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1)

在这个瓶子上层的蓝色,表现出清晰的头脑,或是意识中的平静;红色代表着踏实,或是由我们踩在大地上的双脚而来的力量。 当意识中的蓝色和潜意识中的红色结合在一起出现紫色,疗愈和转化变得有可能发生,于是,天堂被带入人间。

这个平衡油带有唤醒我们是谁的知识,并让我们有能力去沟通的能量。 它指出平静,对生存课题的检讨,和去服务他人的潜能。 它也意指着我们有着内在的力量去看透事物。

它暗示着我们有需要去疗愈内在的小孩,释放掉愤怒与挫折。我们有可能会无法顺暢去讨论关于我们激动的感觉。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2)

我渴望我的生命活出善意和慈悲。 -- 由衷地给予在你我之间流动 - 马歇尔.卢森堡

说话是每一个人的先天本能。 在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周围时时刻刻都存在冲突与矛盾时,而这一切都是沟通的障碍。 此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太多人的言语里都隐藏着众多的精神暴力。与可见的身体暴力不同,语言暴力往往不易察觉,但是杀伤力巨大,它的存在让人们的关系得复杂,人们的内心也因此更加痛苦。

非暴力沟通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结是人类的天性,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重新构建表达自己和聆听他人的方式,使我们的言语不再只是出于习惯的自动化反应,而是牢固地建立在觉察感受和需要的基础上,做出有意识的回应。我们即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 也能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关注他人,从而在任何交流中听见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当面对别人的评判或指责时,我们通常报之以防卫,回避或攻击。而一旦我们将注意力聚集在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去诊断和评判,我们就能发现内心深处的善意。通过训练我们仔细观察,具体地指出什么样的行为和事件对我们造成了影响,学会了解我们当下的需要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非暴力沟通通过强调深度聆听自己和他人,非暴力沟通能够培育我们对他人的尊重,觉察与同理心,并愿意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从更深的层面上,它是持续的提醒,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方向。

你取之于我,是对我最好的馈赠。

请你知道,这种给予带给我的快乐。

我给予绝非冀盼你偿还,

只因为我想活出对你的爱。

也许,你的欣然接受,

就是对我的最佳馈赠。

我无法将两者分开。

你施于我,我给予我的接受;

你取决于我,是对我最好的馈赠。

每当我们想要丰盈他人的生命,由衷给予他人时,我们是出于心中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给予者和接受者都会从中获益。当给予是由衷的,而非出于害怕,内疚,羞愧或是渴求回报,接受者才能心无挂碍地享受这份馈赠。与此同时,给予者因为看到自己为他的的幸福做出了贡献,也会收获更我的自我肯定。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3)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有以下四个要素:

1. 第一步是观察 -- 要做到清晰表达把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

2. 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 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

3. 第三步是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

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例如,一位母亲想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她可以这样表达以上三个要素:“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团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团脏袜子,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在我们共用的空间里能多些整洁。

紧接着,他用表达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 -- “你愿意把你的袜子放在你房间或放进洗衣机里吗?”

提出对他人的期许, 希望他(她)怎么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当我们将注意力持续聚集在以上几个方面,并协助对方也这样做,我们便在彼此的沟通中创造了一种流动,如此你来我往,最终双方都能自然而然展现善意: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为了让我的生命更美好,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的是什么;为了让你的生命更㺯好,你的请求是什么?

在了解以及学习真正的非暴力沟通过程中, 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暴力的根源。

我们常见的暴力往往是身体上的暴力。 比如说一个人挨了打,人与人之间肢体上的冲突,再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实际上都是显性的暴力。

我们所说的隐性的暴力, 意指“看不见的”,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它通常指的是精神上所承受的暴力。 比如一个非常轻蔑的眼神,其实传达过来的就是精神的暴力。 眼神就像谩骂的语言一样,看起来像身体暴力,给人造成的后续的内在影响就是精神暴力。

我们内心深处对别人的评判,别人对我们的评判;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怀疑,否定,压抑,控制;夫妻之间的不认事,争斗等等这些都是精神暴力。

