、滑县、黎阳、汤阴、内黄、魏(今大名西)、馆陶、临清、清河、武城、长河(今德州)、东光、南皮、清池(今沧县东南)等地至今天津附近,再向西北行,最后到达涿郡所在地蓟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隅)。
就这样,杨广把曹操以及晋朝留下的老运河进一步扩大为了沟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永济渠。古运河终于有了统一的名字“永济渠”。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杨广就是“永济渠之父”。
杨广开挖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
六、宋朝时期,古运河改名字了,叫“御河”,五陵古镇人现在还称呼“卫河”为“御河”呢。到了明清时期,古运河才改成今天的名字——卫河。
七、我们今天所说的卫河是指新乡合河镇至河北馆陶县秤沟湾的这一段永济渠河道,并不是指全部永济渠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扩大卫河航运,公元1958年水利部批准开挖了共产主义渠。共产主义渠在汤阴县五陵古镇注入卫河,卫河水量大增,五陵卫河航运一度达到顶峰,河南省还以五陵古镇为中心分别修筑了汤五、濮五铁路,鹤壁、安阳出产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到五陵,然后再装船运往天津。但由于黄河泥沙的沉积淤塞了河道,引黄济卫失败。至此,卫河航运基本全线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卫河开始经常断流。
八、公元2015年,永济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开始保护卫河沿岸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这样说:卫河就是黄河“滚”出来的,黄河才是真正的“卫河之母”。
黄河史研究专家、历史地理知名学者邹逸麟曾言:历史上的黄河,北至天津,南至苏皖,这片广阔的区域基本上被黄河扫射了一遍。
黄河在华北平原“打滚”的同时也消灭了许多古河流。
今天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大多数就是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后夺取古济水的河道形成的。济南、济宁就是古济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历史印痕。
山海经图中的古漯(ta)河与古济水
在中原大地上消失的古河流还有一条——古漯(ta)河。
古书记载:古漯(ta)河,古时黄河的一支流。其故道自河南(今河北)涉县分出,行今黄河之北,经河北而入山东,于今黄河之南,东流入海。
古漯(ta)河因河道屡有变迁,文献上记载时有不同,旧迹今已不存。
《胡渭禹贡锥》记载:“以今与地言之,浚县、滑县、开州、清丰、观城、濮州、范县、朝城、莘县、堂邑、聊城、清平、博平、禹城、临邑、济阳、章丘、邹平、齐东、青城、高苑诸州县界中,皆古漯水之所经,自宋世河决商胡,朝城流约,而旧迹之存者鲜矣。”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古漯(ta)河湮没得没了踪影。但历史的云烟总会给我们留下蛛丝马迹,在五陵古镇的北边不远有两个村庄叫:水塔河与旱塔河。“塔河”与“漯(ta)河”同音;涉县在汤阴县五陵古镇西边,距离也并不遥远,而且从《山海经》古地图上看古漯(ta)河完全有可能经过五陵古镇的塔河村。
那么,这个“塔河”是不是就是“漯(ta)河”呢?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汤阴县五陵古镇就是禹贡大河西岸的一个古河口。很久以前,从太行山脚下流出的众多的河流,如古淇河和古漯(ta)河在这里交织汇集,然后注入禹贡黄河。一天,黄河忽然打了个滚儿跑了。没了母亲河的滋养,时间长了,这些河流慢慢儿的就消失在了历史的云烟中。
今天五陵古镇西北门外纵横的沟壑,似乎可以为我们说明这一点。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202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