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位于 陕西省 南部,地处 秦岭 南麓, 西安 近邻, 商洛 西部,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植被覆盖率高达78%、 森林 覆盖率达65%,负氧离子含量比 西安 的四倍还高,素有"天然氧吧、城市之肺"之称,融"名山名镇名洞"于一体、被誉为"终南首邑,山水画廊"。

建制沿革

夏代柞水属雍州。

陕西柞水县隶属什么地区(陕西省柞水县概况)(1)

柞水县政区图

殷商时期,属巴方。

西周时期属褒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代(前221~前206),于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今柞水东南部(界牌湾以南、石嘴子、七坪、下梁、杜家村、石瓮、西川、窑镇、银碗、曹坪、马家台、红岩寺、瓦房口、穆家庄、张家坪、黄土砭、九间房及凤镇区全境)归汉中郡的旬阳县;西北部(界牌湾以北、药王、两河、老林、太河、龙潭)归内史的杜县;东北部(丰北河、高桥、红石、万青)归内史的蓝田县。

西汉时期(前206~25),今柞水西北部为京兆尹的杜陵县(秦杜县改称)管辖;东北部为京兆尹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汉中郡的旬阳县管辖。

东汉时期(25~220),今柞水西北部为京兆尹的杜陵县管辖;东北部为京兆尹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京兆尹的上洛侯国管辖。

三国时期(220~280),今柞水西北部为魏雍州京兆郡的杜县(汉杜陵县改称)管辖;东北部为魏雍州京兆郡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蜀荆州魏兴郡锡县(汉旬阳县改称)管辖。

晋代(265~420),今柞水西北部为雍州京兆郡的杜城县(曹魏时杜县改称)管辖;东北部为雍州京兆郡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司州上洛郡的丰阳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420~589),由于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制度混乱失常,侨设盛行,郡县朝设夕废,名目冗繁,统属复杂,且缺乏记载。其中有记载的朝代如下:北魏(386~534)时期,今柞水西北部和东北部为雍州京兆郡的山北县(431年分杜城、蓝田二县地设)管辖;东南部为洛州上庸郡的丰阳县管辖。西魏(535~556)时期,今柞水西北部、东北部为雍州京兆郡的万年县管辖(505年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地设万年县);东南部为洛州上庸郡的丰阳县管辖。北周(557~581)时期,今柞水的西北、东北部仍为雍州京兆郡的万年县管辖;东南部为商州(578年改洛州为商州)上庸郡的丰阳县管辖。

隋代(581~618),今柞水西北部为京兆郡的大兴县(583年撤万年县,设大兴县)管辖;东北部为京兆郡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上洛郡(607年废商州设上洛郡)的丰阳县管辖。

唐代(618~907),今柞水西北部为关内道京兆府的万年县管辖;东北部为关内道京兆府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为商州丰阳县管辖。万岁通天元年(696),将今柞水东南部和镇安全境由丰阳分出设安业县。景云元年(710)改属商州。乾元元年(758),改名乾元县。

五代(907~960),今柞水西北部为京兆府的大年县(911年改唐万年县为大年县)管辖;东北部为京兆府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仍为乾元县。后梁、后唐、后晋均属商州管辖。后汉乾佑二年(949),改为乾佑县,改属京兆府管辖。

北宋时期(960~1127),今柞水西北部为永兴军路京兆府的大年县管辖。宣和七年(1125)改大年县为樊川县。东北部为永兴军路京兆府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仍为乾佑县,亦属永兴军路的京兆府所辖。

南宋、金时期(1127~1279),今柞水西北部为金领地,属京兆府路京兆府的咸宁县(1181年改樊川为咸宁);东北部属京兆府路京兆府的蓝田县;东南部的乾佑县于贞元二年(1154)撤销。今红岩寺区的红岩寺、瓦房口、马家台、穆家庄、张家坪、黄土砭并入上洛县,属金京兆府路的商州管辖;下梁、石瓮、杜家村、曹坪以及凤镇全区属南宋利州东路金州的旬阳县管辖。

元代(1206~1368),于至元十三年(1276),在原乾佑县地设乾佑巡检司,辖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的商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设乾佑县,仍由奉元路的商州管辖;西北部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的咸宁县管辖;东北部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的蓝田县管辖。

明代(1368~1644),今柞水西北部为西安府的咸宁县管辖;东北部为西安府的蓝田县管辖;东南部于景泰三年(1452)设镇安县,初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改属商州。

清代(1616~1911),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分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设孝义厅(含今镇安东川、太白区,不含今柞水凤镇区),属陕西省西乾鄜道西安府直辖。

民国(1912~1949)时期,今柞水在民国2年(1913)撤厅设孝义县,民国3年(1914)取古柞水(乾佑河)之名,改称柞水县,由陕西省四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1日,成立柞水县人民政府,属陕西省商洛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50年3月将原属镇安的下梁、石瓮、杜家村、曹坪等划归柞水。1956年将蓝田管辖的高桥、万青等划归柞水。1958年12月撤销县制,并入镇安县。1961年9月分出复设,将原属柞水的东川、太白区划归镇安,将原属镇安的凤镇区划归柞水。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商洛地区西部。东与商州市、山阳县接壤;南邻镇安县;西邻宁陕县;北与长安、蓝田县相连。介于东经108°50′~109°410′、北纬33°20′~34°之间。因地处秦岭南麓,山岭起伏,沟壑纵横。东西最长72公里,南北最宽42公里,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13%,占商洛地区面积的12%。县人民政府驻地在旧县关原孝义厅城所在地。距省会西安70公里,距首都北京1076公里。

