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乃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精彩故事,但笔者在此要泼点凉水——千里走单骑也许是真,过五关斩六将绝对是假。

千里走单骑与哪些人有关(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1)

《三国演义》用了整整一个回目的篇幅来写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关羽一路走来,虽数遭拦截,历经坎坷,却也走出了神勇,走出了威风,先后斩杀了东岭关守将孔秀、洛阳太守韩福、牙将孟坦、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黄河渡口守将秦琪等六员曹操属下将官。

这六员将官在历史上皆无记载,应该都是虚构的,有趣的是,没有拦截谋害关羽的东郡太守刘延却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

千里走单骑与哪些人有关(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2)

不但这六员将官在真实性上有疑问,就连关羽千里走单骑时选择的路线也明显存在着问题。试想,从河南中部的许昌(关羽开始千里走单骑之前身在许都,即现在的许昌)北上河北,只需一路向北直行即可,而关羽却偏偏要先向东北方向行进,途经洛阳之后再转而沿着黄河向东,然后才从滑州(三国时期根本没有这个地名,滑州之名产生于北宋时期)渡河北 上,从地图上一看就知道是在走弯路,而且绕了一个大大的弯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地理错误呢? 一是因为当时地图极少,而罗贯中的地理知识又不够丰富;二是因为《三国演义》诞生之前,在民间流传的三国话本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不是许都,而是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而关羽所经过的五关正好从西向东一字排开在从长安去河北的路线上。

千里走单骑与哪些人有关(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3)

顺便说一句,也正是因为说书人让曹操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有了戏曲《霸桥挑袍》中关羽在潮桥(长安附近的一座名桥) 用刀料慮曹操所赠锦袍的经典情节。

历史上,关羽离开曹操时,刘备可能已经不在河北,而被袁绍派遣到汝南附近打游击牵制曹操去了,因此关羽在寻找刘备时很可能根本没有到过黄河边,而是直接奔了汝南。

如果关羽寻兄时去的是河北,就距离而言,“千里走单骑”勉强成立,如果是汝南,那就应该改成“百里走单骑”,因为许昌和汝南之间只有二百多里的路程。

千里走单骑与哪些人有关(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4)

而且,不管关羽是从许昌北上河北还是南下汝南,所经之地都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根本不存在什么关什么隘,在这种情况下,过五关斩六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羽不辞而别时,曹操的部下有人要发兵追赶,曹操回答:“各为其 主,不必追了” ,从而留下了 “英雄爱英雄,惺惺惜惺惺”的一段历史佳话。

千里走单骑与哪些人有关(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5)

虽然曹操下了 “不必追”的命令,可是这好像并非一个非常正式的军令,没有得到消息的沿途守兵很可能会自行拦截关羽,但《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过五关斩六将绝对是没有的,因为那“五关”根本不在关羽寻兄时 的所经之路上,那“六将”则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