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花滑王者羽生结弦在冰场下,还有着另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外号,或者说是非官方“职务”吧,就是——“闲人牛主任”。

场下的羽生结弦,充分发挥着射手座热情、爱帮忙、爱管闲事儿的优秀品格,不论是帮忙摆国旗啊、帮场边打扫啊、帮补冰啊、帮选手整理采访仪表啊等等的系列杂事儿,都做得极其自然主动。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

其实与其说这是性格的热情和周到,不如说,还是深入骨髓的教养和礼仪的教养结果。

作为大概是日本最受媒体关注的国宝级运动员,每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的羽生结弦,一方面从小就保持着沉静的大将之风~

这是2014索契接受记者采访的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2)

这是2020四大洲锦标赛上接受记者采访的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3)

另一方面却也始终谦逊周到地照顾着几乎所有的媒体记者们~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4)

所以这样的羽生结弦,也总是自然的会“圈”住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摄像、工作人员。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5)

甚至有采访过他的男记者会发出这种“被王者这样温柔的照顾,真的可以么?”心灵发问。(这个故事的前情是下面这次采访,羽生结弦取得大奖赛三连霸后的归国采访,非常主动的接收记者们的采访、收音设备,还帮记者们调整机位,处处关照)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6)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7)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2018年平昌冬奥,混采区发生这样一幕时,才一边有不熟悉的记者发出“羽生结弦这是在干什么,花滑之王怎么能为了不影响别人采访自己跪下爬起来了”,一边有熟悉的记者不自主的感慨,“这就是羽生结弦会做的事啊!”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8)

但即便是这样的羽生结弦,也总是在以更好的姿态突破着我等凡人的想象力。上个赛季结束后,就有记者又分享出了上个赛季赛后的更多花絮。

记者们这次注意到的“令人惊讶”的事情,是羽生结弦在椅子上的坐法。

日媒体育杂志的记者,特别喜欢做“会场实录”,在此前的大奖赛两站的比赛中,都记录了羽生结弦抽签入座时占座椅的百分比。加拿大站是96.38%,NHK杯是93.38%(咱也不知道咋测算的,还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9)

当然,不管百分之九十几,这些都还是正常的坐法。但最近的一次比赛采访,羽生结弦却被记者发现,因为过去他总是坐在主持人的正前方位置,所以记者一直没有留意到,这次他的座位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为了让自己能始终身体正对着主持人,他全程只浅浅地坐在椅子左侧,座椅的平面部分使用面积,估计只占了大约43%。

虽然这段描述没有配图,但单看他在赛后KC区接受完现场短访,还要把坐垫铺整平的羽生结弦,这43%的浅浅坐姿,也是足以想像得到了。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0)

大概是因为做得实在太完美,羽生结弦倒也被一些人“质疑”过,他是不是装的啊?真的会有人礼仪这么好,这么周到么?

可其实,没有被镜头记录下的瞬间,或是一些突发状况,才真的更“考验人品”。

2020年四大洲锦标赛开赛前,日台的出镜记者三田友梨佳正要对羽生结弦进行专访。采访还没开始,羽生结弦突然对她说,“恭喜你结婚呀!”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1)

1月22日刚刚结婚的三田友梨佳当时完全没准备,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笑得完全不能自已,接收到了这样又甜又意外的新婚祝福,谁能不开心呢?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2)

2019NHK杯上,日本小将岛田高志郎和大前辈同台,也正是紧张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羽生结弦却主动帮他整理了翻到外面的帽子~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3)

现场的记者事后很久在赛季回顾的文章中纪录到:羽生帮岛田整理完帽子,有出来和工作人员要了一瓶水:“请问能给一瓶水吗?草太(山本草太,日本的另一位花滑男单小将)说想要的”。

而此前在加拿大站时,在抽签现场,眼尖的他看到摄影师田中宣明的包放在会场角落,也十分操心的一边拿起来放到田中身边,一边告诉他,“放在自己身边比较好啊!”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4)

同样是加拿大站,最后一天的表演滑结束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羽生结弦准备登上选手巴士回驻地,当时即便因为很多记者都忙着在采访中心写稿发稿,巴士周围只有一名记者,但羽生结弦依然一如往昔的,冲着这一位记者鞠躬致意后,才上了车。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当事记者、是志愿者、是工作人员,见到这样的一幕,又怎么能不被圈粉、掉坑呢?

羽生结弦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羽生结弦对待记者连座椅面积都有讲究)(15)

​我们说,礼貌与修养,人格与品性,其实与他的国籍什么的,其实并没有关系。即便是日本人,并没有什么礼貌的,也是常见。我们看一位专业运动员,当然还是要主要看他的实绩,但如果就真的如羽生结弦这样,实绩牛、颜值高、技术没得挑,人品又好得“令人吃惊”,那么他的人气再怎么高,也都是理所应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