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被医学界称为只可预防,不可治疗的疾病。原因是狂犬病一旦发生,死亡率为100%,病人无一幸免。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狂犬病不以为然,结果造成悲剧。

为什么狂犬疫苗需要接种多针(你对狂犬病知多少)(1)

悲剧在于对狂犬病认识不足

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有80%以上的狂犬病病死者,是被犬咬伤以后,没有按照预防狂犬病的办法主动保护自己造成的。这些人有的可能是对狂犬病的危害一无所知,稀里糊涂丢了性命;另一些人对狂犬病一知半解,抱着不在乎的态度,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普通犬”咬伤不会有大碍,不会得狂犬病,不及时到防疫部门进行积极认真的救治,或是救治办法不到位,结果还是害了自己。

在我国95%以上的狂犬病是由于被狂犬咬伤引起的,其余为被猫和野生动物咬伤、抓伤所致。

狂犬病毒的危害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狂犬病毒大量存在于狂犬的唾液中。研究发现当人被狂犬咬伤以后,狂犬病毒首先在伤口周围繁殖,并侵入周围神经组织,然后以每天以8—20毫米的速度沿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进犯。

狂犬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后,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便逐渐显露出来。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相差悬殊,短的10天半月,长的可达数年。

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强弱,进入体内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大小,以及被狂犬咬伤部位、伤口深浅等因素。

狂犬病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特殊,开始时愈合伤口周围发痒、疼痛和麻木。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开始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恶心等症状。继而病人渐呈兴奋状态,有恐惧感,对声、光等刺激呈过敏反应。喉部有紧张感,常因水声、风吹等刺激而躁动不已,全身惊厥。

恐水症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病人闻水声或见水,即出现咽喉或全身痉挛。

疾病后期病人逐渐安静,恐惧失,痉挛停止,肌肉松弛,下颌下坠,口流唾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常因呼吸和心力衰竭死亡,无药可治。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方法:

为什么狂犬疫苗需要接种多针(你对狂犬病知多少)(2)

暴露前预防接种

即在健康人被狂犬咬伤、抓伤之前,接种狂犬病疫苗。

按1天、7天、21天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每针1ml,可获1年以上的免疫力。

常在野外工作的人员、走村串户的乡村邮递员、到疫区旅游者以及生活在狂犬病高发区的群众,都是合适的疫苗接种对象。

暴露后预防接种

凡被狂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后,应不分年龄、性别,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后再用碘伏消毒数次,然后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一般被咬伤者第1天,第3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6针。

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咬伤舔触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应于第1天、第3天注射加倍量,并于第1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浸润注射咬伤局部和肌肉注射。

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10天、20天、90天各加强注射1针疫苗,总共注射8或9针狂犬病疫苗。

特别提示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被狂犬咬伤以后因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经过数月后没发病,便不需要用疫苗来预防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果肯定是被狂犬咬伤的话,据统计大约有5%左右的狂犬病患者,潜伏期超过12个月。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被狂犬咬伤数月后的病人,也应该进行上述的救治免疫接种程序。要知道,狂犬病是一种只可预防,不可治疗的疾病。

作者: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皮肤性病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曹来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