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前,三国的将星荟萃,大家打的多了,百战成精,越来越能打。这个时候,少数民族就显得比较弱了,经常看到的是胡人多少,多少落来降。

草原经常受灾,没吃没喝的,以前靠抢,现在的内地猛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能打,打也打不过,没吃的怎么办?那就降吧。要不是有西晋八王之乱,华夏汉夷都快一统了。

这个时期,最猛的是鲜卑的秃发树机能,这哥们四杀凉州刺史,到马隆出现的时候,他已经拿下异族入侵中原的门户——河西走廊,古时候叫凉州。

河西走廊是整个华夏最有名的军马场,这哥们要是在这盘踞几年,估计就算西晋没有八王之乱,应付他也够难的。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1)

王封的多了就容易乱

晋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幸亏这个时候有司马炎,幸亏这个时候有马隆。

司马炎挺郁闷的,四斩凉州刺史,前任,继任,继继任,继继继任都被挂掉了。

刺史呀,很大的官,那个时候一个刺史管的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几个省,是清朝总督一样的大员。

三国刘表只是一个荆州刺史,就能与天下争雄,董卓就是靠着凉州兵,一次次的干翻袁绍为首的十九路诸侯。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2)

刘表哥也是一代英杰呀

四任刺史被杀,底下的偏将、校尉挂掉的更不知有多少,军马辎重损失不知道有多少,秃发树机能缴获的不知道有多少。

真打不动了。司马炎一天对着底下的重臣们说:各位呀,谁能替我把这秃发树机能给收拾了呀?

这是真心问,还是死马当活马医碰运气呀?

这个时候,猛男马隆出现了,他上书皇帝,“老大,我能呀!”

这事有个问题,马隆那个时候的职位是司马督,六品的武将,他是怎么把意见传达上去的?这个级别应该没有上书的资格,或者就算是上了,也到不了司马炎那呀。

这事,《资治通鉴》上没有提,就是一句话,司马督杨隆上书说,我行。

我们史书有个问题,就是每次老大遇到难题,最多只有两个人说话,一个代表正确,一个代表错误,而且这个错误观点非常明显,老大要是听正确的呢,也没显得多英明,这么明显的正确的方法不选,那不成昏君了吗。

要是选择错误的,那基本上就是彻底的昏君了。而《资治通鉴》中这种写法尤其明显。

为什么呢?虽然是前朝事,司马光作为臣,臣议君是大不敬。作为文坛领袖,他肯定有很多观点,怎么办,就用刚才说的那个办法,明君,昏君,一目了然。我不说,您也能看出来,要不说文人杀人不见血呢。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3)

我们这代人的记忆:司马光砸缸

这也造成一个问题,当老大,当皇帝好像挺简单的,只要不昏就行了。

这是《资治通鉴》这类书最大的问题。

其实当老大,当皇帝是个高智商、重体力的工作。

司马炎大哥公开征集灭秃发树机能的方案,连马隆这样的六品小官都上书了,你说,这得多少人上书说自己能行呀。

司马炎能把马隆给挑出来,能否掉什么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的方案,选择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的方案,你说这难不难?

司马炎难,马隆更难。

关键还得是马隆,司马炎为什么能选马隆呀?关键中的关键是马隆的方案是最符合司马炎小九九的方案。

为啥呢?马隆的方案是:哥们我是去玩命,而且是玩自己的命,就算输了,朝廷损失也不大。方案具体有四条:

第一,我不用朝廷的兵,我自己招,3000来人就行。

第二,我招的兵,我自己练,只要给点现成的武器就行。

第三,我自己带着他们去干,不用再派大将。给点辎重就行,没辎重,给点钱也行。

第四,满足前三条,你就别管了,保证能灭了秃发哥。

这要不是病急乱投医,司马炎实在没办法了,这个方案就是个笑话。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4)

金戈铁马战凉州

对面可是拥有十几万精锐骑兵,拥有世上最好的战马,地形非常熟悉的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呀。

这可是斩杀凉州刺史专业户的秃发树机能呀。

从这也能看出,只要能准确把握老大的心思,再天方夜谭的方案,老大也能同意。

后世袁崇焕也干过这样的事,他跟崇祯皇帝说的头头是道,关键是这哥们说出“五年可平辽”。

五年可平辽,这句话一下子打动崇祯。

实在是打不起了,救命稻草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炎立刻抓住了这个救命稻草。就当小赌一把,你马隆压得是身家性命,我压得只是3000来人的装备,堂堂大晋,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马隆的方案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得到司马炎认可和同意。这个方案跟某些大司马动辄10万大军,后勤辎重无数的方案相比,哪个更好?