身体暴力就像一颗树上的枝叶及其结出的果子,实际上它是暴力之果。 而我们所承受的精神暴力它是暴力之因, 精神暴力才是身体暴力的根源。

只有从根本上去除我们内心深处的暴力之因,才能够最终显化在外在世界,解除我们生活环境的暴力之果。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思维。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暴力之果上,会发现生活中的暴力元素 -- 我们自己能够说出去的暴力语言, 就如同这树上的叶子一般,永远都摘不完。 即便我们把树上的叶子辛辛苦苦花了很长的时间全部摘光,它还是会长出来的。

所以把注意力放在暴力之果上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解决暴力之因, 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暴力沟通。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4)

我们需要了解暴力之因是什么。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我们的世界就是由一股合一的能量而来的。那么这个“一生二” 生的是什么呢? 生的就是太极,生的是阴阳,生的是二元对立。 所以,当一个纯净的能量转化成“一分为二的”的时候,这个世界有了黑白,有了好坏,有了是非,有了对错。世界一分为二,有正有负,有好有坏,二元对立就产生一。 二元对立产生之后,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万物开源,由二元对立产生了无数的差异, 差异是一个爆炸性的增长趋势。

而我们说暴力思维方式实际上来源于差异。 如果仔细留心,你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链。 歧视实际上冲突的来源,我们彼此之间有各种的互相瞧不起,打压,征服,战斗,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什么呢? 来自于彼此之间的差异。

我们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差异:物种差异, 种族差异,文化差异,阶级差异,家族差异,角色差异,立场差异,三观差异,性格差异。

很多差异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战斗的模式,是暴力的启发器

比如文化差异中的婚丧嫁娶的文化,如果一个南方的孩子爱上一个北方的孩子,两个人在结婚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文化习俗产生差异,造成两个家族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有可能导致不能结婚而分手。

而夫妻关系中的,三观的差异最常被提到。 很多夫妻无法沟通,往往会被认为是“三观不合,” 没有办法继续沟通。 还有比如说性格差异,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

当我们活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就活在了无数的差异中。以差异为核心,当我们把焦点放在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之上,看到差异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分别心来进行比较。 因为有了分别和比较,我们自然会对事情进行评论。

比如性格差异,有的人天生性子慢,做事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来;有的人性子急,很利索,常常会快速解决问题。 这本质上来说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差异上,不能容忍差异存在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分别,比较,进而进行评论。当我们有了评论之后,我们和对方就会产生冲突。 有了冲突,就想要征服。 为什么想要征服?因为我们内心存在恐惧,我们看到我们跟对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我们没有办法解决,恐惧就生起了。 我们想要征服对方,想要把“跟我们不一样的那一面”消灭掉, 这样就进入战斗模式。

这种由二元对立的思维主导,是一种恐惧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我们会发现有无穷无尽的冲突矛盾,有无穷无尽的沟通障碍,永远没有办法和谐沟通。

有人这样说,我们两口子,我是暴脾气,他是柔性子。解决一件事情,他总是瞻前顾后,而我想用最快最直接的方式,经常谈不拢,有的时候还动手,我希望得到帮助,看看是否可能中和一下。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 -- 性格差异。 从事实的角度讲,柔性子,暴脾气是宇宙存在的不同,差异本身是没有好坏的。 当我们一旦进入评论,我们会给它贴一个好坏的标签,你是坏的,我是好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试图消灭对方,想让对方变得跟我们一样。于是我们开始爆粗口,开始动手。

所有的冲突都来自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 恐惧模式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模式,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因为它符合人性。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5)

我们所提倡的非暴力沟通是另一种自由模式。 自由模式是被爱和自由支配的,它来源于合一。 我们可以回到万物起源的源头,回到合一的能量,回到我们人类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感受,不进入二元对立的思维。

当我们回到源头合一的思维模式,基于合一,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它是统一的。 人和人之间并不分好坏对错, 事情和事情之间也不分好坏对错,彼此是平等。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活在事实里,而不是评论里。

事实就是事情本来呈现的样子。 像上面我们所说的, 夫妻两个人,一个快, 一个慢, 一个暴脾气,一个柔性子,两个人存在性格差异。 当我们处在事实的思维模式中时,我们看到这是客观差异。 每一种差异的产生都是有原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差异,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有差异,差异来源常常基于非常复杂的综合体。

在自由模式里,基于合一的中心思想,我们的心理模式是:我们站在事实的角度,接纳事实本身,而不是对事物贴好,坏,对,错的标签。基于此,我们看到自己的感受,进而看到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人和人之间就处于相互配合,支持的状态,我们会进入感恩的模式,通过非暴力沟通过程体现出来。

