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类致残性原发性头痛,全世界超过10亿人直接受其影响。尽管偏头痛普遍流行,但诊断和治疗仍不充分。为了支持偏头痛的临床决策,由丹麦头痛协会(Danish Headache Society)发起,欧洲头痛联合会(European Headache Federation,EHF)和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Neurology,EAN)支持的共识声明《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igraine in ten steps》(《10步诊断和管理偏头痛》)于2021年8月发表于(图1)[1]。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1)

图1:共识声明截图

欧洲的神经病学家,阅尽卷帙浩繁的偏头痛领域英文文献,为广大基层工作者、神经科医生和头痛专家总结了偏头痛管理的10个步骤,清晰明了,操作性好。

第1步:何时怀疑偏头痛(Step 1:When to suspect migraine)

指南推荐


第2步:诊断偏头痛(Step 2:Diagnosis of migraine)


指南推荐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2)

图2:偏头痛日历[2]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3)

图3:ID-Migraine[3]及翻译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4)

图4:MA-Q[4]及翻译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5)

表1:原发性头痛鉴别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6)

表2:头痛红旗征(警示征象)

第3步:教育和以患者为中心(Step 3:Education and patient centricity)


指南推荐

第4步:急性期治疗(Step 4:Acute treatment)


急性期治疗可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和辅助治疗(表3),应当使用分步治疗方法(图5)。治疗建议概述如下。每一步的药物都是根据疗效、耐受性、安全性、成本和可及性来选择的。

指南推荐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7)


表3: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药物

注:表中为国外用药规则,国内用药请参考说明书和相关指南。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8)

图5: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步骤

第5步:预防性治疗(Step 5:Preventive treatment)


指南推荐

如何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掌握偏头痛临床诊断与管理)(9)

表4:偏头痛预防性用药

注:表中为国外用药规则,国内用药请参考说明书和相关指南。

第6步:特殊人群偏头痛的管理(Step 6:Managing migraine in special populations)


指南推荐

第7步:随访、治疗反应和失败(Step 7:Follow-up,treatment response and failure)


指南推荐

第8步:处理并发症(Step 8:Managing complications)

指南推荐

第9步:识别和处理合并症(Step 9:Recognizing and managing comorbidities)


指南推荐

第10步:长期随访(Step 10:Long-term follow-up)


指南推荐

结论

偏头痛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大增加了全球疾病负担。尽管存在详尽的诊断标准和多种治疗方案,但世界范围内偏头痛的诊断和临床管理仍然不理想。这份共识声明由欧洲专家编写,旨在为偏头痛的诊断和管理提供普遍适用的建议,并促进最佳临床实践。这些建议基于已发表的证据和专家意见,并将在出现新的信息和治疗方法时予以更新。

参考文献:

[1]Eigenbrodt AK,Ashina H,Khan S,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igraine in ten steps.Nat Rev Neurol.2021;17(8):501-514.

[2]https://static-content.springer.com/esm/art:10.1186/s10194-018-0899-2/MediaObjects/10194_2018_899_MOESM17_ESM.pdf

[3]Rapoport AM,Bigal ME.ID-migraine.Neurol Sci.2004;25 Suppl 3:S258-S260.

[4]Láinez MJ,Domínguez M,Rejas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igraine Screen Questionnaire(MS-Q).Headache.2005;45(10):1328-1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