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成印

中秋家里做的糖饼(中秋时节蒸糖饼)(1)

小时候过中秋节,按照家乡的民俗要蒸一锅糖饼(又称粗月饼),那可是闺女八月十六回娘家必须带的,每年的这个场合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刻,母亲忙着和面、擀面剂、包红糖,我则忙着拍成圆圆的饼状,并印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印花的主要工具有大碗、几个大小不同的瓶盖和顶针(做针线活时戴到手指上的用具),大碗口印最外圈的轮廓,瓶盖和顶针可以印出变化多样的图案,我喜欢美术和设计大概跟儿时的这种活动有些关系,这就是我儿时体验到的创作的快乐。

中秋家里做的糖饼(中秋时节蒸糖饼)(2)

八角印的花也很好看

但是,有一年的中秋节,我家蒸糖饼遇到了麻烦,到了中秋节当天,竟然买不到一点红糖。母亲非常着急,催我到村里的代销点打问情况,代销点的九婶子告诉我:“别急!你九叔一大早就到供销社驮红糖去了。”

等到快中午了,九叔终于驮着一小袋红糖回来了,抱怨道:“等了半天,才抢到一小袋,供销社里的红糖也是限量供应的。”这可咋办呢?!全村人分这一小袋红糖,哪够啊?!九叔说:“没有办法,为了公平,就按勺买吧,每口人只能买一勺!”他从柜台上拿出一个小孩吃饭的勺子,跟我说:“你家六口人,最多买六勺。”我把碗伸过去,他舀了六勺红糖放进去。我付了钱跑回家里。母亲望着碗里的红糖,不解的问:“怎么恁少?只够蒸一个糖饼的。”我喃喃地说:“人家不多卖,只卖给这些,我也没招”。

那一年母亲仍照例蒸了一锅糖饼,一个糖饼里有多少糖,只有吃的人知道。难怪后来姥姥跟母亲说:“你送来的是大馒头吧!”这就是我对计划经济的切身体验。

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是在中国人的不断探索中持续推进的。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从苏联老大哥那里移植了很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所有经济活动均纳入国家计划,所有物资由政府统购统销,取消一切自由市场交易。将自留地和自由市场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政策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他们自有深刻的体验,所以,我估计不会有人愿意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

中秋家里做的糖饼(中秋时节蒸糖饼)(3)

蒸一锅糖饼回娘家

中秋家里做的糖饼(中秋时节蒸糖饼)(4)

关注滹沱读书会,我们一起读书!

中秋家里做的糖饼(中秋时节蒸糖饼)(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