不过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却很难从恐惧模式切换到自由模式,很多人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沟通过程中常常情绪失控。 情绪一旦失控,我们就会陷入到负面情绪的旋涡里,没有办法抽离,更谈不上理性的沟通。

当我们聊到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换一个词 - 情绪。 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叫作负面情绪,另一类叫作正面情绪,情绪存在于二元对立的世界中。

负面情绪很常见,如害怕,担心,生气,悲伤,困惑,内疚等;而右面的情绪是正面情绪,强快乐,幸福,乐观,甜蜜,喜悦,自信等等。

我们内在的大脑是有需求的,这是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共同的需求。人们所有的语言行为都来源于内在的需求,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本能地产生负面情绪;当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产生正面的情绪。

所有的负面情绪,本质上都是因为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在我们的潜意识思维认为, 人与人应该是一样,世界应该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当我们发现不一样的时候,情绪变化就会很大,直至爆发。

所以我们说情绪的根源就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是不认同差异的种子。 只有当我们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回到源头,回到合一的思维方式,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除暴力思维。我们需要接纳差异性,而非消灭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

很多缺乏这种现实检验的能力,因而没有办法区分内在和外在。 这和我们常说的没有疗愈好你内在的小孩有很大的关系。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6)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内心期望和现实没有差距,他可能就是一个精神病人,这种状态被我们称为精神等价。精神等价指的是这种情况,“我认为现实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认为这个天下都是我的。” “我认为别人都是坏人”,等等。

当孩子说“要”的时,如果你不去满足他,他的内心和外界就会出现差异。 这个差异就是“这个世界不如我愿。” 但这实际上是存在危险和矛盾。 孩子特别小时,并不能理解现实和自身想法不一致。他们会问:“现实和我的想法怎么会不致呢?” 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需要大人去理解孩子的心理 - “我是怎么想的,这个世界就应该如我所愿。”

因此,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竭力满足孩子并不一定是溺爱,而是迎合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 因为无法理解现实,他只能在他的内在世界中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内在世界是所有事都如他所愿,安静的,宁静的,那么他的大脑就会发育得越来越健康,他就会无损的发展他的其他功能结构。

当这个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发展处在无损状态时,他的大脑细胞联结越来越多时,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会逐渐具有现实性。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并不是溺爱。 我们满足的正是内在小孩提出的种种要求。

在他还没有能力适应现实时,我们应该给他提供一种土壤,让他能够生长起来的土壤。

这样他在慢慢长大后,他就会具有现实检验的能力,就能区分内在和外在。

而往往,我们成年人总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特别小的孩子。我们会要求孩子,要孔融让梨,要孝顺父母。。。 在这些要求下,孩子感觉不到现实对他多么友好,因此他会逐渐退到自己的内心中,在内心形成一个虚构的状态,这正是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危险之处。

有时如果外在环境特别恶劣,这个孩子就会逐渐在内心营造一个理想世界,“变得不要跟现实接触。”

所以如何让内在的小孩健康成长起来呢? 那就要给他足够的信任,接纳,以及足够的爱。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7)

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对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改变法则。

我们慢慢地长大,当我们进入成人世界时,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许多角色:

在公司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在课堂里扮演好老师的角色;

在亲密关系中做好丈夫,妻子的角色;

在亲子关系里做好爸爸,妈妈的角色;

这一个个角色,帮助我们在特定的地方创造外在的现实。

外在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世界,是讲求行动,效率和成果的地方。如果我想在外在世界有所成就,自然也需要设定目标,有策略,做计划,行动并创造结果。如果结果不如意,就需要重新策划,改变自己的行动方案,再一次朝着目标努力。外在世界,是一个努力的世界。

它意味着, 我们需要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业务能力强,我们才能获得更高的工资;

分数高,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

做个好爸爸妈妈,才能给孩子恰当的照顾 ;

这些在外在世界是成立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除了外在世界,我们还活在另一个世界:内在世界。

内在世界的运作法则与外在世界截然不同。

在外在世界,当我们遇到问题,或创造新的目标时,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而对于内在世界,当我们遇到内在的“障碍”或者期望得到内在的疗愈,改变时,我们恰恰需要相反的方式 -- 一种“不努力”,“不用力的方式”,一种“不改变”的改变方式。

