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质表征的重要参数,除了pH、电导率外,溶解氧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汇。那么,什么是溶解氧呢?

顾名思义,溶解氧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英文名为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测量溶解氧是继测量 pH、电导率之后最常用的一种水质监测方法,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溶解氧的范围在哪里(什么是溶解氧)(1)

跟水一样,氧气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源泉,人类的呼吸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氧气,氧在自然界中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致在21%左右。除了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氧外,水体里也会溶解一定量的氧气,以保证水生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跟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以百分比计算不同,水体中的溶解氧是以mg/L来进行计量。

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为溶解氧9mg/L,如果水体存在污染,那么这些污染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从而导致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溶解氧的范围在哪里(什么是溶解氧)(2)

因此,通过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大致判定是否存在污染物,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溶解氧的范围在哪里(什么是溶解氧)(3)

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对于生物的环境和水质污染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水中溶解氧的测量,可以实现如下:

溶解氧的范围在哪里(什么是溶解氧)(4)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质参数,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反应了水质的好坏,更好的指导我们对水体进行处理,服务于人类和生物生活以及工业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