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四季皆应景,具是天生地造成 …… 春 季 里 风 吹 万 物 生 ,花 红 叶 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近日,经典评剧《花为媒》的唱腔在市歌舞剧院小剧场不断响起,由该院评剧团复排的评剧《花为媒》完成内部彩排,不日将与观众见面。

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的《花为媒》是评剧经典喜剧剧目。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编为舞台剧,后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传统评剧《花为媒》后来成为评剧“新(凤霞)派”的代表剧目,也是评剧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在观众心目中有极高的位置。 《花为媒》讲述的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张家有女,名五可才貌双全,媒婆阮妈受王俊卿父母之命前去五可家中与其说亲,一说即妥。但王俊卿却心爱表姐李月娥,李月娥父亲李茂林又不愿将女儿嫁给王俊卿。两家婚姻都有不妥,无奈阮妈设计请王俊卿表兄贾俊英到花园代替相亲,张五可与贾俊英两人相见情投意合。当王家定期迎娶之时,李月娥母亲疼爱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采用了二大妈建议的冒名送女之计,抢先送李月娥至王家与王俊卿拜堂成亲。而张五可花轿到门,得知此事闯入洞房质问。最后阮妈将贾俊英带入洞房才得真相大白,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终成眷属。

恢复传统剧目一直是市歌舞剧院京、评剧团的首要任务。据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刘彬介绍,近两年来,经歌舞剧院精心储备和人员调整,于2019年就开始进行了艺术贯通的融合之法,剧院的京、评、歌舞三团演员相互融合,以民族乐队与戏曲乐队相互融合,一专多能、一人多技来充实演出阵容。经过多次实践,已经具备了复排大型传统剧目的能力。此次,为弘扬戏剧文化魅力,大力振兴传统艺术,并本着院团自身挖掘发展和培养年轻戏剧人才为目的,于 2021 年 3—4 月恢复了评剧传统剧目《花为媒》的创作生产。本次参演的演职人员均为歌舞剧院演职人员。虽然剧院现实情况是资金紧张、人员稀缺,但剧院上下仍克服不利因素,共创作生产了 45 天,终于完成了大型传统评剧《花为媒》的排练,并在 4 月 30 日完成了内部彩排。目前仍在进一步精心打磨和提高,希望早日把这一传统评剧搬上我市舞台。

据了解,《花为媒》剧中的角色均由我市专业评剧演员担纲。排练中,在对台词、学唱腔、搭架子的每一个细节上,演员们都会认真对待,甚至对自己要求十分苛刻,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唱腔以及与乐队之间的配合都是磨之又磨,就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舞台呈现。主演林雨更是夜以继日唱念做打,勤练功夫,期间还因此剧专程到唐山找师傅罗慧琴指导提高。

回阜在排练现场不时与师傅视频连线,对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要进行练习纠正,力争精益求精。

评剧《花为媒》伴随评剧走过了112年的历史。百年老戏在几代评剧人自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淬炼中日益成为经典,去芜存菁,推陈出新,既惠评剧艺术本体,又为几代戏迷喜闻乐见。当下在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市歌舞剧院走在了前列,专业戏曲人的担当与使命值得我们点赞,期待这出传统评剧《花为媒》早日与观众见面。(记者 陈力华 摄影报道)

评剧3d版花为媒(阜新市歌舞剧院复排评剧花为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