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留下一颗善良、努力的心

五年级二班 苏旭峥

从一年级起,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几年读下来,我发现自己竟真能亲身实践这句话。每次,妈妈都要从我的房间把我给提溜出来,逼迫我放下书本吃饭。因为在书中,我找到了比吃饭享受,比游戏快乐的体验。

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好几本书。其中,我读完了三本,最喜欢的一本是《宝葫芦的秘密》。刚打开这本书时,书中的几张彩色图画就吸引了我,我好像被一种魔力推进入图画中,自己仿佛就成了王葆——一名少先队员,一个爱听故事,调皮捣蛋的孩子。起初,“我”为拥有宝葫芦而感到快乐,因为只要心里想什么,就会有什么:要鱼得鱼,要书得书,要棋得棋,要花得花简直就是阿拉丁的神灯啊!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你得到多少,就会付出多少。王葆拥有宝葫芦之后,虽能“呼风唤雨”,但烦恼也接踵而至。数学测试时,宝葫芦把同学苏鸣风的答案转移到了王葆的卷子上,老师一看,字迹、名字都是苏鸣风的,结果让他失去了老师的信任……原本做梦都想拥有的宝葫芦,却让自己见了同学绕着走,见了父亲怕面对……读到这,我不再羡慕,不再幻想。和王葆一起生活的日子,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幸福是靠自己去争取的,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换来的劳动成果,才会使自己开心,快乐。任何事情如果不劳而获,贪图一时的便利,最后受伤害的也只会是自己 。

就在我替王葆捏一把冷汗的时候,王葆也及时明白了这个道理,因为他终究是个内心善良的孩子,他不但公开了宝葫芦的秘密,使宝葫芦失效,还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结尾,让我欣慰,就好像自己真的经历了这一切,经历了“得到”与“失去”,最后留下一颗善良的心,努力的心!

教师评语:

全班同学亲切地称他为“小苏”。几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涵义。阅读让他的生活有静有动,相得益彰。书使他快乐,使他博学,使他更加开阔地面对生活。

二仁堂小学生作文(半亩塘崔家崖第二小学)(1)

一年级二班 王昕茹 绘

由《西游记》中的“修行”浅谈个人成长

教师 吴 清

年少初读西游,认为西游是打怪升级,积满学分;求得真经。青年复读;发现那些形色荒诞的怪事是对当时社会的辛辣讽刺,针砭时弊。不惑之年再读;有感发现西游讲的是修心养性,是讲一颗心温良恭俭让的过程。

《西游记》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鲁迅、胡适等人从《天启淮安府志》所载断定淮安府人吴承恩即是章回小说 《西游记》作者。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去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信念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坚守,一念放手。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子变成妖精等,师徒四人都有惊无险的顺利渡过难关,而便就在战斗能力较弱的白骨精中,师徒四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因为这个妖怪,孙悟空第一次被赶走,而当孙悟空一听到师傅有危急时,毅然决然的回来。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诺言与责任。它知道师傅一旦离开了它,几乎是寸步难行。虽然它只是一只顽猴,但在取经的路上,一路修行,一路领悟,不管它多么渴望自由,对唐僧的承诺和对信念的坚定——矢志不移。

一念坚守直至取得真经,它必会竭尽一切。这就是修心的过程。

凡事求真笃行,人心向善。天必佑之、众必敬之、心必宽之。

“心猿”“意马”大家都知道,心猿指的是孙悟空,意马指的是小白龙。在汉语意思里,心猿意马形容人心浮躁不定,杂乱无章。而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和白龙马都曾心性不定、狂妄不羁。就像人的意志力起初都像顽猴、野马一样,桀骜不驯,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晨兢夕厉,择善而从,才能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就能到达西天。于是,唐僧给心猿套上了紧箍咒,给意马拴了缰绳,将他们改邪归正。“紧箍咒”和“缰绳”就是指人的坚韧、善良、恭敬、和忍让。

师徒四人锁心猿;收意马,不畏艰险,持正念,降心魔,历经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就是养性的过程。

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路上降妖除魔,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克服挫折,自我和解,知行合一的过程。取经就是一个修心历炼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作者所说“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爱抽烟的爷爷

三年级二班 姚海宇

我的爷爷啊,一提起他,我仿佛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香烟味儿……

他无聊了,来一支;开心了,来一支;着急了,再来一支……爷爷干什么都靠烟,没有烟就等于要了他的命。

有一次,我趁爷爷午睡时,悄悄地把他的香烟全部搜出来,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虎门销烟”,嘿嘿,这下爷爷没法抽烟了吧!

