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村,能同时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算是屈指可数的。南方的“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中有几座,而北方的就是“山陕古民居”,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山陕古民居”有两座古村,一座是山西的丁村,一座是陕西的党家村,两座堪称北方民居的经典,位于陕西省韩城市的党家村更是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村的位置十分独特,古村坐落于深沟里,村落南北有塬,高达40多米,古村东西走向呈“宝葫芦”状,距黄河仅3公里,村南有泌水绕行,形成依塬傍水之势。
党家村的牌坊,和山西的丁村不一样,党家村是一个收门票的景区,正价票50元,不过来到停车场,附近村民就会向你兜售便宜的门票,实测也是有用的,可能景区也和村民达成默契了。
进入景区,需要步行下坡,可见700年历史的党家村几近完好地藏在山沟里,100多套四合院错落有致,古旧而不破败。
下坡路上可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党家村古建筑群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家村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党家村其实不全姓党,而是有党、贾两个大姓,因为党姓居住更早,所以叫做党家村。
一座古村能保存下来,一般都是以下两种原因,一是交通不便,发展缓慢,被人遗忘了;二是建筑精美,传统深厚,得到了保护。而党家村显然是后者的因素居多。
而一座古村建筑精美,传统深厚的基础就是这座村庄历史上富裕,甚至出过人才,从而带动了整座村庄的发展,才能花真金白银建设精美的民居和公共建筑。
党家村党姓始祖叫做党恕轩,陕西朝邑人,元至顺二年(1331年),离乡流落韩城,在此开村立业,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更名党家湾,所以党家村是一座近700年历史古村。
但党家村的富裕可以说是另一大姓贾姓带来的,贾姓始祖贾伯通,山西洪洞县人,家财巨富,依当时当地规定,凡家户两千金以上者一律外迁。贾伯通于元顺帝(1333年以后)时期经商来到韩城。
明弘治八年(1495年)贾姓第五世贾连与党姓联姻并合伙联营经商,按股分红,创立“合兴发”商号,经营得法,生意兴隆,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巨商富族。
到了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贾姓六世祖贾璋迁居党家村,从此党家村就成为党、贾两大姓氏共居的村落。
到了清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党家村迎来了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据传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所以有了这座党家分银院,按照股份给村民分银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了才会花心思去建造雕梁画栋的民居,而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了填饱肚子。
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去追求更高的精神财富,村中崇文重教,子弟争相考取功名。
在明清两朝,党家村共考取进士和举人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都有功名。
朝中有人好办事,有钱又有人才,所以村中出现慈禧太后的赐福,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丰厚及人口的增加,党家村在明、清两代有三批较大规模兴建。其中明正统元年至景泰年间(1436—1456年)建新房14院;明崇祯十六年至清康熙五十年间(1643—1711年)建新房25院;清乾隆元年至咸丰十一年间(1736—1861年)建新房69院。
到现在,村中仍保留着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
只是可惜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把相当一部分建筑质量上乘的厅房、巷门、石牌坊……拆毁卖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改建高潮中,党家村采取了保留古村古貌另辟新村的做法,从而使得这座古村得到完整的保留。
这座建筑南方的小伙伴们可能看不太懂,其实这就是一口水井,黄土高原上的地下水较深,所以党家村的水井是轱辘式的。
而这座挤在两座民居之间的惜字炉,则是南北方古村落中都可见到的公共建筑,古人对文字敬重,特别是读书人,不得将写了字的纸用于裱糊、包裹,更不能随意践踏丢弃,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以视敬畏。
而说起党家村的公共建筑,四大看点不能错过,一是看家楼,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高14.5米,四层四面,位于党家村的中心位置,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瞭望楼。
二是文星阁,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六层六边,一层供奉着圣人孔子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子、子思(孔子之孙)、孟子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
三是节孝碑,相当于贞节牌坊,这是一座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碑上的对联为“矢志靡他,克谐以孝;纶音伊迩,载锡其光”,上联的意思是碑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而且对长辈孝顺,与家里、邻里和睦友好。下联的意思是说皇帝表彰的话就在眼前,这是赐给碑主的无上光荣。
碑的主人是党伟烈的遗孀牛孺人,她16岁守寡,在家孝侍公婆数十年,直到去世,光绪皇帝知道后下圣旨为她立碑,以示表彰。村中其实除了这座节孝坊外,还有过两座石质贞节牌坊,一在东坡顶,倒塌较早,一在西坡底,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
村中第四大看点,也是常被游客遗漏的就是泌阳堡,泌阳堡位于村中一角,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走过路过错过。
泌阳堡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也就是党家村建村500多年之后,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山西、陕西一带也常有捻军出没活动,处处兵荒马乱,作为一座富甲一方的村庄,防范自保当然是当务之急,泌阳堡也叫上寨,正所谓“捻军来,建上寨”。
于是村民们集资一万八千多两白银,在三面临空的高崖上筑城堡,四周建有城墙,城墙上有固定的炮台和可移动的大炮多门。
而整个泌阳堡与党家村还只有一条通道,即城门暗道,城门也十分坚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旦出现匪情,村民们就跑到泌阳堡内躲避,从此便形成了村寨合一的格局,“居之安”三个字也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堡的意义所在。
1978年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原有房屋已不足分配,又促进了一次建房高潮。但党家村房屋质量较高,仍有较高的可居住性,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村民们选择了在原有村落的外围另辟新村,从而使得这座700年古村得以完整保留。
位于黄土坡上的党家村虽然不如南方古村落那么灵动,山环水绕,但这经典的北方民居建筑群,就如同埋藏在黄土地上的一块活化石,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陕村落的样貌。难怪党家村会有如此多的荣誉,不愧为“世界民居之瑰宝”。#西安##古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