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1)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青州融媒体中心主播张娜,今晚和大家分享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曾军良先生的作品《让青春在战“疫”中闪耀未来——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节选)。

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2)

亲爱的同学们: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亲临一线指挥;抗疫正在走向大决战,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战士,无论是风暴眼的武汉,还是祖国各地,处处刷屏着鼓励,时时传导着大爱,抗疫胜利的黎明,就在前方闪着光亮。这是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团结力量。

《左传》云:“临患不忘国,忠也” 。面对汹涌疫情,我不由想起十七年前那个非典”肆虐的春天,也是这个特殊的时候,离高考还剩100天的日子。2003年的“非典”,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从当年开始,高考时间整整提前一个月,从七月变成了六月。看到黑板上高考倒计时上的天数,擦一次,少一天,悬在同学们头顶上的发条越拧越紧。

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3)

“疫情就是考题,我们都是答卷人”,作为高中的校长和导师,在最关键的时刻,我激励高三学子:再过100天,你们将带着老师殷切的希望,带着父母深情的叮咛,跨进高考的考场,去书写你们青春岁月最绚丽的一笔,去翻开你辉煌人生最精彩的乐章。这100天既漫长又短暂。如果成功就在100天之后等着你们,那这100天将是漫长的;如果还没做好迎接成功的准备,那这100天却又是短暂的。如何度过这关键的100天?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保持平常心。放眼前方,以平常心对待一切;拥有恒久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全心投入,把高考的成功,当成积铢累寸、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坚守自信心。穿过风雨,阳光才会格外灿烂,这届“非典”疫情下的高考,同学们都交出了一份属于自己最高水准的答卷。

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4)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是充满传奇与挑战的新时代青年。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信息公开和医疗水平都有很大的进步,病毒虽然很凶险,但我们有比2003年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几度怀揣梦想,即将放飞希望。不负最美年华,只等最后拼博。高三是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历炼,而高考则是这个历练中最重要的拐点。现在距离高考不到100天了,对于这次高考,相信你们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也会有一些紧张与担忧。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你们终于迎来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是选择就不存在成败,因为你们在过程中收获了知识的积累,促进了思想的成长,受到了师长的关爱,赢得了同学的友谊,区区几张试卷怎能写满你们飞扬的青春。“以国家之务为己任”,你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每天都有无限的可能去挑战、去创造,让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亲爱的同学们,“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博击春天,翻过炎夏,便是金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些风雨。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历地狱般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人生是一场长跑,你们每个人,都是勇者,也都是胜者。愿你们以非凡的激情,坚持奋斗,让最美的青春在战“疫"中闪耀未来;期待风华正茂的你们,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与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相约,你们将会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正如所期望的:“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5)

曾军良: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北师大兼职教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教育部 “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专家理事,北京市物理学会理事,海淀区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在全国各地做教育演讲报告千余场。先后多次承担国家课题,曾8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已出版《爱与智慧的教育》《高效学习方略》《曾军良与魅力教育》等专著。

主播简介

致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夜读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6)

张娜: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与法同行》栏目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