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米脂县志》记载:

三国时的天下美人貂蝉是米脂人。

米脂婆姨作品(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1)

《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的吕布是绥德人”。

米脂婆姨作品(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2)

貂蝉嫁吕布,吕布戏貂蝉,史书记载各异,且不去管它。

米脂婆姨作品(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3)

但是,米脂的女子长得漂亮,绥德男子长得英俊,却是事实。陕北那句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可以说,家喻户晓。就连毛泽东1935年到陕北后,在他的谈话里和文章中都引用过这一谚语。那时米脂中学的不少女学生,毕业后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她们之中大部分和共产党各级军政人员结了婚。全国解放后,这些军政人员,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省级或中央级领导,因此,米脂又有“丈人县”的戏称。米脂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贤惠、能干。例如,192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米脂姑娘高佩兰和妇女领导干部杜瑞兰、冯云、安建平、杜利珍、杜彩珍及革命烈士杜焕卿、张惠明等,都是很有作为的女中豪杰。   那么米脂的婆姨为什么长得这样漂亮呢?据说与当地水土有关。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100步处,其地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

米脂婆姨作品(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4)

米脂婆姨绥德汉

也许米脂的小米还有什么成分,使女人吃了长得漂亮,如花似玉;男人吃了长得健美,大有作为。“ 绥德的汉”为什么和“米脂的婆姨”齐名呢?到绥德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腹地,是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也是太(原)银(川)公路和西(安)包 (头)公路交汇之处,为陕北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名州出名人,名州的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名州的汉子更是出名。高大、膘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南宋名将韩世忠,绥德人,抗金英雄,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解除兵权。他曾替岳飞鸣冤,面诘秦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也是绥德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绥德男子,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他们创造了石狮艺术,把石头变成金,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发财致富,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