爷爷起床了,照老规矩又得抽一支烟,可是香烟不见了,爷爷坐立不安,皱着眉头一会儿在抽屉里翻翻,一会儿在衣兜里找找,嘴里还不停地嘀咕:“诶,那到哪儿去了呢?”实在找不到了,竟然还趴在地上往床底下张望,没了香烟的爷爷不知所措了,愣坐在床沿上久久发呆,好像在使劲回忆他放过香烟的地方,又好像在想别的办法……

“爷爷,你刚在找什么呀?”我明知故问道。

“没……没什么。”

“耶,计划成功了!”我心里暗自窃喜。

爷爷看了看手表说:“那我去公园了!”

“好吧!”

我知道爷爷是不会轻易舍弃他的宝贝的——香烟,所以我就悄悄地也跟着去了公园。

果然不出我所料,爷爷没进公园的门,而是径直走到香烟摊,到了跟前他迅速掏出钱,兴奋地从摊主手里接过香烟,像与一个半世纪没有见过面的老朋友重逢似的。他又麻利地拆开包装,从盒子里抽出一支香烟,往指缝里一夹,掏出打火机,“啪”的一声脆响,香烟被点着了,他悠然地放下胳膊,一缕缕青烟不断地从嘴里喷出来,周围立刻被一片烟雾笼罩着。

爷爷舒服地闭上眼,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唉,我的这个爱抽烟的爷爷!

教师评语:

小作者能抓住爷爷爱抽烟这一特点,通过一个具体事例和对爷爷找烟、买烟和抽烟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进行具体、生动、传神的描写,使一个嗜烟如命的老烟民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夏天来临

四年级二班 高启轩

当夏天来临,

蝉最先听到了夏天的召唤,

他们在阳光下忘情的歌唱,

拉开了夏日的狂欢。

当夏天来临,

朵朵荷花们急忙梳妆打扮,

像极了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在碧叶中亭亭玉立。

当夏天来临,

太阳哥哥热情的大口吹气。

吹笑了门前的向日葵,

吹绿了家乡的芦苇荡。

轰隆隆,轰隆隆……

咦,谁在我头顶打鼾?

“我在这,我在这。”

雷伯伯来到池塘,

和小鱼打招呼,

来到田野,

向庄稼高兴的挥手。

来到果园,

与果树跳起了舞蹈……

教师评语

全诗清新自然,富有敏锐的观察力,饱含淳朴的孩童情,质朴可爱,可圈可点,尤其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倍增异彩。

二仁堂小学生作文(半亩塘崔家崖第二小学)(2)

四年级二班 赵文晶 绘

草原七月

教师 崔淑珍

只有我能读懂

梦中这多彩的七月

燃烧了整个世界的

正是草原上这格桑花的火辣

在满目绿海里

她妩媚着妖娆着灿烂着……

流入天际,携手白云

诉说无尽的相思

这变幻莫测的云朵哟

变容颜,饰苍穹

怎能比得过百媚千娇

覆盖四野的格桑花?

她是幽居在仓央嘉措

灵魂深处的伤痕

是留守在格萨尔王心底的执著

是白色毡房里幸福安康的草原情歌

是我记忆犹新的童话世界

五色花开碧色流翠

布谷轻啼,思念如烟

多想再一次醉在你

纯净热情辽阔的怀抱里

二仁堂小学生作文(半亩塘崔家崖第二小学)(3)

四年级一班 邓万鸿 绘

爱唠叨的妈妈

教师 崔 琳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听着这支歌,我想,哎......我的妈妈哪儿都好,就是爱唠叨。

“嘉铭快写作业、嘉铭该看书了、嘉铭把书桌收拾整齐......怎么还没好?能不能快一点?......”哦!天哪,我亲爱的妈妈又开启了她的唠叨模式。

妈妈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竟然有了个毛病——爱唠叨。

一大早,准时迎来妈妈的第一波“问候”。妈妈拿着帮我洗好的衣服和裤子,来到我的房间,一把推开房门,大喊:“都几点了? 你被粘床上了吗?快起床!”我说:“知道,我......”,还没等我说完,妈妈继续说到:“还不起床,上学不迟到吗?你快点!怎么这么磨磨蹭蹭……”为了不让她继续唠叨下去,我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出门前的准备。

终于可以出门了,第二波“问候”再次开启!我的脚还没迈出大门,她就说:“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认真听讲、不会的问题多请教老师、不许和同学打架......。”天哪!我立马就跑。她又喊:“下课有时间就把功课做了、不要心不在焉、你慢点跑......”

