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楼市十大笑话(青岛楼市一周速递)(1)

姜太公做不了销售。

房地产销售行业的共识是,任何时候,成交都需要在客户的屁股上踢一脚。

但是踢多了也会遭遇反噬,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时候。

比如特价房,比如保价房,比如夜色盘,很多促销方式就成为了被讥笑的对象。

来看一看,上周青岛楼市都发生了哪些事。

收购中山路百盛,市南区政府西迁?

9月初,百盛集团以2.8亿的价格,将中山路百盛95.91%的股权出售给市南区的国资平台----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楼市十大笑话(青岛楼市一周速递)(2)

兼具雄厚财力和专业性的百货公司巨头撤出,转由国资平台接手,坊间普遍认为,中山路百盛未来应该不会继续做商业。

那么做什么呢?

结合中山路改造的走向和相关部门的棋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能是市南区政府要“西迁”:从现在的软件园西迁到中山路百盛现址或周边其他空置楼宇。

小二十年来,为了重振中山路,相关部门可谓是绞尽脑汁,想了无数办法,只可惜效果都不好。

现在大约是想明白了,政务中心才是各类优质资源的汇聚点,要想振兴中山路这个大IP,必须将城市核心内容放进去。

只是不知道,这则消息能不能驮着中山路飞过一望无尽的迷茫。

有趣的是,很多楼市从业者纷纷介入讨论,开始展望汁水丰富的西迁果实。

售楼处签的保价协议能否保价?

为了促销,青岛很多售楼处开始承诺保价,并且可以签保价协议。那么,这些保价承诺的“含金量”有多少呢?

青岛楼市十大笑话(青岛楼市一周速递)(3)

其实,保价促销的手法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6年的上一次楼市低谷就已经挺流行:全国至少有20个城市30多个楼盘宣布“降价补差价”。

而且,当时的承诺力度可比现在大多了,比如烟台的东华丽景甚至承诺“升值”保价:三年内不从现价5500元/平方米增值到7000元,开发商就补偿到7000元。

历史没有如果,因为16年之后楼市起势,彼时的保价承诺没有得到验证的机会。以致于某开发商公开放话:出此招只是让客户安心,我们相信,不会有客户领得到补差。

现在的楼市状况和16年肯定是不同的,开发商的保价承诺或许有兑现的机会,真到了那时候,他们能兑现吗?

答案是未必。

原因包括:承诺是否添加至购房合同、触发承诺的条件是否有陷阱、补偿的计算与赔偿方式是否起争议等等,还包括,到了承诺兑现的时候,项目公司是否还存在。

有句话说得好,魔鬼都在细节里。

所以,别太乐观,保价促销的初衷是营销,而不是赔偿。

青岛“手拉手”特价房的尴尬

针对特定群体的“手拉手”特价房活动,让青岛获得了全国的关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关注显然没有抬轿子的意思,而是聚焦在困境上。甚至有观点认为,特价房的名单,实际上就是一份滞销楼盘榜。

参与这次活动的有60个楼盘约3000套房子,其中包括金地自在城120套、楼山春晓100套、双子星城100套、磊鑫河畔阳光100套、青铁海誉府90套、平江学府81套等等。熟悉这些项目的人都知道,这些楼盘因为定价过高导致滞销,基本进入卖现房模式。

有一个本地楼市大V说的很直接:但凡参与的进来的都是卖不动的,否则谁会闲的没事去折腾着参加这些有名无实的活动呢?

市场的反应也很真实,据说整个活动的实际成交数据极为惨淡。

青岛有几个市中心?

“城芯”这个词,已经被房地产行业的文案玩坏了,即便是推窗见农田的项目,也大言不惭地顶着城芯的帽子招摇。

真正的城芯,是一座城市的市中心,是财富聚集与人才聚集的超级地段,薪资水平和房价水平都是这座城市的天花板。

那么,青岛究竟有几个城芯,也就是市中心呢?

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哪些区域有甲级写字楼集群,哪里就是城芯。因为甲级写字楼是高端产业的载体,孕育着顶级的收入和最强的消费力,以及追逐消费力而来的商业配套。

青岛楼市十大笑话(青岛楼市一周速递)(4)

图中的红色区域就是青岛的五个甲级写字楼集群:香港中路、金家岭、市北CBD、新都心、长江中路。

华润为什么总喜欢趁夜上新?

青岛华润润府20日加推,又选在了晚上。

很有意思,该楼盘首次开盘是在上月底,时间同样是晚上。

青岛楼市十大笑话(青岛楼市一周速递)(5)

晚上开盘有什么好处呢?今天看到一个大V说得挺直接:借助夜色和购房者疲劳的心态PUA购房者。

说得有没有道理且不论,但是很显然,开发商趁夜上新,肯定有他的算计并希望籍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很浅显的道理是:有人获得更多,就有人失去本不该失去的。

编辑: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