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得见的抑郁

这几天,不管是否喜欢看日剧的朋友,都听到了竹内结子家中猝逝的消息。竹内结子是谁?16岁以电视剧《新木曜的怪谈 Cyborg》正式出道,接连参演多部日剧爆红,凭借电影《现在,很想见你》中的纯情形象,她拥有了“日剧笑颜女王”的称号。而从她的外号就可见其在日本乃至亚洲电视剧圈中的地位,不亚于国内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线明星。

然而,9月27日一早,她被发现在东京涩谷区的家中昏迷,虽然紧急呼叫了救护车急救,但送往医院途中仍然不幸离世。警方调查表示,不排除轻生可能。有消息称,前一晚竹内结子夫妻两人吃完饭后,结子上了二楼,之后丈夫进卧室时,在衣柜里发现了上吊的她。凌晨两点叫救护车,当时已经是心肺停止状态,没有遗书,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1)

*Photo By Network

竹内结子的恋情开始于2005年,拍《很想见你》时与男主角中村狮童假戏真做,并在同年宣布怀孕、结婚,随即生下大儿子。但仅一年后,竹内结子就申请与男方离婚,于2008年恢复单身生活。

2019年2月27日,39岁的竹内结子与日本演员中林大树共同通过所属事务所发表了结婚消息,组建家庭的契机则是他们通过合作《白色荣光2:染血将军的凯旋》擦出爱火。

2020年1月底生下小儿子的竹内结子,原本打算9月初产后复工,也出席了商业代言活动。产后首度公开亮相的竹内结子,身穿连身裙,举手投足俏丽青春,状态非常好。她还分享了大儿子和继父互动良好,暗示家庭生活非常幸福。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2)

*Photo By Network

笑容,是竹内结子身上最鲜明的特征。而她在生活中,甚至去世几天前的商演活动中也是笑着的阳光清澈。但其突然死亡,结合刚生小孩不久,二者联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联想,抑郁症。

02.

看不见的伤痕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抑郁症可能是和“内向、不自信、敏感”等性格特点挂钩,但事实上抑郁症并不会单单因为一个人不是上述特点就放过ta,记得前段时间Papi酱一段VLOG就说到这个问题,她这样说: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3)

*Photo By Network

——事实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那些特别幽默的人,患上精神病的概率会更大。

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路易斯·特尔曼发现,那些被父母和老师认为幽默感比较强的孩子,成年后容易早逝。一份关于芬兰警察的纵向报告发现,那些让他人感到有趣的人很容易过度肥胖,或者物质成瘾。

2013年,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喜剧演员Stephen Fry在节目上公开谈论了自己的病情及曾有过的自杀尝试。“有时主持节目时,我一边说着haha, yeah, yeah,”他说,“但内心里却在说,我真他妈的想死。”

2014年英国一些专家针对523名喜剧演员、364名演员以及831位普通人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比发现,与平常人相比来看,喜剧演员更容易体验快乐感觉的下降,更容易产生对人类的厌恶感,而且更容易患上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其实从抑郁症患者数据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患上抑郁症的人并非都是萎靡不振,甚至有些人还是周围人的“开心果”,不过看似乐观幽默的外表,这些都只是ta们的防御面具而已,就像小丑需要戴着面具来面对他人,这种现象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学学术讨论中,被称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

与普通抑郁症相比,他们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缩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拥有比较好的社会功能,甚至令人误以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属在他们出现异常行为或者自杀时,都感受到震惊或者难以相信。

03.

比普通抑郁症更危险

微笑抑郁自杀的人,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国内演艺圈不是没有先例。早在2016年,年仅28岁的乔任梁就在其住所内自杀。谁也不知道看上去活波开朗、阳光爱笑的他,居然一直陷入失眠的困扰,最后与世诀别。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4)

*Photo By Network

事实上,这也正是“微笑抑郁”最可怕的地方

——由于这类患者平时看起来一切正常,这使得“微笑抑郁”比普通的抑郁症更加危险。微笑抑郁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不仅是亲朋好友,甚至一些非专科的医生可能都会忽视掉患者的一些症状。如果延误治疗,自杀观念一旦转化成实际的行为,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5)

*Photo By Network

经过研究发现,那些微笑抑郁症的人大部分是一些享有社会地位,高学历,有一定能力的职业技术人员、一些行政人员,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与人打交道时,需要维持自己的形象、有时候不得不伪装真实的自己。

关于为何长时间伪装自己容易抑郁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说,当我们用微笑来隐藏低落的情绪时,它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再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喜悦的自然流露,而是逐渐变成了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证明。