还是那句话,实在是打不起呀。

玩过战争游戏的都知道,辛辛苦苦发展半夜,一仗输了,一下子回到开局,战争太贵了!当然,能揣摩心思固然重要,口才也很重要,这块老马应该也不差。

下面,就是两件事,备好家伙事,开干。

准备那三条也花了不少功夫,这里不细说,司马炎也大方,给了老马3500人三年的装备。老马就率兵出发了。

这老马从武威那渡过温水,一直往西,而且这哥们干的也比较绝,一年多,一点信也没有。

这后方的人本来有点期待,时间长了,一看,完犊子了,全军覆没,连个报信的都没有。

一年后,突然来了个报信的,这信息就像是个炸弹,满朝震惊。这老马一路向西,一路硬钢,斩杀秃发树机能,团灭秃发鲜卑,凉州全境收复。

牛逼呀!司马炎激动的跳了起来,这整一个霍去病再生呀。

有个大佬评价这件事,是这么说的,“李药师破突厥,马隆讨树机能,皆以正兵,是千古最知兵者。

啥意思:老马打秃树机能,就跟李药师打突厥一样,都是正面硬钢,完全不取巧,这是天下最懂兵的人那!

牛吧,确实牛!他是怎么打的呢?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5)

突厥还是很厉害的

大巧无工!战略上,他比较简单,就是一路朝西打,反正咱兵少,人不多,不用找秃发树机能,秃发哥一直找小马哥,一直围着小马哥打。这么一直打,一直打,就把秃发树机能给打残了,打死了。

牛吧,确实牛!就是特别能打,怎么打都赢,行军一千多里,一直到打死为止,一直到打服为止。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哥们收集各种情报,认真分析了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小马哥战术上采取的是降维打击,他建立了装甲兵团。这有点扯吧,还闪电战呢。他穿越了,借了虎式坦克吗?

这当然没有,他虽然没有虎式坦克,但他建设了那个时代的虎式坦克军团。

首先,他招兵招的是能拉起三十六钧(约238公斤)的弩和四钧(约26公斤)的弓的汉子。这是远程武器,就像是有了坦克的炮。

下面他就建造坦克呗。他造了很多偏箱车,车上面放一些装甲木屋,这兵就在屋里射箭。

各位看看,这是不是坦克兵团,既有机动性,又有重火力。牛呀!这鲜卑骑兵再厉害,也干不过。

西风烈之匈奴崛起(穿越的装甲兵团歼灭鲜卑名将秃发树机能)(6)

钢铁恒流,大炮齐鸣

第二,小马哥还运用了电磁武器。说到这,估计大家会信了,连坦克都有,电磁武器也靠谱,谁叫他是小马哥呢。

这货整了不少磁铁,自己的兵穿着犀牛甲,这鲜卑不是四斩凉州刺史吗,估计捞了不少好铠甲。这磁铁吸着,你动不了,跑不动了,那我就射死你,射死你。

你说气人不气人。就这么点人,就是这么烦人,弄也弄不死,打也打不过。还得打呀。秃发树机能估计就是这么想的,不停地打,不停地败,最后挂了。

第三,小马哥有钱。司马炎给了他三年的装备,说的比较含蓄,要是全是粮食,他也带不了,估计是折现了,带的全是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小马哥招兵也不挑,能射箭就行,估计这些人绿林好汉多,这些人给钱,给足够的钱啥都能干,啥都敢干。他还不老赢嘛,这一仗下来,没少抢,弟兄们也没少挣那。

为啥小马哥一直不给朝廷信那。这不是抢的太多,赢的太多,朝廷要是半途知道了,还不派个监军啥的,有监军在,干点偷鸡摸狗的事就不方便了。

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这马隆就这样用像是穿越来的装甲兵团,直接干翻了秃发树机能。秃发哥被他灭了,估计是服气的,人是硬打硬的,人是用两千年后的最先进的战术灭你的。

不是鬼子无能,实在是八路太厉害呀!

怎么样,看到超级名将的手段,是不是有贫穷限制了想象的感觉。

最后还是那两个字,真牛!

点赞关注支持下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