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电视剧,曾在八、九十年代如日中天,是港剧的辉煌期。随着时间流失,港剧的不断输出也为观众带来多元化、丰富的电视剧元素。
可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本该迈步向前的TVB,从近年来播映的电视佳作来看,有些停滞不前,甚至被贴上“青黄不接”、“没落”的不良标签。
演员离巢,制作团队相关人员纷纷出走,各项因素再结合TVB近年来播出的电视剧质素来看,被贴标签是预料之中。
那么为何大众会提出,“为什么现在的TVB电视剧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这类话题?要知道,以前的电视剧,无论是剧情构造还是人物梳理,都非常切合实际。
如今有条理、有质量的作品输出,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这跟演员有关,还是跟剧本有关?不断输出作品的TVB电视台,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港剧频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从辉煌到“走下坡路”,并非一朝一夕。
结合问题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其实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时代巨轮被称为无线电视台的TVB,于1967年正式开台,走向了属于它的影视世界。经营新闻、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多方面领域的节目,让它一跃成为港剧收视的前排。
七十年代,港剧影视多元化的开启,为后来影视行业奠定了基础。主打家庭、奇幻色彩的无线电视,对于当时的收视群体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凭借神话剧与武侠剧,在八十年代打开大门的无线电视,其输出的作品风靡大江南北。即便现在重温看来,服化道略显简陋,场景棚拍单一,却仍然是一代人难以磨灭的经典。
演技派的小生、花旦,凭借出色的表现在荧幕前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获得观众热捧。
“造星基地”无线电视打造的香港小姐,以及艺人训练班培训的艺人,都为自家电视台在艺人方面,源源不断输出。
在这个时代里,作为电视制作人,金牌编剧、监制都拥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再加上丰富的经验与实力匹配的水准,优质剧本也在不断诞生。
开启多元化的TVB,走在港剧时代的前端。
九十年代开启翻拍路线的无线电视,凭借崭新的设备与技术,不断翻拍八十年代打造过的同名电视剧,汇聚当红小生、花旦参演,将港剧的收视不断提升。
但九十年代,在如今多数人看来,它是港剧最后的辉煌。
在这个时间段里,TVB仍然凭借《香港小姐》产出不少花旦,为电视剧收视不断加持。与此同时,电视台艺人也在不断流失。
TVB仍然开设艺人训练班,为电视剧人才输出提供平台。许多艺人开始上位当主角,成为当红流量小生、花旦。
“五生五花”的时代也开始来临。
2000年来临之后,无线电视在题材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古装、奇幻、穿越等多元素的加持,为无线电视的收视之路铺垫,保持高水准的它,仍然站在港剧的前排。
从2007年开始,TVB多部电视剧打破记录,《巾帼枭雄》、《溏心风暴》以及《宫心计》等经典作品,迎来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随着《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播出之后,港剧开始出现“断层”现象。在后来TVB播出的多部剧集,虽然它仍拥有属于自己的流量与口碑,可与此同时,艺人选择离巢,人才开始流失。“人事变动”的出现,是造成“断层”现象出现的原因。
那么“断层”现象,具体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断层作为一名演员,他们不会选择原地踏步。想要让自己的演艺生涯走得更远,“离开”是一种新的尝试。
断层现象之演员
港剧圈选择离巢的艺人有很多,这些演艺界人才的流失,再加上新人培训还不到位,力捧新花旦、小生上位,经验与资历不够,造成“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现。
工作模式如同流水式的批量输出,观众难免会看到一些力捧的花旦屡屡出现在荧幕上。
以2020年为例,由高海宁主演的电视剧,因为排期问题导致她主演的四部电视剧连续播出,在这大半年里,TVB播出的电视剧,都出现了她的影子。
