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从进入中国市场的那天起,它就注定是同级中的强者。在中国打拼多年,凭借着本田品牌的影响力和自身产品实力,消费者对它是有口皆碑。在新一代CR-V普及涡轮技术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CR-V在技术性方面并为做到“日系匠心”品质。前不久CR-V迫于机油乳化事件宣布停售,此事一出,车叔就不禁联想,没有CR-V的合资紧凑级SUV市场,谁会是最接近标杆的车型呢?其实,要说起合资SUV车里,突然少了本田CR-V还真不让人有些不太适应,今天车叔就给各位盘点一下CR-V的车型历史!

第一代车型(1995-2001年)

第一代CR-V定位为城市SUV,于1995年问世。CR-V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其中Compact Recreational Vehicle(紧凑型休旅车)和Comfortable Runabout Vehicle(舒适轻便车型)就是针对美国和日本市场不同的解释定义。那时CR-V就把目标对手锁定在丰田RAV4上,从第一代车型开始,两者就是敌对关系,如今也是,只不过CR-V一直都要更受关注一些。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1)

第二代车型(2002-2005年)

这代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炮而红,是中国市场上城市SUV车型的先驱。国产后的第二代CR-V在那个时候如沐春风,在大陆市场取得了成功。背着“小书包”的造型很经典,配置也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一致,出色的品质为日后CR-V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弗在多年后花巨资买来了第二代CR-V的底盘技术,生产出了如今的神车H6。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2)

第三代车型(2006-2010年)

由于上一代车型的成功,第三代CR-V在国内彻底火了,当时可以说同级毫无竞争对手。能与它抗衡的丰田RAV4在名气和宣传力度上都不及CR-V,这让CR-V几乎统治了紧凑级SUV市场。霸主地位进一步提升,加价提车也成为了CR-V的代名词。不仅在中国市场大红大紫,在国际市场CR-V也取得了成功,此代车型应该算得上本田SUV车型里程碑式产品。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3)

第四代车型(2011-2017年)

第四代车型在外观上延续了上一代车型的设计风格,在细节方面变得更加时尚年轻。第四代车型在中国市场没有上一代车型火爆,原因是遭遇了“钓鱼岛”事件。前期由于第三代车型所积累的口碑和美誉,经销商订单不断,提车也需要等。不过后期“钓鱼岛”事件不断发酵,导致CR-V市场表现没有上一代抢眼。不过在北美市场上,第四代车型还是延续了第三代车型的火爆势头。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4)

第五代车型(2017至今)

涡轮技术全面普及,加上混动技术的加持,成为全新CR-V的新卖点。这些技术上的革新都是本田这个“理工男”的强项,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在销售不久后,本田的技术出现了重大问题。不过即便如此,CR-V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成功还是足够耀眼,日后复产标杆实力依旧。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5)

CR-V竞品对手介绍及分析

能与本田CR-V抗衡的对手目前还真没几个,如果算上前几年,大众途观算一个。不过途观早已被加了个“L”的车型取代,再放眼望去,从影响力上来说能与CR-V对抗的有:丰田RAV4荣放、日产奇骏、三菱欧蓝德、福特翼虎、马自达CX-5,车叔下面就来聊聊这几款车在哪些方面能与CR-V抗衡。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6)

(现款CR-V内饰)

纵观上述车型,它们都是属于紧凑级SUV行列,也都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并不陌生。其价位也与CR-V很接近,顶配车型的售价都在25万元左右。合资品牌紧凑级SUV也是中国消费者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领域,车叔在这里并未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车型拿出来与CR-V对比,只是取实力最接近,关注度偏高的车型做对比。

本田cr-v走量车型(日系技术派理工男)(7)

品牌影响力点评

丰田、日产、马自达、福特、三菱这几个品牌从影响力来说马自达和三菱要稍弱点,不过从产品里上来说,马自达和三菱都有很强的技术实力,特别是三菱的SUV车型,闻明全球。而且去年雷诺日产联盟收购三菱,这也是个三赢的买卖,进一步提升三菱的产品力。马自达也与本田近似,都属于日系技术派”理工男“,最新的创驰蓝天技术是马自达车型的卖点。至于丰田、日产、福特这三个品牌的影响力,车叔就不再赘述了,满大街都是它们的产品。

下篇文章车叔将对上述车型做对比,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差别,到底谁最接近标杆车型的标准,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