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婚

旧时婚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要按照12属相、五行相克之说,合对生辰八字。生肖不合则认为不宜订婚,口诀如“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龙虎相斗,狗兔不合”。命相“火克金”为不合,“木生火”为上等婚。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1)

●订婚

订婚俗称传启、换帖、下通书。男方通书封面常写“龙凤呈祥”,折内写“敬求金诺”及男方生辰八字。行聘彩礼为布帛、首饰、禽鳞、美酒、糕点。女方允启书写“谨遵台命”、“仰遵玉言”之类及女方生辰八字,以鞋帽、文房四宝、禽鳞等为回聘之物。双方通书皆家长落款。“传启”后,互通庆吊,互相往来。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2)

●请期

俗称“要八字”。传启时有女方不回启、专待男方来“要八字”的。男方需数次前往方可得。男方既得庚贴,便请人择定婚期及进门时辰,用喜贴通知女方,称“下喜书”、“要媳妇”。

●嫁女

女儿将要出嫁,娘家需将嫁妆备齐。嫁妆分为大小三件、五件、八件,因家庭贫富各异,在发嫁前一日送往男方家。陪送之物还有细小生活用品以及糕点糖果。嫁日,门上贴喜联,门旁贴“喜”字。姑嫂操持摆盒装箱,交代婚仪事项,传授新婚之道。女方需化妆,将辫子梳成盘髻,戴饰品,俗称“上头”。嫁女身穿红袄裤、红裙子,头顶“蒙脸红”布,脚着红绣花鞋,并倒拖兄长鞋呜咽上轿。轿子起,放鞭炮,兄长扶轿子送至村外,俗称“发嫁”。途中如两花轿相遇则绕道让路,两嫁女互赠佩饰,小至手帕、顶针之物,以破解“喜冲喜,一个成来一个秕”的不祥之兆。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3)

●迎娶

迎娶前,一般请执事(执喜、大老执)操持迎娶事宜。执事由深谙人情世故、婚嫁礼仪、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知近亲邻在喜事当天被邀请帮忙。执事与主家商定场面、收支后,司帐、帮厨、乐队、车轿、迎亲、安席、送客等,皆由执事统一安排调度。迎娶前要“安客”送请帖,乡村对至亲本家多送口信,对至亲中老幼妇孺往往去接。

迎娶前两三日要为新人“铺床”,铺床后,由“小叔子”或侄子“滚床”。迎娶前一日,向女家送去红棉袄裤、红盖头(蒙脸红布)等“催状衣”,男方挂红结彩,贴双喜对联。婚事当天,亲朋好友登门道贺。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4)

有钱人家“大娶”,新郎挂红花,穿缎靴,戴礼帽,乘坐绿网“官轿”,前执旗锣伞扇,后拥相随人马,迎亲至女方家。女方为新女婿十字披红,新郎拜辞岳父母后与新娘双方各自上轿。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5)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6)

一般人家“小娶”,新郎只迎轿于自家门前或村口。花轿至门口,掩家门外片刻,叫做对新娘“勒性”。花轿到,放鞭炮,去轿顶,进大门,“跨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轿,安置椅子上,抬到拜天地的香台前。有的铺红毡或红席,让新娘脚不沾地,众人将麦麸、红枣、花生等吉祥物撒向新娘!香台上燃香烛,置粮斗,摆托盘。司仪主持仪式,一般程式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天地时,新人在拜完父母后,往往对在场的至亲长辈一一叩拜,同时接受“磕头礼”。

●喜筵

花轿进门,拜完天地,喜筵开始。女方来的男客,大多是新娘的大爷/叔、舅,共两人,俗称“大客”;送新娘来的一般是伯母/婶母或嫂子,也是两人,俗称“女客”。大客和女客分别安置在正房和新房首席,以“头面人”陪客,以“加大件”的上等席款待。凡是封礼入账的客人,由“执席”引领入座。待“大件”菜上齐,喜主逐席用双手稳一下“大件”劝饮,此称“照喜”。然后,“执席”引领新郎新娘执酒壶捧杯逐席逐座敬酒三杯。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7)

●请安、开脸

新婚翌日晨起,新娘拜谒公婆、伯父母、叔婶、兄嫂以及祖先牌位,俗称“磕喜头”。第二或第三天用红线给新娘绞脸,称“开脸”。

●回门

新娘第一次回娘家称“回门”,新婿陪同前往。

山东枣庄结婚风俗流程(枣庄礼仪习俗之传统婚礼)(8)

接送时间由公婆作主。回门之后,整个婚礼流程全部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