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看似为了梁山兄弟们找一条出路,实际上宋江是在为自己开脱罪责,为了能图个一世英名,上梁山后,宋江不惜一切代价为招安作准备,最终促成了招安大计。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1)

如果梁山没有被朝廷招安,起码不会这么早就灭亡,弟兄们也不会死的那么惨,在远一点说晁盖也可能不会死那么早,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宋江所为。

翻开中国古代的历史,农民起义最终无外乎就是三种结局,一,与朝廷死抗到底,最后杀身成仁,惨剧收场。二,推翻朝廷改朝换代,翻身农奴把歌唱。三,打不过不打,与朝廷和解,接受招安。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2)

梁山也注定难逃这三种宿命,所以摆在宋老大面前的这三条路,何去何从,取决于宋江一人说了算。

宋江心知肚明,与朝廷死磕到底,梁山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梁山唯一的优势就是凭借八百里水泊天险,易守难攻的地利资源,可是这样的话,坚持与朝廷为敌,就算死守在山上,迟早有一天也会弹尽粮绝,被困死在梁山上。

因为梁山军马在梁山上驻扎级别上一切来源全靠抢,粮草,马屁,黄金,白银,以至于打仗所需的物质那一样不是靠抢得来的,所以梁山上没有任何自供经济来源。这种经营模式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朝廷不围剿还行,可是只要与朝廷为敌,朝廷不可能坐以待毙。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3)

想推翻朝廷作主人,对于梁山来说跟不可能,梁山充其量也就是宋朝倭寇中的一股小的力量。就拿梁山的几次战役来讲,就足以证明梁山的实力水平有多大。三打祝家庄怎么样,梁山对付这样一个民间武装都勉强战胜,还有曾头市一战,打的也是踉踉跄跄的,还搭上了晁盖的性命。再说打大名府,高唐州,华州,东平府,昌平府等,梁山那一次不是以巧取胜,如果硬攻的话,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4)

所以说梁山的实力根本就不行,对付这样的地方武装还勉强维持,若要想推翻朝廷,与千百个大地方的官府武装对抗的话,梁山只有挨打的份啦!这样看来与朝廷对立不行推翻朝廷更不行。

因此,宋江觉得最佳的途径,就是接受朝廷招安。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求得一世英名,一方面也给梁山寻求一条出路。可是宋江的想法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考虑,你想啊,宋江本身就是待带罪之身,朝廷通缉的要犯,如果能带来朝廷接受招安,宋江势必要得到朝廷的嘉奖,不仅死罪可以免了,而且还给自己换了一个身份,宋江从官差变土匪,又从土匪变回官差,这就等于宋江转了一圈又回去了,何乐而不为呢。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5)

这就是宋江自私的表现,不仅从招安大计中可以看出,而且从征讨方腊凯旋而归后,宋江在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临时之前更可以看出宋江是个在为自己开脱,绝对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宋江为了死后留下个好名声,居然将生死兄弟李逵拉上垫背,还堂而皇之的说什么怕李逵为他报仇闹事,坏了他的誓死效忠朝廷的一世英名。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宋江招安的最终目的原来是这样的)(6)

宋江招安害死了梁山好汉那么多兄弟不说,临死还有拽上李逵陪葬,这是做大哥的表现吗?有这样作大哥的吗?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始终觉得宋江就是个卑鄙小人,招安完全是自私的表现,全然不顾兄弟们的死活,最终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害死了梁山兄弟,葬送了水泊梁山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