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些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如何成功实现母乳喂养)(1)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都有健康益处,绝大多数妈妈也认同母乳是宝宝出生后最理想,最安全,最完美的食物。也因此,许多妈妈在孕期就开始努力做功课,希望产后能够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可是,宝宝出生以后,妈妈们可能会发现母乳喂养的实际操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不少妈妈还会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遗憾无法得偿所愿。

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最大拦路虎莫过于母乳喂养初期因为担心母乳不足而添加了配方奶粉。妈妈们对母乳不足的担心,可能是思想误区导致错误判断宝宝没吃饱,奶水不足;另外,担心和压力还可能来自“婆婆说,妈妈说,邻居说,亲戚说”等说孩子没吃饱,得加奶粉。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分泌母乳并成功母乳喂养。一名不能产生母乳的妈妈其实是十分罕见的。母乳喂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最困难的阶段是刚开始6-8周,也是宝宝和妈妈之间建立供需平衡的时期。一旦妈妈顺利过了这段困难时期,接下来的母乳喂养道路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那在母乳喂养的最初6-8周,妈妈们该怎么做?该如何观察宝宝的摄入呢?

首先,在宝宝生出来第一时间,在剪脐带之前,让宝宝和妈妈肌肤接触,本能的寻找乳头尝试吮吸。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宝宝无法与妈妈在第一时间肌肤接触的,那么可以让宝宝与爸爸肌肤接触。

在母乳喂养初期,妈妈乳头敏感是正常的,但是疼痛是不应该的。所以,如果有疼痛,就要注意排查宝宝衔乳姿势是否正确。正确的衔乳对母乳喂养十分关键,因为衔乳不正确可以导致妈妈的乳房问题,也可影响宝宝的母乳摄入。因此,需要及早排查,及早纠正,从而避免因为妈妈乳头造成损伤而导致母乳喂养无法进行。

在确保衔乳姿势正确,初期还应该注意频繁的哺乳,让宝宝有充分的吮吸机会同时也可以频繁的刺激母乳分泌,为实现母乳供需平衡建立基础。在新生儿阶段,宝宝每天有10-12次的哺乳是很常见的。

因为母乳喂养时无法很好的明确宝宝到底吃了多少毫升母乳,这让许多妈妈们感到心理没底。当然,为了想明确宝宝到底吃了多少毫升,而泵乳瓶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母乳喂养初期,为了帮助判断宝宝到底吃的够不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一些日常表现来推断。比如,从宝宝出生第一天到第五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观察来帮助大概的判断:

最初的五天,往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逐步递增过程。在此之后,如果宝宝每天会有大约5-7个湿透的纸尿片,每次哺乳后表现出饱足感,整体的生长和精神状况良好,就可以帮助妈妈们增加信心母乳喂养的信心,无需担心宝宝母乳不足的问题了。另外,这里提到的生长良好,并不是指宝宝的体重与其他宝宝差不多,或者越重越好。生长良好指的是宝宝的体重在标准生长曲线的10-90分线之间的某一条曲线,然后随着月龄增加,沿着曲线稳步的增加,就是良好的生长。

所以,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关键在于及早肌肤接触,频繁按需哺乳,确保衔乳姿势正确,科学观察,以及一颗坚定而沉着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