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居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以满足群众迫切需求为工作导向,整合农村公共服务力量,通过“四项机制”构建起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均建成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农村厕所做到了“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粪污掏了有去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农村污水乱流乱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居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以满足群众迫切需求为工作导向,整合农村公共服务力量,通过“四项机制”构建起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均建成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农村厕所做到了“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粪污掏了有去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农村污水乱流乱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一、建立三级管理机制,将管护责任“担起来”

青阳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处于重要核心区,境内的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进程中,青阳县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创新三级管理机制,层层压实管护责任,引导部门在工作中担起各自责任,构建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有效破解管护难题。

一是建立“三级管理”体系。为了让工作制度化,青阳县构建“县委农办、乡镇管护站、村服务点”三级管理体系,县委农办牵头负责农村公共服务日常监督、工作考核、资金拨付等工作;乡镇因地制宜制定《人居环境管护站工作规则》,落实干部专职统筹具体事务,监督辖区内生产生活污染行为,管理农村厕所、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公共服务工作;村级开发公益性岗位参与其中,切实将服务工作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建立“统筹管理”体系。为破解农村公共服务点多面广、多头管理等工作难点,青阳县依托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统筹拥有600余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运维队伍以及场所设备,让农厕管护、垃圾清运、污水处理设备维护等工作一体推进、资源共享,让各项公共服务职能更加健全。

三是建立“闭环服务”体系。在青阳县,农村公共服务责任到人,几乎实现了闭环。以农村改厕为例,青阳县在每家每户的卫生厕所墙壁上,张贴有一张农村户厕改造标识牌,青阳县充分利用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6.2%的优势条件,在户厕改造标识牌做文章。标识牌上有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管护热线接听电话、问题投诉电话等重要信息,青阳县也借此形成了“电话受理、上门服务、问题投诉”的闭环管护服务体系,为所有有需求的农户提供厕污清掏、厕具维修、垃圾清运等公共服务,同时帮忙解决群众合理服务诉求。

二、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将管护队伍“建起来”

截至2021年10月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青阳县建成农村卫生厕所46220口、生活垃圾收集点110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2座、美丽乡村点127个。与此同时,管护难度也在逐年递增,谁来管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青阳县。为此,青阳县建立了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的全员参与机制,创建了一支有能力、有情怀、有担当的公共服务管护队伍,确保农村事务有人问、农民需求有人管。

一是发掘“能人志士”,充实服务专职队伍。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以大学生、退伍军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村人才库,并鼓励他们参与本地公共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聘用了65名农村“能工巧匠”加入乡镇公共服务工作队伍,大部分乡镇都委托了有本地人才参与的第三方公司开展厕污清掏、污水处理、村庄保洁、道路绿化等公共服务。

二是培育“乡村人才”,壮大服务兼职队伍。将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建设与乡村人才培育进行有效结合。今年6月,青阳县创立了东九华乡村振兴创研院,与中华职教社、合肥经济学院等高校合作,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今年9月,青阳县与安徽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需求,统筹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十四五”期间,青阳县计划通过这些载体,培养和培训5500名乡村振兴管理人才、经营型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发扬“先锋作用”,补充服务志愿队伍。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建为载体,常态化组织本地党员、乡贤、能人,发挥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填充乡镇公共服务队伍覆盖不到区域。目前,全县农村党支部通过文明创建、结对帮扶等方式,共参与公共服务志愿服务活动496次,参与党员人数8900人次,让群众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三、建立资金统筹机制,将各项工作“立起来”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谋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支出持续增长,一些民生项目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对此,青阳县在构建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过程中,科学统筹资金,建立资金统筹机制,采取县乡村三级统筹解决一部分,市场化运作收费解决一部分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一是财政统筹解决一部分。立青阳县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对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水平较高的乡镇予以资金倾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水平。该县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的最新要求,对2013年以来农村户厕情况进行再摸排、再整改,按照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统筹推进思路,持续巩固提升农厕改造水平和质量,县财政统筹安排资金,对厕所问题整改按100元/口的标准补助,共补助了8900口、89万元;对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按照10万元/个的标准补助,共补助了11个、110万元;对联户集中处理站点,按照40万元/个标准补助,共补助了17个680万元。

同时,青阳县还统筹了乡村振兴、环保、住建等相关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全力保障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其中,水资源保护项目资金3000万元、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0余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

二是村级自筹解决一部分。青阳县作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8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较改革前实现“破零”和“翻番”,全县110个村中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8个、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20个,大部分行政村已有余力对本村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杨田镇东南村、酉华镇华岸村分别在人居环境建设管护方面投入100万元、30万元。此外,依托建成的美丽乡村优美环境和九华山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构建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工作。朱备镇将军村深龙中心村位于九华山东大门必经之路,距离核心景区仅20分钟路程。安徽后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800余万元,为深龙中心村绿化亮化,建设旅游步道、廊亭等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利用闲置小学改造特色民宿,既为村集体每年增加12万元租赁收入,也为10余名村民解决了就近就业,环境卫生也被企业主动承包。

三是有偿收费解决一部分。青阳县在构建立体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体系工作上坚持政府主体,农民适当缴费原则。在农村厕所管护方面,该县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物价部门、第三方服务公司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合理制定收费标准。目前,第三方服务公司或服务队在收费方面,由乡镇管护站监督考核,一次收费30元,其中农户承担10元,镇村承担20元。截至目前,分别支出了6元、2万元。同时,青阳县对丧失劳动能力、缺少劳动能力户,经村支“两委”审核公示,纳入无偿服务人员名单,体现人文关怀。目前,全县兜底保障服务农户共有571户,支出2.4万元。

四、建立回收利用机制,将废弃资源“用起来”

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如何与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是当下摆在各农村地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支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工作提档升级持续发展,青阳县将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作结合起来,发动农户并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过程中实现多余公共资源“变废为宝”。

一是农户自用。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厕污处理也成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亟需解决的问题。青阳县结合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局包村单位和镇村干部开展上户宣讲,发放改厕明白纸23000张,青阳县1.5万余农村改厕户签订了自行清掏承诺书,还田利用,或用于发展“五小园”等庭院经济,农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杜村乡新丰村共有370户改厕户签订了自行清掏承诺书,在镇村人居环境管护巡查过程中,均按规定自行利用。

二是大户利用。青阳县通过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让不愿意自用厕污资源的农户与附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将厕污交由大户处理利用,既解决了厕污利用去向问题,又实现了资源、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朱备镇乡镇人居环境管护站与安徽力衡田园综合体、青阳县丰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将附近500余改厕户无害化厕污资源交由2家企业资源化利用。

三是村企共用。青阳县通过政府引导,将产权明晰、长期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闲置资产、资源利用起来,拉动企业参与经营,自觉为村庄解决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工作。目前,共建成“村企共建”示范村庄12个,开发75个村庄保洁工作岗位,带动就业500余人。企业的参与一举多得,既减轻了政府在人居环境管护方面公共服务投入,也为群众带来了就业增收,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