折叠

气候

柞水县为中国西北东线内陆地区,兼有南北气候带的特征,北部属暖温带,东南柞水县部属北亚热带,整个县域属亚热带和温暖带两个气候的过渡地带,植被繁衍群落差异明显。人常说,"高一丈不一样"。"六月太阳晒半边,即气候影响植物带垂直和平行分布特点明显。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极端最高气温37.1℃,最低零下13.9℃,无霜期209天,年降水量742mm,最大降水量1225.9mm(83年),最小降水量567.6mm(76年),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资源

折叠

矿产

柞水县地质构造为东秦岭系华力西褶皱带,地层出露齐全,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查明拥有金、银、铜、铁、铅、锌、钼、镍、钛、钡、钴、萤石、重晶石、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石、花岗岩、石灰岩、石墨、粘土等矿产达37种,213处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2处,矿点36处,矿化点158处。有色金属藏量2700万吨,黑色金属矿藏量35000万吨,非金属矿藏量58400万吨。据资料框算,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1万亿以上,是陕西省山镇柞旬五大热点矿区之一。

折叠

植物

1

陕西柞水县隶属什么地区(陕西省柞水县概况)(2)

秦岭

985年农业区划调查资料统计,柞水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15.3929万立方米。按1992年柞水县37702户,156823人计,户均57.13立方米,人均13.73立方米。林木年自然生长量为10.529万立方米,户均2.8立方米,人均0.68立方米。

防护林

蓄积量为183.64万立方米,占柞水县活立木蓄积量的85.26%。各地均有分布,其树种有三大类:

落叶阔叶类:有山杨、波氏杨、加拿大杨、银白杨、胡桃楸、毛白杨、青杨、枫杨、楸、青冈等。县境以山杨、毛白杨、胡桃楸、青冈为主。

常绿灌木类:有阔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粗榧、冬青、龙柏。

落叶灌木类:有马桑、卫茅、胡颓子、紫穗槐、锦鸡儿、榛子、棠梨、茶藨子、胡枝子、六道木、荆条、悬钩子、荚蓬、黄檀、黄栌、柳、黄台。

用材林

蓄积量为12.16万立方米,占柞水县活立木蓄积的5.65%。县境以营盘区、万青、红岩寺、九间房、七坪、西川等乡最多,其它地方次之。其树种有三大类:

落叶阔叶类:有尖齿栎、红桦、牛皮桦、高山桦、辽东栎、蒙古栎、槲、椴、中槐、香椿、臭椿、樟、化香、山桃、山杏、泡桐。

常绿阔叶类:有高山栎、女贞等。

常绿针叶类:有秦岭冷杉、杉、铁杉、华山松、油松、侧柏、圆柏、白皮松、马尾松等。

经济林

蓄积量为5.38万立方米,占柞水县活立木蓄积的2.49%,各地均有分布。树种有:栓皮栎、核桃、漆、毛栗、板栗、黄连木、油桐、花椒、桑、苹果、梨、梅、杏、樱桃、五倍子、桃、柿、构等。

药用树种

柞水县有93.7万株,以营盘区的老林、太河、龙潭、两河和七坪、西川为主,其它地方次之。树种有杜仲、五加、连翘、小檗丁香、木瓜等。

折叠

生物

柞水具有明显的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自然地理特点,反映在动物区系组成上,南部属东洋界,北部属古北界。由于兼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而以古北界为主,所以区系成分比较复杂。以羚牛、苏门羚、豪猪、青羊、花面狸、猪獾和豹为代表的兽类以及珠颈斑鸠、灰卷尾、锦鸡、竹鸡等为代表的鸟类均为南方种类;以草兔、松鼠等为代表的兽类以及红伯劳、灰眉岩鹀为代表的鸟类,则是北方种类。加之,县内地表结构复杂,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种的生境条件,因此,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同时,县内岭谷纵横,山大沟深,高度变化大,地形高低参差,作为动物生境条件的气候和植被状况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栖息着适应高寒环境的羚牛,喜欢高山和峭壁环境的苏门羚;多数兽类生活在海拔1000~1900米的丘陵和山地林带或灌丛草坡上,但其中如狼、狐、豹、野猪以及一些鼠类等,也能在海拔840米以下的浅山坡塬地区栖居活动。从鸟类看,既有栖居浅山坡塬的乌鸦、喜鹊、灰鹭、麻雀等,而更多鸟类则栖居在较高的山地环境中。

折叠

水能

陕西柞水县隶属什么地区(陕西省柞水县概况)(3)

乡间河流

柞水县境内有溪流大小7320条,水域面积占2.8万亩,河流总长5693.4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50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9条。平水年计算,柞水县地表水总流量6.54亿。人均占水量4100m,是陕西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沣县之一。主要有乾佑河,金井河,金钱河,社川河,洛河,流域山高谷深,比降大。如乾佑河,流长131.6公里,年经流量2.51亿m,汇水面积865.76平方公里,悬落差1037m,最大流量1094m/S;金钱河,流长133公里,年径流量2.77亿m,汇水面积1041.46平方公里,悬落差1696m。最大流量1565m/S,利用水能发电和水力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