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合称四艺,是儒家文化圈传统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具体来说,它们通常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1)

〝琴、棋、书、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是自古以来谦谦君子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意、境相融统一,讲究精气神俱足,〝琴、棋、书、画〞四艺因其中和、清雅的风格,寄寓了文人激流勇进、归园田居的精神状态。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2)

早在唐朝人张彦远所编的《法书要录》,就将"琴棋书画"并称。而"四艺"的概念则出现相对较晚。据考证,已知最早将琴棋书画合称为"四艺"的书面记载,是明末清初的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一书。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3)

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琴棋书画"有各自优美的别称,它们往往根据典故而来,既包含着历史的印记,又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本期开始,我们系统梳理"琴棋书画"的别称,为大家在日常和需要时的使用提供便利。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4)

古代乐器的别称

"丝竹"、 "丝竹"

除了打击类乐器,古代乐器一般分为管乐和弦乐两大类。管乐多用竹子制作,弦乐多为丝弦和容易产生共鸣的木材做成。因此,所有管弦乐器古代合称为"丝竹"或"丝竹"。"竹"和"管"按照字面意思往往指箫、笛、笙等,而"弦"则泛指琴瑟一类乐器。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5)

"丝桐" 、"桐君"

直到现在,制琴的主要材料多用桐木。弦为丝质,故曰"丝桐" 、"桐君"。王粲《七哀诗》:"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宋代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拥君"。汉代桓谭《新论》: "神农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因此琴又称"弦桐"。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6)

"爨下"、"焦桐"

东汉蔡邕见吴人燃木做饭,听到"爨下"("爨",音cuan)即灶底啦僻啪啪的爆裂声,知为良木,赶紧从灶中抢出做琴,果然音色优美。可惜尾部已烧焦。因此名之曰"焦尾琴",遂成为古代名琴之一。后人于是以"爨下余"代指琴, 并以"焦桐"称优质琴。 宋代胡宿《长卿》诗:"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7)

"危柱"、"峄阳友"

古琴上有琴柱,用以撑起琴弦,因而古代也用"危柱"代琴。 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般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古人认为峄山之阳所产的桐木为造古琴的上等木材,因此称精美的琴为"峄阳"或"峄阳友"、" 峄阳琴"。元代汤武《一枝花》套曲:"拨剌着峄阳琴, 一帘风雨飕飕"。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8)

"绿绮"

琴还有一个代称叫"绿绮"。西晋傅玄《琴赋序》:"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李白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9)

"横笛"、 "七孔笛"

笛子古称有"象管"、"横笛"、"横竹"等。宋代周密《齐东野语》卷十:"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要非人间曲也"。"横笛"古称"横吹",今称"七孔笛"。唐代张巡诗:"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吟"。"诗鬼"李贺亦有"高楼夜静吹横竹"诗句。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10)

"玉"、"轻圆"

古代以玉管为笛,于是"玉"字亦可指笛。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上弹筝,车中奏玉。"其中"玉笛"、"玉骨"、"玉龙"等美称此随"玉"字而来。辛词有"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句。元代张翥似乎对笛情有独钟,他在《铁笛为孟天暐赋》诗中曰:"爱此轻圆铁铸成,何须楚竹选孤生",对孟氏铁制的笛子倍加称道。而"轻圆"此后也就成了笛子的代称。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11)

"茵于"

笛子还有一称叫"茵于"。据《志奇》一书载:"绿珠为梁伯女,伯至山,闻吹笛声,忽空中语云:'汝归,命女呼我名曰茵于,我当至矣'"此处的"茵于"是指笛声。回家后,梁伯将这一切告诉了女儿绿珠,绿珠对天呼唤"茵于",果然得曲十五,因名笛曰"茵于"。

琴棋书画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东方国学原创国学基础)(12)

本文作者:张废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