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政景的叛乱其实是晴景与景虎兄弟相争的延续。

越后长尾氏分作上田、古志、府中三家。长尾政景所在之上田长尾在谱系上属于长男系统,位份原最高贵。机缘巧合,占据春日山城的府中长尾后来居上,成了三家的老大,上田长尾一直就很是不服气。

越后群豪拥戴长尾景虎兵变枥尾城,景虎父系出身府中,母系出身古志,等于是另外两家分支联合的代表。上田长尾被排除在外,无法接受这一选择,是以坚决站在晴景一边,敌视长尾景虎。

事情在守护上杉定实转圜下虽然暂且平息,长尾政景对于景虎继任家督的结果依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上杉守护在世时,还能劝大家相忍为国。等守护去世,图穷立刻匕见。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1)

川中岛大合战组讨尽 宇佐美骏河守 三枝勘解由 歌川芳艳作

天文十九年(1550年)十二月,上田长尾家长尾政景拥兵坂户城,发动叛乱。依照政景的打算,北陆地带凛冬酷寒,大雪封山,坂户城竖起反旗,长尾景虎也只能无奈坐视。等到自己派人联络的各处豪族势力群起响应,春日山就要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

古往今来,决定战役走向的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正,地势不利是困扰寻常将领的常见因素。然而年轻的长尾景虎很早便显现出他不同寻常之处,对景虎来说,所谓不可能不过是用来欺敌的手段。

次年一月十五日,长尾景虎召集侧近队伍,打破遇雪不战的惯例,疾风烈火一般奇袭板木城。城主发智长芳原是长尾政景麾下豪族,骤然临敌,慌忙出阵,结果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发智长芳只得献上人质,投靠景虎。

长尾景虎移兵别处,围攻政景阵营另一处国人,再度取得全胜。景虎的部队如狼行虎奔,游移不定。政景虽然兵力占优,却拿捏不住景虎的奇兵,受制于风雪路断,反倒只能眼睁睁看着景虎凭借骚扰战术逐一消灭己方的战友。

冰雪消融,上田长尾家庞大军势也随着春雪一道化为乌有。八月一日,春日山的队伍包围了坂户城,无力反抗的长尾政景即刻请降,发誓永不背反。长尾政景的妻子是景虎的姐姐仙桃院,政景因此得到赦免,从而成为景虎旗下重臣。慑服于长尾景虎神出鬼没的战法,越后群雄渐次降伏,国中动乱趋于平息。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2)

越后长尾略系图

收服上田长尾,长尾景虎也就打通了越后与关东平原之间的通路。从府中出发,经过坂户城,翻越三国峠、清水峠就能进入富饶多产的上野国。

景虎新笼络了越后这一大帮子国人豪族,总不能逼着小弟们一天天九九六地享受福报,敲骨吸髓来完成春日山一家的资本积累。倘若没有制度优势,这么做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唯有率领大家发动对外征战来推动先吃肉带动后吃肉,最终实现共同吃肉,这才是入关主义的康庄正道。

越后长尾几代人都在为拓展生存空间而奋斗。长尾能景和为景父子暴打越中,目的就是借对外用兵来缓和内部矛盾,通过异国征伐获取财富与领地,借此餍足越后那些贪婪如同饕餮的豪族国人。永正十六年(1519年),能登守护畠山氏攻打越中,长尾为景作为加势参与战斗。三年后为景如愿获得越中国新川郡守护代的职位,为插手越中事务埋下了伏笔。

到长尾景虎时代,攻略坂户城替长尾家打开了关东平原的门户。打到关东去,解放武藤兰成了长尾更现实的国家策略。与网上那些口嗨的键政家相比,景虎才是始终贯彻入关主义的实践第一人。

所谓入关,说穿了跟几十年前小胡子玩剩下的生存空间理论是一路玩意,穷兵黩武对外掠夺,用侵攻所得平息内部欲求。一旦侵攻不足而欲求不满,就会走上外战乏力,内争不止的不归路。飒爽如上杉姐姐日后沉沦于国内群雄的反复叛卖,便是此理。

话说那些鼓吹关东攻略的越后国师们真的不晓得国力未足而贸然兴兵的后果么。他们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不过,既然老夫吃到了肉汤,何必去管他洪水滔天。

