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城乡普遍有闹洞房的习俗。当地有“新媳妇三天无大小”的说法,男女老幼都可以去看新媳妇儿。新郎的辈份儿越大,则去的人越多,甚至老头老太太也要去凑凑热闹,看看“花婶子”,说一些荤的素的玩笑话。其用意是让新娘去掉当姑娘的羞涩感,练练当媳妇儿的脸皮儿。闹洞房的人越多,越显示事主家的体面和人缘好。
新婚之夜请嫂子们为新人铺床是婚嫁习俗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婆婆预先请与新娘平辈的又爱说笑的两个成年女性,即新娘叫嫂子的两个人,待闹房的人逐渐散去后,到新房中为新人铺被窝。
赵县的俗话叫“暖炕”,“谁暖坑,他大娘”,是说来给暖炕的人,是新娘以后生的孩子的大娘,这本身就是一句诙谐的玩笑话。来给暖炕的嫂子们,边铺被褥边念着妇女们口口相传的类似喜歌的顺口溜:
闲来无事到新房,
我给新人来铺床,
这张床,真是美,
四块金砖支床腿。
支床腿真金贵,
床上摞着鸳鸯被。
先铺褥子后铺被,
叫新人舒舒服服钻里边睡。
东拉拉西拉拉,
过年生个胖娃娃,
上抻抻下抻抻,
明年婆婆抱孙孙。
左铺铺右铺铺,
俺妹子(指小姑)过年就当姑姑。
有的嫂子识字有文化,能即兴编几句更动听更能逗乐的铺床歌来。总之,都是说一些早生贵子的吉祥话。而且把两铺被窝都内折一边,另一大半搭在一起,形成一个上边开口的大被窝,意即小两口无论怎样掀被子,都会钻进一个被窝里。末了,有经验的嫂子不忘对新娘悄悄说句最实际的话“铺哩厚,盖哩厚,赶不上小两口肉挨肉”。
我们结婚时,也有嫂子铺床,她们边铺边念:“状元爹、状元娘、状元的大娘来铺床”,“东拉拉、西拉拉,明年生个胖娃娃”,“吃个红枣儿,添个小小儿”。用这些合微押韵的吉祥话预祝“早生贵子”。
深夜“听房”,也是一项少不了的内容。待夜深人静新郎新娘安歇以后,新房外的窗台下总要埋伏几个“听房”的人,他们不怕寒冷,屏气静声,仄耳细听新婚夫妇的初夜能不能“入港”,有没有特殊的动静,以捕捉点儿第二天引为谈资和笑闹的内容。还有好闹的小叔子们潜伏到床下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
若是遇上大风或大雪天气,没有人来“听房”,这反倒是件不完美的事儿,那么,婆婆就悄悄往新窗下放一把扫帚,扫帚上披一件棉袄,也算是有人听房了。欢愉戏谑的闹房仪式,实质上是对新婚男女的性启蒙,是人类生育文化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