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女孩高烧头疼(14岁女孩反复发热头疼)(1)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朱诺记者任红娟)对医生来说,“发热、头痛、呕吐、淋巴结肿大”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情况之一。虽然是简单的临床表现,但有时细究起病因并不寻常。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了一名反复发热头痛的14岁女孩,医生抽丝剥茧发现竟是一种“罕见病”——菊池病。

王同学14岁,近十余天出现反复持续高热,并有头痛、呕吐症状,查体颈抵抗可疑,在当地医院查头颅MRI提示两侧额顶叶异常信号,腰穿脑脊液检查正常,医生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遂予相应治疗十天。但其仍高热不退,并有一过性晕厥发生,进一步查体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检查一直未找到“元凶”。看着孩子病痛的样子,家长心急如焚,辗转来到了医院汤山分院感染性疾病二科就诊。

该科主任池云接诊后,总结其病情特点:14岁女生,有高热,伴头痛、呕吐,查体可及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如鹌鹑蛋大小,并发现口腔内有多发溃疡;实验室检查除血常规白细胞低,乳酸脱氢酶高外,其他炎症指标都未见明显异常,抗病毒、抗结核效果不佳。结合入院诊断,特殊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瘤均有可能。

池云仔细斟酌:抗病毒、抗细菌治疗无效,结核无依据,口腔溃疡、皮疹出现,高热两周余而毒血症状不严重,都不能以治疗无效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来解释。同时患者年轻,肿瘤不做首要考虑,应先考虑免疫因素。至此,她隐约有了一些判断。

池云首先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停抗感染,予甲泼尼龙临时应用抗炎,密切观察激素应用后的体温下降持续时间以判断病情。同时予以颈部淋巴结活检,检测炎症指标、自身免疫性抗体,密切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

在池云的治疗方案下,入院第4日,王同学的体温逐渐正常并持续超过24小时,口腔溃疡、颈部包块疼痛好转!很快,淋巴结病理报告也出来了,果不其然,是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至此,困扰王同学的元凶终于找到了!在池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她很快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爱。家长不断称赞:“你们真厉害,入院3天就把困扰我们2周的发热问题解决了,实在太感谢了!”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菊池病。该病多发于20-30岁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病因不明,是一种炎性免疫反应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淋巴结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有效。

池云介绍,菊池病临床中较少见,常被误诊、漏诊。其早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不适,类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很可能误诊为脑炎、脑膜炎,要注意患者还会有淋巴结肿大,找不到感染性病原体且抗感染效果不佳者,应想到本病可能,淋巴结活检对于明确诊断及减少其他不必要检查,缩短治疗时间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