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村保护古树 茶阳镇百年古树(1)

茶阳镇党坪村伯公凹内的百年古树。袁群华 摄

在茶阳镇党坪村伯公凹,有几棵屹立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百年古树,不仅见证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向中央苏区转移的重大历史事件,更见证了党群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

在茶阳镇党坪村伯公凹,有两棵古树屹立在路边,高耸云天,枝叶繁茂,寒风中依然青翠挺拔。这两棵树龄分别约105岁的金桂和约145岁的中华锥,在百年风华里,一直是伯公凹的守卫者,更是可歌可泣英雄故事的见证者——它们正好长在那条摧不垮、打不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

党坪村的村民曾德如告诉笔者,村中的人都是听着红色交通线的故事长大,伯公凹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凶险的一站。即便如此,当地很多村民都主动参与革命,很多人也因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色交通线在以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时有很多共产党员从这里经过。我们村里很多人受到感染也参加了革命,像曾烈祥、曾日祥、曾芹香、曾法等人,就曾加入护送红军的行列,并护送药材、物资、盐等物资。”曾德如说。

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了党坪村每个村民的心中,对见证了革命历史的古树,村民也满含敬意。在很久以前,村民就树立起了保护古树的意识,他们为古树防治虫害,还运来泥沙改善生长在岩石上的古树的生长环境,将对革命烈士们的崇高敬意都寄托在对古树的保护上。

曾德如介绍,以前老一辈人说这些树有百年的历史,叮嘱后辈一定要保护好它们。“我们每年都会去松土、浇水、施肥,把它们好好地保护起来。”

如今硝烟远逝,人们依然铭记红色历史。电视剧《绝密使命》的热播,让广大群众都认识了这样一条“秘密交通线”,让大埔境内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以崭新的面貌成为红色旅游的新名片。

陈粤佳 张柳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