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刚过去两个月,一些主机厂又再次亮相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9)。

本周,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日产汽车通过一个驾驶模拟器展示了“脑控车(Brain to Vehicle,简称B2V)”技术。该技术能读取驾驶者的脑电波,把驾驶员的反应更快速地传达给车辆,还能学习驾驶员的习惯,做出自适应调整。

尼桑模拟器用途(日产汽车驾驶模拟器展示)(1)

日产汽车通过一个驾驶模拟器展示了“脑控车(Brain to Vehicle,简称B2V)”技术。(图源:王艺瑾/36氪)

日产汽车还展示了“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简称I2V)”技术和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纯电动全轮驱动日产IMs概念车。日产汽车曾在今年3月与日本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在5G环境下测试了I2V。

I2V可以采用3D增强现实交互界面,帮助驾驶员对低能见度的转角、非常规路面或迎面而来的车辆等情况进行评估和预判,还能通过在车内投影虚拟驾驶专家与驾驶者进行互动,给驾驶员提供驾驶指导。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Roel De Vries表示,这两项技术会在未来5-10年内应用在量产车上。

谈及研发这两项技术的初衷,日产汽车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卢西恩·安德烈·格尔奥基(Lucian Andrei Gheorghe)告诉36氪,他们不想用AI从外部控制汽车,而是想通过AI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了解驾驶员的想法,构建人类与AI的“共生关系”。“每辆车在出厂时都可以是相同的,但在使用两周之后,它将与邻居的另外一台车完全不同,它开始了解我,知道我正在做什么,并成为我真正的伙伴,使我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做我想做的事情。”

在展会现场,一直有络绎不绝的观众排队体验I2V的效果,但很多人也在质疑这样的技术到底有多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当全球车企都宣称向“智能化”转型的时候,这些AI驱动的车载功能难免有赶时髦和炫技之嫌。

在这次I2V展会现场,Plug and Play中国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洁平告诉36氪等媒体,AI技术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解决“痛点”,第二是制造“爽点”,这两个目标要根据不同人群特征做出调整。他举例说,中国驾驶者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大约32-33岁,都非常年轻。而德国驾驶员的平均驾驶年龄超过45岁,因此,德国的很多技术是想让乘客舒适安静地享受乘车环境,而中国市场就不一样。Plug and Play是日产汽车通过联盟战略风投基金(Alliance Ventures)投资的创新平台之一。

去年12月,第七代天籁ALTIMA上市,搭载了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VC-TURBO和智能互联技术。Roel De Vries告诉36氪,以前,他们非常注重车辆的可靠性、舒适度和车内空间,因为目标客户年纪较大,但现在,他们希望这个品牌更有科技属性、聚焦年轻消费者。

不久前,日产汽车把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计划带入中国市场,该计划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日产智能驾驶(Nissan Intelligent Driving),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第二是日产智能动力(Nissan Intelligent Power),包括电动汽车和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第三是日产智能互联 (Nissa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让车辆与建筑物、智能手机甚至是身边的一切互联。

Roel De Vries告诉36氪,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大多数的技术开发是由日产汽车独立完成,但在智能互联技术方面,他们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日产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只有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但未来两年会引入更多的纯电动和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车型。

日本是最早发展氢能的国家之一,丰田在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也一直不遗余力。但Roel De Vries表示,虽然燃料电池是实现零排放的重要技术,日产汽车内部也开发过燃料电池,但他们未来几年的关注重点仍然是纯电动车型的商业化。“对大型商用车而言,可能燃料电池会更有优势,但对小型乘用车而言,动力电池在成本和其他方面都要优于燃料电池。”

乖乖,对于机器,或者对于AI来说,人有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