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四川省德格县。

自从上了高原我们就开始肠胃不适,忍了三天,受不了了,一大早起来去医院。

德格县人民医院在一个山坡上,门口划了线,老公停好车就去拍照了。我进医院转了圈没看到医生,估计医生还没上班呢。出来一看警察同志正对着我们车拍照,赶紧上前询问。警察同志说医院门口虽然划了线,也不能停车。我们哪知道啊,于是给警察同志解释,我高反了所以来医院看病,警察同志看我不像是装病,说那就算了,看完病赶紧走,这里不能停车!好心的警察同志还帮我进去医院找医生,感恩!

德格人民医院的医生态度挺好,就是不肯给多开药,说保证我吃两天药就好了。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1)

德格县城海拔3290米,位于雀儿山以西一个狭长的坝子上。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2)

房屋依山而筑,有点类似色达?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3)

德格县自古就是川藏青三省的交通、军事、政治要塞。在这里遇见带红袖章的大爷大妈,你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准备去哪,不说清楚走不了。所以德格很安全。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4)

德格最有名的是印经院,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印经院是更庆寺的一部分。更庆寺在印经院的后面,要爬一段陡坡才能到。

更庆寺是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它是德格土司的家庙,解放前一直都是土司长子出家主持寺政,次子继任土司;若为独子,则袭土司职并兼任更庆寺寺主,所以寺里没有活佛。

明正统十三年(1448)德格家族建汤甲经堂。明末清初,开始兴建规模庞大的更庆寺主寺。清雍正年间,在更庆寺主殿的西侧建起名闻藏区的德格印经院。1967年更庆寺被毁,现仅存印经院和汤甲经堂两部分。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5)

大殿里面师傅在诵经,我们绕大殿一周欣赏大殿的壁画,没有打扰他。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6)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7)

欢喜佛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8)

从更庆寺出来,这座红色的高大建筑就是德格印经院。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9)

当地人围绕印经院转圈。转山转水转佛塔,第一次遇到转庙的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10)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11)

走累了休息会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12)

也有这种不和谐的

几月走川藏线风景最好(游记川藏行)(13)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整个印经院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没有电灯,手工雕版印刷。由于气候关系,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从藏历三月十五日到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间,人们可到印经院朝拜书版,称为"巴尔恰东"。

现在虽然有机器印刷经书,但印经院印制的经书供不应求。想求一部经,要提前一年预约,而且价格很贵。

印经院严禁拍照,相机一律存放在门口储物柜里,但是手机没有限制。那些拿着长枪短炮的愤愤不平,可是这是规定,只能乖乖地存相机。所以印经院里面取版、印刷、晾晒、装订等等就没有记录了,看官们只能亲自去参观了。我保证你不虚此行。

印经院规定:《大藏经》一律用朱墨(朱砂研细、搀胶成红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用黑墨。在一楼的一个角落,一位大爷把印刷完的雕版上的红色朱砂颜料用水冲洗干净。奇怪的是藏民排着队来要洗版水,大爷每人给一点喝,有的人拿着杯子带着塑料袋,说家里有病人,要带回家,大爷也蛮慷慨的给。大爷说这水是多次洗版后的水,有神力,可以治疗从喉咙到胃的病。我说我肠胃不好能喝吗?大爷很肯定的说能喝,于是我也学藏民用手接了喝,果然,我的肠胃毛病好了,而无神论者的老公坚决不喝,继续拉肚子,真是神水[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