为什么需要相反的方式呢?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你很想改变某个外在的行为,当没有成功做到时,你内心有些着急,甚至会责怪自己。

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自责,但这反而让你更加无法平静。

最常见的例子,在我们失眠时,睡不着觉会让我们内心有些烦乱, 这时候越是想努力赶走这份烦乱,反而越焦灼。

当我们误用应对外在世界的努力和效率时,处理内在世界的“问题”时,我们的头脑的“聪明”往往就会非常讨厌内在“不聪明” 的那个自己。 头脑的“聪明”也会想尽办法去掉内在“不够聪明”“不够好”的部分。

用这样的努力,我们对内在那个“不够聪明” “不够好”的自己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我们变得越来越有紧绷感,越来越焦躁,失去耐心,想要放弃,责怪自己,也责怪他人,责怪这个世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对待内在“负面”的声音,我们要像下面这首诗写的那样:

做人就像是一家客栈,

每一个旱晨,都是一位新到的客人。

喜悦,沮丧,卑鄙,

一瞬间的觉悟来临

就像一位不速之客。

欢迎和招待每一位客人!

即使他们是一群悲伤之徒,

来扫荡你的客房,

将家具一扫而光,

但你还是要款待每一位宾客

他或许是在为你打扫

给你带来新的欢乐。

即便是阴暗的思想,羞耻和怨恨,

你也要在门前笑脸相迎,

邀请他们进来,

无论谁来,都要感激

因为每一位都是世外派来的指引你的向导。

深度解读非暴力沟通(蓝色红色)(8)

或许这一刻,光临你的内心客栈的是“我不够好”的声音,是“自卑” “挫败”,或是自我怀疑。

无论是什么,如果你可以友善地对待内在的那个“他/她”,和“他”“她”喝茶,和“他”“ 她”跳舞,把人性的连接重新带回到他/她那里,那将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礼物。

玛莎.格雷厄姆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现代舞蹈家。 有一次,她的学生问她:”老师,我怎样才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

她回答说:“你根本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好,你是错的。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差,你也是错的。 你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聆听自己的声音,跳自己的舞。

打开你身心的管道,让一切的生机,能量经过你,流过你。 如果你锁上了,完整的自我就失掉了,你再也无法在这个世界是遇见完整的自己。 如果你打开了,保持管道开放,生机,能量就会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表达,呈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时候,比较起别人,好一点儿,还是差一点儿,已经一点儿也不重要。

与其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不如成为完整的自己。成为完整的自己,不是要比别人更好一点儿,而是向内聆听自己内深处的声音,把内在害怕,脆弱的,“不够好” “不够聪明” 的部分也带回真实之中,完整之中,而不是用“头脑”“聪明”的,用力的,有为的, 有效率的东西去压抑这些人性里的生命能量。

下一次,当你的内心出现一些负面的声音时, 不要断开和内在那个他/她的连接,也不要尝试去攻击他/她,而是和“他/她”一起,对她、他友善。

你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呼吸放松,并安顿下来,去感受在身体里哪个地方最容易感受到“他/她”的存在?

把你的手轻轻地放在能量升起的那个地方,像触摸你最心爱的宠物一样,,,, 把善意带到那里,对“他/她 ” 说:“嗨,你好,。。。 欢迎,欢迎, 把他/她邀请进来,聆听他、她,理解“他”“她”,给“他”“她”一个内在的空,把你成熟的爱带到“他”/“她”那里,在这种高品质的连接里待一会儿。

当这样一种人性的抱持发生时,生命的柔软,流动,艺术般的转化将会发生。

生命并不只是头脑,智力上的游戏,生命是艺术。 生命是一段创造性的旅途。无论我们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都可能创造性地运用它,帮助我们创造新的现实。

生命的河流流淌着,每一刻的生命体验都在变化着,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全新的。 而在我们的生命里,最重要的练习就是:打开身心的管道,让生命的河流流过我们,而我们也流过生命。。。 生命是痛苦的,生命也是喜悦的;生命痛彻心扉,生命也惊奇无限。

我们既不一样,同时,我们也一样。 我们以为自己的悲喜和他人并不相通,但实际上,我们深深相连。

生命的流动会带来沟通的基调: 我们看似是一座座孤岛,但在海洋深处,我们彼此相连。

将这个瓶子涂抹于环绕身体的整个躯干。 当有头痛或灵性的问题时,沿着发际线涂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