但研究证明,这种防御是有害的,它是一种“表达抑制” (Expressive Suppression)的情绪管理策略。

在社会环境高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留给都市人放松心情、宣泄情绪的余地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顶住压力、硬着头皮向前冲”成了人们唯一的选择。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不久前,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短短几天之内,这条微博就收获了超过2.5万个点赞,被转发了4万余次。文中描述的状态并非特指抑郁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眼下“微笑抑郁”屡屡引发人们讨论的原因。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6)

*Photo By Pixabay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抑郁症几乎成为了一种“时代病”,而“微笑抑郁”或许也不是唯一容易被人忽略的症状。

04.

被忽视的心理问题

2017年3月31日,某互联网健康平台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在这次调研中,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国内1万多名网民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中国民众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抑郁症治疗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网友是通过明星或者其他热门事件才第一次接触到抑郁症。无论学历高低,约90%的民众不了解重度抑郁可能会导致自杀。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仅有5%的网友表示,会在出现抑郁倾向时向专业机构或者个人寻求帮助,47%的人则选择“独自一人默默忍受”。

——这是一群“隐形”的病人。

和人们印象中那些终日愁眉不展,看上去疲惫憔悴的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隐没在现代都市的繁忙与喧嚣之中,每天笑脸迎人,仿佛一切如常。但没有人知道,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在与那个黑暗压抑、痛苦不堪的自己,进行着怎样的战斗。

但请一定一定不要过度掩盖自己的情绪。

——这种防御机制只是有时很管用。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悲伤,“微笑”是一个很好的屏障,避免别人的“关心”来干涉他。但如果这个保护屏障用的次数太多,渐渐就会发现有些东西遮盖不住了,内心积郁的负面情绪始终发泄不出去,因为一直微笑,别人就不会来安慰或照顾,最后积压了太多排解不掉的压抑的情绪,直到自己承受不了,会崩溃。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7)

*Photo By Pixabay

在得知过度掩盖自己情绪是有害的后,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呢?

1、我们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就是让社交圈子帮助自己,人是群居性动物,所以需要人际交往的支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关系,不仅能够使得人们身心获得健康,还会让人体验到幸福感。

那么社会支持系统就是在社交圈中,让自己信赖的人给予自己情感上的动力和支持。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8)

*Photo By 6noble

也就是在自己痛苦的时候,有人可以支持我们,比如内心煎熬无比时,可以找人倾诉甚至可以获得他们有效的帮助与理解。

2、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深处,ta们是极其抗拒自己真实的情感,也许会害怕别人失望,在自己痛苦和别人失望中,ta们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其实在生活里,感到悲伤和抑郁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只生活在快乐之中。而让你选择了微笑着抑郁的,归根结底是关系的问题——你害怕没有人愿意看见那个抑郁的你。你害怕当你暴露出自己的痛苦和脆弱之时,没有人会在意。

所以尝试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非常重要,也许在你眼里有负面情绪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甚至你会害怕拒绝,这是因为你过去经验带给你的创伤,这个世界还是存在很多友好并且能够理解他人痛苦的人,所以改变你对待自己和外在的认知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

职业白领,是微笑抑郁的高发人群。

“微笑抑郁”多发生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都市职场人士之中:白天笑脸迎人,夜晚却独自一人疲惫不堪、沉默崩溃,也是大部分微笑抑郁患者的常态。

这其中,职业女性更是微笑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一个事实是: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微笑抑郁作为抑郁症的一个分支,也基本遵从这个规律。

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敏感,情绪更易波动。同时,激素也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生理期、怀孕生子、绝经期,女性的卵巢激素水平都会发生剧烈变化,抑郁风险也随之显著升高。

治愈励志日剧(40岁日剧笑颜女王猝逝)(9)

*Photo By Pixabay

微笑抑郁虽然来得猝不及防且悄无声息,但它总归有迹可循。

努力把痛苦向最亲近的人诉说,这是改变的第一步,寻求专业帮助(比如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这是改变的第二步,只有接纳并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你才有可能真正远离抑郁痛苦的侵害。

而一份专业的心理学测量量表,将帮助你客观看待自己的低潮情绪,并帮你及早发现自己距离抑郁症有多远。及时评估你的抑郁指数,就能够及早帮你判断,自己是短期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同时给出针对性分析和建议。

也许微笑会把你暂时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别怕,只有认识、接受它,你才会知道下一步如何控制它。

这就是我想要对你说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