上一辑她还是“摆架子”的大明星,下一辑她拥有“师奶”与“特工”的双重身份。这种现象的出现,难免会让观众产生跳戏感。
以至于观众每隔一段时间追剧,再度看到高海宁,难免会说上一句“怎么又是她”。
演员出现断层,早在九十年代末已经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断层,出现在“五生五花”时代。
人才流失,剧本出现“滑铁卢”
在港剧的制作体系中,毫无疑问监制是拥有最大权力的。但即便是金牌监制,想要打磨出好剧本,也离不开金牌编剧的优秀加持。
在港剧发展的道路上,以戚其义与周旭明这对最佳拍档最为优秀。两人合作共同打造的《金枝》三部曲,《飞女正传》等剧集,都是非常出色的存在。
可随着制作团队的相关人才流失,剧本情况也出现了“滑铁卢”。
以电视剧《家好月圆》、《巾帼枭雄》为例子,这些经典作品分别由金牌监制刘家豪、李添胜打造,但编剧团队总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张华标。
无论是《巾帼枭雄》系列还是《溏心风暴》系列,编剧一栏都有张华标的存在。为TVB效力三十余年的张华标,还曾担任过《射雕三部曲》的编剧工作。
张华标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金牌编剧。
但随着他的离开,影视作品剧本开始出现“滑铁卢”。在后来TVB制作的《巾帼枭雄》系列第三辑《谍血长天》,编剧一栏并没有出现张华标的名字。
堪称“翻车现场”的《谍血长天》与前两部作品的收视与口碑,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剧本有不稳定性。制作部相关人才流失,也导致了电视剧出现断层现象。
港剧变得“不好看”?港剧变得“不好看”,是很多喜欢追看港剧的观众,对如今港剧的印象。TVB曾经的剧本那么优秀,为何如今却回不到从前了?
现如今的港剧,没有以前那么好看,除了前面说到的演员与人才流失外,还跟如今的制作模式有关。
同类型的剧情与人物塑造,在港剧的内容走向中,呈现出了一种“固态”的氛围。
近年来的港剧,往往都出现了套路化,一看到剧情某个情节点,观众就能够预计到剧情后续发展,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与神秘感,唯独悬疑剧让观众拥有构思的空间,去揣测幕后反派到底是谁。
在一档采访节目中,TVB资深老戏骨李国麟就曾透露,如今的剧本出现了公式化、套路化。由于公司没有给予编剧们充足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交足剧本功课”。
没有经验和亲身经历的编剧们,就只能交“公式化”的功课。
现如今的港剧,在主角和配角的塑造上,没有大量的剧情穿插线作为角色交集。再加上编剧着重刻画主角,导致主角戏份重,配角戏份不多。
港剧变得不好看,“剧本”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以经典剧《洛神》和《义海豪情》的故事构造与铺排来看,主线与辅线的剧情层次分明,编剧们善用各种细节来调动主角与配角的相关互动,强关联的元素造就主角与配角同样出彩。
可如今的港剧,却缺少了这类内容。
再加上演员重复性较多,剧情不够紧凑,容易导致注水的情况出现。但是,并非所有的港剧都这样。
身为编剧、编审的罗佩清,有份参与《金宵大厦》、《降魔的2.0》的制作。走奇幻风的罗佩清,在构建奇幻港剧的道路上,能做到不注水,贴地气,甚至在人物塑造的设定上过于出彩,能够让观众不出戏。
高分佳作的频出,证明了这位编剧的功力相当深厚。
港剧真的变得不好看了吗?这个说法不够全面。从2020年播出的TVB港剧来看,难免有低分的作品出现,但看似小成本的电视剧,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意味着TVB电视剧,在电视圈仍占有一席位置。
港剧整体形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港剧早已不是单纯的电视剧,它更是代表时代发展的重要元素。从整体的形式来看,港剧显然呈现出了一种衰落的姿势。
在很多人眼中,没有竞争的TVB有“一家独大”之嫌,以至于港剧出现了停滞不前,固步自封的既视感。可实际上,随着亚洲电视的离开与重启,其他电视台也相应崛起,都与TVB形成竞争关系。
有竞争对手,意味着只有进步,才能够不被淘汰。
也因此无线电视在港剧发展的道路上,也没有选择原地踏步,而是在转型与升级上逐步发展,即便转型很难,但无线电视仍然在迈步向前走。
无论何时何地,作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TVB,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意难忘”。这,是不变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