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1)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45期。八路军115师继任师长、我军名将陈光,曾经评价过一位同事“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然而1955年,此人却成为了开国元帅之一(此时陈光已经离世)。能评上元帅军衔的人,自然是实至名归的,有显赫的功绩。但是这位元帅“从未打过仗”,似乎是令人有些不解的,难道是陈光的评价有失偏颇么?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2)

陈光说的人就是叶帅。叶帅的辨别能力和决策能力超强,其革命经历堪称神奇。他不仅能洞悉复杂无比的军事局面,还能果断地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危机。这种超凡的能力,多次挽救了我党和我军的重要领导、著名将领,可谓扭转乾坤。但是叶帅与彭总、刘帅、徐帅不同,并不以直接统兵作战见长,也不像聂帅、罗帅一样深谙军队建设,他甚至一生都没有过较大规模的嫡系部队。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3)

为什么陈光说叶帅“从来没带兵打过仗”呢?这本身是一句气话,但也不是毫无根据。解放后,陈光和叶帅在广州有过一次争吵,因而愤懑地撂下这么一句话。叶帅带兵经历确实比较少,但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贡献,足以确定他在党内军内的突出地位。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4)

1927年汪精卫发动叛变,唐生智欲杀害1700多名武汉军校学生。叶帅足智多谋,在张发奎和唐生智之间巧妙周旋,利用二人的矛盾化解了危机,最终迫使唐生智放弃了杀害学生的念头,为我军留下了革命的火种。而这些被救下的军校学生,成为了不久后广州起义的主力军。开国大将罗瑞卿、许光达,还有四野的主力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正是这批学生军里的佼佼者。如果没有叶帅的及时运作周旋,我军将损失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5)

而在著名的南昌起义前,叶帅已经担任国军第四军参谋长,掌握不少重要情报。此时张发奎欲寻机解除贺龙及叶挺将军的武装,甚至谋害二人,而发动南昌起义的主力又恰恰是这两人手中的20军和11军。军情紧迫,叶帅当机立断,又一次发挥了过人的智谋。他以游湖为名,将贺龙和叶挺及时约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两人当即表态:不会听张发奎上山开会的命令,因而避过大祸。在叶帅的操作下,革命形势瞬间被扭转,否则南昌起义很可能将不复存在,建军节也不会是八月一日了。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6)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张姓负责人的阴谋被叶帅看穿,叶帅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保卫党中央,并将此事秘密上报。在危急的时刻,中央红军及时转移北上脱离了危险,得益于叶帅卓越的决策能力。因此主席十分器重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命他为八路军参谋长,1945年他还被选为中央委员。基于上面这些神勇表现,虽然很少直接指挥作战,但叶帅威望非常高,对军队的实际影响巨大。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7)

彭总、林帅、刘帅、徐帅等元帅们,军事资历深厚、战功赫赫,在军事指挥能力和经验上,叶帅相比他们的确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不过在十大元帅中,排第七位的罗帅和第九位的聂帅,也都不是靠指挥作战而家喻户晓的,他们的根据地建设和征兵能力出类拔萃,作出的巨大贡献完全不亚于前几位军事型统帅。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8)

而1955年排在元帅第十位的叶帅,会不会带兵更是没有什么关系,授予元帅军衔无可厚非。很大程度上,共和国元帅是战略级的人才,比的不是上阵冲杀的本领。叶帅后来担任过全国人大委员长,除叶帅外,十大元帅里只有朱老总和林帅是正国级。而在被评为元帅20多年后,叶帅虽步入晚年,但判断力和决策水平却不减当年,1976年又一次凭过人的智谋挽救了党组织和国家。1986年叶帅因病逝世,举国哀悼。

从陈光甫身上学到什么(陈光评价叶帅从未打过大仗)(9)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