而在长尾景虎自己,所以无视国贫民瘠,以车悬姿态轮番出阵,也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与骏河今川、甲斐武田这些资本雄厚的老牌守护大名不同,越后长尾出身守护代家族,迭经抛头颅洒热血方才从上杉守护那里横取权柄,建立自己的政构。从这点上来说,长尾氏在别家大名眼中,是存在抹不去的原罪的。而长尾景虎又是幼弟夺嫡,再多了一层人伦上的不妥当。景虎要想站到道义的高点,唯有表现得比其他诸国更加道义。

那么问题又来了,越后长尾为什么不像尾张织田一样走彻底的领国一元化道路呢。

所谓领国一元化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必须配合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血的政治手腕,通过兵农分离、全面检地以及刀狩令等一系列政策推行来逐步实现政权的集中。

就好比国家改朝换代,异端远蹿海外,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并不会自动消失。还要施行以剿除匪贼、土地改革以及三反五反等强力国策,如此才能转换国家的底色。即便这样,久而化之,那些昔日的大山大海依然会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姿态随时卷土重来,用“内卷”,“福报”这样的新名词来混淆世人的眼光。

长尾景虎不过是越后诸豪族势力中的佼佼者,并不足以应对豪族国人的联合对抗。既然不能武力压制,就只好捋顺毛,带领豪族力量走上对外侵攻的老路了。

梳理关东秩序,维护武家法则。这就成了长尾景虎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和北信枭雄村上义清遭到武田信玄攻灭,相继投奔越后,寻求春日山的援助。国际主义战士长尾景虎慨然应允,扶危济困,义之所在,越后不敢有所辞。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春日山坚定维护以将军和管领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武家法为基础的关东秩序,完善列国治理,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当年八月,越后长尾出兵与甲斐武田对峙于川中岛南端的布施地方,是为第一次川中岛战役。双方稍加接触即各自脱离,并无重大损失。战后不久长尾景虎即上洛拜谒后奈良天皇以及将军足利义辉,求取朝廷与幕府的认可。

越后国靠近出羽地方有鸣海金山,素产黄金。长尾家三代征战北陆,军资所系,全赖这座金山支持。景虎轻骑进京,更是大手笔献上钱财。左手金,右手银,挥霍如土散财如水,直把穷窘不堪的朝官幕臣一个个都看花了眼,饱足了胃口。日本迄今犹存名为“天正越座”的金币,传说就是景虎献金所制。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3)

天正越座小判金

越后另一处财源则是越后上布和青苧的交易。北地特产苧麻,从表皮剥取纤维称作青苧,是越后上布的原材料。行商为此组成青苧座,专门从事苧麻的买卖。室町时期天王寺苧座垄断了越后苧麻的采购,长尾氏主政以后停止了天王寺的独占权,组织越后苧座专职从事青苧输出。青苧在越后沿海的港口装船,由海路输送越前敦贺、若狭小浜,再经琵琶湖船运至京都、大坂两地。商人如此转手贸易,便有巨额收益。

长尾景虎上洛除了从朝廷那里讨取朝敌翦灭之御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保障青苧等特产品输出线路的安全稳定。青苧之路,成为长尾氏打造京都与越后之间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历史符号。

大笔献金换来朝廷和幕府双双点赞,长尾景虎意气风发,自觉御旨在手,天下我有。全没想到甲斐的武田信玄不吃他这一套:小老弟,已经不是国联的时代了,现在流行的是实力至上的新孤立主义。

武田、今川、北条三家订立善德寺盟约,同呼吸共进退,无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肆意谋求对外扩张。甲骏相三国同盟对关东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越后国刈羽郡北条城的北条高广受武田信玄引诱,谋反自立。越后北条氏源自镰仓名臣大江广元,跟安艺的毛利元就是同族出身,血统上比安艺毛利还要更加正嫡。北条高广的叛乱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长尾景虎亲自领兵弹压,高广即刻降伏,重归越后阵营。

或许是不满武田信玄干涉越后内政,挑唆重臣谋叛,弘治元年(1555年)长尾景虎再度出兵川中岛。甲越两军对峙良久,只觉对手老于战阵,无懈可击,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在今川义元调停下,双方和议,各自退兵。

