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从原著全书来看,与其说刘姥姥与贾家结下善缘,倒不如说她与王熙凤和巧姐结下了善缘。王熙凤眼比天高,但做事向来循规蹈矩,而且对于长辈们历来孝敬。虽然她与刘姥姥在此之前,从未谋面,但却给足了这个乡下来的老婆子面子。

王熙凤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究竟王熙凤做了什么善事)(1)

剧照

刘姥姥眼里的王熙凤,那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对于她这么个穷苦的老妇来说,王熙凤与皇宫大院里的宫妃没什么差别。光是平儿与一众丫鬟、老妈子伺候凤姐下楼的阵仗,就足够刘姥姥吃惊老半天了。这是阶级和地位的天壤之别,曹雪芹如此大费笔墨描写凤姐的气派,就是与刘姥姥的紧紧巴巴形成鲜明的对比。

原著和八七版电视剧中,都突出了刘姥姥观看洋钟的场景。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刘姥姥,哪里曾见过这样的稀罕玩意?可没等刘姥姥开口问丫鬟这洋钟是什么东西,便听到了有人通告王熙凤下来的消息。方才看起来还与富贵家小姐没两样的平儿立即起身赶去伺候,而周瑞家怕刘姥姥冲撞凤姐,特意嘱咐她留在外间等候传唤。

等候的空档,下人们将吃食给端了上来。早就饿坏的板儿已经有些忍不住,吵着吃肉,偏偏此时周瑞家的走出来唤她祖孙二人。到嘴边的饭又要往后拖,刘姥姥倒还没什么,板儿哪里受得了。果然在刘姥姥与王熙凤谈话的时候,板儿的手脚就不老实了。

王熙凤与刘姥姥的对话,在分集讲解第三集下篇中,我们详细说过了。这里不过多赘述。只说王熙凤到底给了刘姥姥哪些好处,让这个老人家铭记在了五内之中。

王熙凤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究竟王熙凤做了什么善事)(2)

剧照

王熙凤命人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这是一笔巨款。我们之前说过,按照刘姥姥五口之家来算,二十两银子,足够她们全家一年半的开销。注意这个开销是算着刘姥姥女婿狗儿吃吃喝喝的钱的,如果节省些用,只怕两年也够用了。可见在贫苦农家眼中,这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

王熙凤是个大度的人吗?从全书的角度来说,王熙凤的气度决不能算上乘。她的大度是分人的,对待府里的兄弟姐妹们,王熙凤向来不吝啬,而对待下人们,她向来极为严苛。而对于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她只是照着往年的循例做事。至于往年,王夫人是不是也曾给过刘姥姥家这么多的银子,原著是没有详细提到的。但从刘姥姥后来的感恩之情来推测,王熙凤给出的二十两要比往年多了不少。

除了这天文数字的银两,王熙凤临了的时候还命平儿拿了一吊钱给刘姥姥作回去的车钱。如果说那二十两银子是按照府里的循例,这车钱就是凤姐的善心了。我们都知道,在贾府之中,要说对于贾母谁最殷勤,不用说肯定是王熙凤。由此可见,她是极为善于察言观色,并了解老人家的所急所需的。这也就是凤姐想到了车马钱,如果真换了王夫人在这里,这一吊钱多半不会有的。因此,论善心,这一吊钱的善心可比那二十两银子大了去了。

王熙凤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究竟王熙凤做了什么善事)(3)

剧照

除此之外,最让刘姥姥感动的莫过于王熙凤话里的客气意思了。虽然在给钱的时候,她特意拿一些说辞来揶揄刘姥姥,但语气和尊重的神态却是极为到位。几乎每句话都离不开一个“请”字。对于刘姥姥这样的乡下农妇来说,见了王熙凤这样的大人物,本来跪着或者站着都是有可能的,但王熙凤却让她也坐到了自己的一旁,足见是给足了这个老人面子。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越是穷苦出身的人,自尊心往往越强,心思也越敏感。刘姥姥在大门处几乎受了门子的戏耍,此刻见王熙凤对自己这般“尊重”,自然就铭记于心了。此次荣国府之行,令她印象深刻的除了王熙凤的八面玲珑,恐怕就是这份来自于大人物的“尊重”了。

当然,我们细细来考量一下,王熙凤这里的尊重有几分真情实意呢?恐怕并不多。此时,她并不知道刘姥姥将来还会再来荣国府,更不知道这个老人能与自己的女儿结下善缘。因此,这里的尊重,多半都是客套罢了。但凤姐的客套在刘姥姥眼里完全是一种比金钱更重要的恩赏,只是贾府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感谢观看本期解读,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和强烈推荐。我们下期再见。

PS:喜欢红楼故事,可以点击主页查看视频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