有一次,我刚放学一进房间,妈妈就像老虎一样恶狠狠地盯着我,嘴巴像机关枪似的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现在长大了,你长本事了,要上天了,真是给你点儿阳光你就灿烂,你的房间是垃圾堆吗......”“不是的,我 ......“别说了,快把你房间收好,再不收拾,我连你一块儿收拾了!”

你以为我妈的唠叨就这些吗?错,大错特错!以上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重头戏还在后面。还有一次,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我正准备出门问妈妈时,妈妈突然推门而入,和我碰了个正着。见到我刚要出去,妈妈以为我要去拿手机,一副人赃并获的姿态,不分青红皂白地破口大骂:“臭小子, 天天找手机,脑袋里都是手机啊!你脑袋是个摆设啊!回去吧你,这周不准在看手机了。”我能说什么......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留我一脸懵圈。

虽然我真的很希望妈妈不要再这么唠叨,但我更知道,这所有的“唠叨”,其实都是妈妈给我最美最暖的爱。

《三国演义》读后感

五年级一班 李 琪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是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本书,他不但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且里面的人物都非常厉害,性格各异,是他们让这本书充满了色彩。

《三国演义》的作者乃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主要讲了三个国家在东汉末年,西晋初年之间发生的历史风云。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有趣的章回,如: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七擒孟获……也有一些让人胆战心惊的章回,如:火烧赤壁,空城计,火烧上方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火烧赤壁,它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孙权,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周瑜,黄盖。主要讲了水上交战,周瑜想用火攻 ,但是没有东南风,就烧不到曹操的战船,于是诸葛亮就去求东南风,过了三天,东南风刮了起来。周瑜连夜派黄盖在船上装满火油。向曹操的战船逼近,再用箭射,致使曹操百万大军大败,故事情节发展为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便是火烧赤壁。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章回让我如痴如醉。这本书中我最敬佩诸葛亮,他那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才华过人的本领令我五体投地啊!“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诸葛亮真是当之无愧啊。

教师评语

你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读中有思,结合书中所讲内容,能抓住故事的宗旨,开门见山的方式让文章简洁,一目了然,对故事中精彩地方点面结合,能自然过渡。

《三国演义》读后感

教师 张 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文化中,包含着许多艺术的瑰宝。而四大名著,就是这些瑰宝之一。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近一百年的历史,还有作者罗贯中加以改编和杜撰的成分。这些由作者杜撰出的故事情节,使整个故事更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优秀的故事情节,应该就是《三国演义》可以成为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刘备阵营,曹操阵营和孙权阵营之间的故事。这三个阵营各怀心思,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都想吞并对方,统一中原。本书,主要以蜀国的视角,讲述了这一故事。

在书中,还有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刘关张三兄弟。他们三人虽然是兄弟,但在性格上却各有不同。刘备善于招揽人才,有广阔的胸襟;关羽则是个极度忠义之人。而张飞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性耿直,粗鲁莽撞了。在书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情节。其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情节都十分经典。除了刘关张三人,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也是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神机妙算,以至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他出山。他在被刘备相中后,果然表露出了自己的才华。“隆中对”这一情节,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他与刘备的隆中对,规划好了后来蜀国的发展。在之后,蜀国大部分的行动,都是在实行诸葛亮的计策。这就足以体现出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之处。

而曹操,则被认为是书中的反派。人们一想到他,就会联想到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等形容词。但实际上,曹操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说他胸怀大志,很有计谋。他的这些优点,使他的阵营格外强大。并且,他在文学方面也很有成就。他所写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等作品,都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篇。

后来,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蜀国的皇帝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他昏庸无能,整天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原本,诸葛亮还可以扶持刘禅。可在诸葛亮死后,蜀国就逐渐衰弱,最终被魏国所灭。最终三国的结局就是蜀吴两国灭亡,魏国也被司马家族夺走,改国号为晋,建立了晋朝。自此,三国时期结束。

这个结局,让人感慨万千。历史就是这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道理,在读了《三国演义》后,我们就会深刻地明白。

责任编辑丨刘宝丽

编辑丨安娜

二仁堂小学生作文(半亩塘崔家崖第二小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