看似波面微澜起,已是山前细雨来。越后的人心悸动,恰便是一池春水风乍起。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4)

川中岛大合战组讨尽 高坂弹正忠 本庄美作守 歌川芳艳作

长尾景虎两次囿于大义,出兵北信,所得甚微,获取的些微领地都拿来安置远道投靠的信浓豪族,越后那些追随自己的老部下老附庸耗费钱粮来回奔波,结果一无所获,心中多有怨气。外战既然空空如也,越后诸豪不免就陷入到内部的纷争。用个新名词形容,就是缺乏外部刺激的稳定态保持停滞不前而无法转化成为更高级社会形态的一种固定模式,也就是“内卷”。

只是几町几步田地的争执,日子宽裕的时候挥挥手就不算个事。几次出征过后,有出账没进账,往日的好朋友好邻居变得锱铢必较,不好说话。等到上了火气动了拳脚,就不是一点点得失进退的问题,而是押上了武士的志气脸面,谁来说合都不起作用。争吵的越后众此起彼伏,互相呼应,按下葫芦浮起瓢,没有一个愿意自行让步的。

若是像尾张织田那样的魔王,把争执双方叫过来逐一分辨明白,再有不听话的当即砍下脑袋,或是剥夺领地流放高野山去,于是个个凛然,无敢不从。长尾景虎做不到信长那样的霸道,只得请出林泉寺住持天室光育出面宣谕佛法,劝说越后群豪放下我执,觉悟福报。

国人众毕恭毕敬听完佛法,送走天室上人,回头继续吵闹不休。笑话了,佛祖有三千大千世界,不在乎这蜗牛角的电光火石。我眼面前这几十町步的田地可是实打实,给了你就短了我,休说长尾守护代,天王老子来了也说不动的。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喧嚣兮我独醒,是以见放。长尾景虎叹息良久,觉得这人间不值得,遂决意自我流放,去纪伊的高野山出家修炼方便法门。

景虎这么一撒手,越后国是越发纷乱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派阀对立,哄哄然不知所措。箕冠城主大熊朝秀在甲斐武田引诱下起兵谋反,勾结会津的芦名盛氏侵入越后,硝烟战火一触即发。

越后重臣宇佐美定满、长尾政景等人眼见国家已在动荡边缘,难以收拾,赶忙一道向景虎献上誓书,精诚团结,效忠长尾。长尾景虎被他们好说歹说,这才返转春日山城,一战击败芦名军队。大熊朝秀支持不住,逃亡越中,后来投靠了武田信玄。

长尾景虎猛龙过江,王者归来,从此便以毗沙门天自居,借用神佛的声名号令臣属。景虎每次出阵必然随身携带从母亲虎御前那里拜领的毗沙门天佛像,借神佛名号制成著名的白底“毘”字军旗引领队伍,从胜利走向胜利,成就他不败之名将的美誉。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5)

毗沙门天像 东大寺金堂

虎御前怀孕期间,曾向佛教护法四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许愿,愿得一天下强男子来守护越后永享安宁。之后诞生的长尾景虎便有传说是天王响应世人所请,转世来扶助众生。此类故事多为后人附会,不足为凭,不过景虎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虔诚的佛教信仰应当为事实。

相形之下,长尾景虎老对手武田信玄的宗教观则较为现实且功利。信玄参拜近江多贺大明神时曾写下祷文祈求除厄延命,“若其不然,则诸佛亦妄语也”。神佛能保佑到信玄就是真,保佑不到就是妄,名与不名全在你灵与不灵,倒不知妄的是这漫天的神佛还是信玄自己。

至于革命家信长,那越发是合则用,不合则灭。与长尾景虎、武田信玄比较又是另一个极端了。

只是这尘世的纷纷扰扰,与天上的佛祖又有何干。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绣。有人酒肉臭,有人死饥馁,有人在云端纸醉金迷,有人从地狱仰望天堂。

佛祖乜视红尘,喃喃宣一句南无,仿佛涅槃。

至于作者本人,我只觉得这世界吵闹,人类的悲欢原本就并不相通。

今年据说车厘子降价,我还是觉得贵,到现在也没有吃到一口。

彼岸花开之命运的牵绊(彼岸花开如龙气吞万里)(6)

人间不值得

(第八十六节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