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仅中国古代的皇帝,外国的国王也一样。古往今来概莫能免,现在西方国家政府辞职,新总理上台即便是一个党派,也是全换。我们现在的一个公司的新经理上任也是用自己的人。这实际上无可非厚。大到一个政府换届,小到公司的人事变动,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部门新经理上任,前任经理重用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得以重用了,不是丢弃就是限制,说不好那天就让人给调离去做个闲职。但原因在哪里呢?为什么领导都用自己人。原因就在于新的领导者除了立威以外,掌控人事是第一位。

万里江山万里风(万里江山万里尘)(1)

比如邓通是汉代福布斯排行第一的富豪。他之所以有钱,因为他是汉文帝刘恒的宠臣,有人对邓通说:有朝一日会穷困而死。汉文帝得知以后。立即下旨!赐给邓通一座铜山铸造钱币,自己开印钞票自然不会穷死,邓通不是国家重臣而是宠臣,邓通对汉文帝十分感激。文帝背上患痈邓通就亲自给文帝吸吮患处。转天汉文帝让太子(汉景帝)吸吮患处,太子面有难色。事后,听说邓通给文帝吸吮患处。得到文帝赞赏,又听朝臣议论太子身为人子,反不如一个佞臣。汉景帝又愤怒又惭愧,恨邓通入骨。文帝驾崩不过一个月,汉景帝下令查没邓通全部财产,并赶出皇宫,邓通失去了靠山,最终饿死在街头。

万里江山万里风(万里江山万里尘)(2)


如果说邓通宠臣不值一提的话,满清宗室托孤重臣肃顺也是一样,肃顺是咸丰皇帝重用的股肱之臣,临终时,顾命八大臣实际上是以他为首,此时的肃顺位高权重不可一世,肃顺为人骄横跋扈目中无人,用春风得意炙手可热形容并不为过,咸丰在世的时候自然无人敢动他,但他的最大依仗咸丰一死他的死期就到了,宗室恭亲王联合两宫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肃顺一夜之间就从托孤之臣成为乱臣贼子。八位辅政大臣他是唯一个被拉到菜市口处以极刑的。权力使人疯狂。肃顺的下场就是典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与肃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袁世凯,慈禧薨世宣统登基。载沣为摄政王,载沣上台第一件就是罢黜军机大臣袁世凯,随着宣统的一道圣旨袁世凯不得不土豆搬家回到河南老家,意图东山再起。万历十年,大明首辅张居正死去,麾下第一抗倭名将戚继光作为张居正的人自然要遭殃。被万历皇帝调离蓟县。一代名将郁郁而终,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万历的目的只有一个现在我当家。

万里江山万里风(万里江山万里尘)(3)


三朝宰相张廷玉又如何?张廷玉是父子宰相,常常把万言之言不如一默。谨言慎行当做官信条,而且颇为会作人,服持雍正这样的皇帝并不好干,但张廷玉做的游刃有余出类拔萃。是雍正身边第一重臣。科举考试,雍正告诉张廷玉你弟弟(张廷璐)是前三甲。但张廷玉一定要雍正把他的弟弟降为第四名,张廷玉的低调让雍正颇为高兴。也更加信赖他。但乾隆一上台,张廷玉本人和全家都倒霉了,差一点脑袋都掉了。张廷玉不恋权但好名害了他。

万里江山万里风(万里江山万里尘)(4)


当然也不是人人如此,唐朝的李勣在这个方面就做的非常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情商非常出色。是个狡猾的政客,颇受唐太宗的喜爱,在唐太宗临终之际,李世民对唐高宗说:你对李勣无恩,我现在罢免他的职务,待你上位以后重新重用,李勣必然对你死心塌地。唐高宗说:如果李勣不去就任呢。李世民道:就地处死。待李世民罢免李勣诏书一发,李勣家都没回直接到吏部报道上任。李勣显然更加了解李世民。在高宗登基以后支持唐高宗废后。继续得以重用。李勣去世后唐高宗亲自登上城楼,目送灵柩,放声痛哭。他在李将军的墓碑上写道:"朕自至横门,投书永诀",最终李勣官居一品陪葬昭陵。体现了君臣之间深厚的情谊。生荣死哀罕有其比",李勣这辈子算是值了。与李勣几乎同时代的尉迟恭却为人粗鲁,脾气大。居功自傲。一旦发火连王爷李道宗都敢打,臣僚对其十分厌恶。李世民提醒他:当年汉高祖杀功臣,并非全是皇帝的原因。尉迟恭幡然醒悟,从此闭门不出整日求仙问道,以七十三岁高龄寿终正寝。

万里江山万里风(万里江山万里尘)(5)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凡是当领导的都用自己人这是必然的,关键在于你自己能否意识到这一点,你的能力才干是否是新领导所需要的。还有就是你在政见、做事做人的方面能否和新领导一条心。政见指必须和领导保持一致这是原则,这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重要原因。换做一个公司也是一样,老领导有自己思路,新领导有可能萧规曹随,也可能是大刀阔斧。身为属下该何去何从就是你个人的能力和眼力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