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要吃一斤菜,其中深色的蔬菜占比至少要一半以上。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提议可以用拳头估算,每一餐要有2个拳头左右的蔬菜。

在各种蔬菜当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它们就是菌类。

食用菌虽然是归于蔬菜大类,但它们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存在。

它们不能依靠光合作用生长,而是需要寄居于富含有机质的物质上,汲取养分来生存。

除了有些还无法人工栽培的野生菌,日常绝大多数食用菌都是集中规模化生产。

常吃的食用菌绝大多数都是菌菇,也就是蘑菇这一类,但食用菌的范畴其实远远大于蘑菇。

❶ 家常亲民「菇」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1)

❷ 不叫菇的「菇」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2)

❸ “贵族”奢华「菇」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3)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4)

食用菌属于蔬菜这一大类,也就拥有其他蔬菜都有的低脂肪、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等属性。

但菌菇类跟其他蔬菜相比,更有特色。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5)

❶ 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到,平时所说的菌菇类高蛋白,主要指的是干菌菇。而泡发后,蛋白质含量就落入凡间了,并没有那么神奇和特殊。

但整体上来讲,还是比其他蔬菜类别要略高一些,瓜茄类往往不超过1%,绿叶菜能在2%左右,而不少菌菇可以达到2-5%。

即便菌菇的蛋白质含量比动物性食品还相差很远,但它们必需氨基酸基本齐全,属于比较优质的蛋白质,也是一个不错的蛋白质加分项,对于素食主义者也尤为重要。

❷ 水溶性多糖含量高

菌菇中的多糖类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科学界在探索它们用于抗癌、提升人体免疫力等领域的作用。

但是打着这样的旗号高价售卖的菌菇多糖提取物,并不能有神奇的疗效,往往是借着这些科学研究,夸大宣传。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平日经常吃菌菇,才是获得这些潜在益处更靠谱的方法。

❸ 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菌菇中不仅有不可溶的膳食纤维,也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比如一些植物胶质。

这些成分对肠道菌群生态的健康有促进作用。

❹ 较为特殊的维生素

菌菇中含有其他食物含量都比较少的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于较少户外活动的白领一族还是很难得的膳食补充来源。

虽然依靠菌菇还远远无法满足每日需求量,但通过菌菇所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依然是有价值的补充。

营养价值总结:

1. 营养丰富但并不神奇

菌菇类的营养价值整体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倒也不必上升到神奇的高度。

可以理解为,菌菇是个成绩不错的优等生,但也不是什么神童。

2. 价位与营养价值关系不大

不同种类的菌菇,营养价值差距都不算大,而价格的差距主要与产量、收获难度、特殊的风味有更紧密的关系。

可以为了难得的美味花大价钱体验,但不必为了营养价值付出更高的费用。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6)

菌菇有着类似肉一样的厚实口感,疏松的结构还可以吸收汤汁让整体风味更浓郁。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7)

菌菇类适合煮、快炒,适合咸鲜口味,适合搭配蒜,不太适合搭配姜、葱、香菜。

食用菌的美味主要分闻到的气味和尝到的滋味。

很多具有特殊香气的菌菇,往往是含有一些特殊风味的挥发性物质,比如香菇、松露、牛肝菌等等。

而独特的滋味主要取决于所含有的一些呈味物质,比如可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核酸代谢产物等等。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8)

菌菇中这些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水,所以简单清洗更为推荐,不宜长时间浸泡。

一些价格昂贵的野生菌,诸如牛肝菌、松茸、鸡枞菌等,都比较忌讳用水洗,常是用小刀刮去外层带泥沙部分,用流水冲一下,吸去附带的水分后再烹饪。

菌菇食补(食物中的优等生)(9)

在菌菇类干制的过程中,会使得风味物质的成分产生较大的变化,往往使得风味更为浓郁。

干菌菇要洗净后再泡发,泡发时所使用的水也可以直接在烹饪时使用,合理利用鲜味物质,不用放味精也能让菜肴更好吃。

食用方法总结:

1. 炖煮、快炒两相宜

这样简单的烹饪方式能发挥菌菇类的香气和鲜味优势,搭配肉类时,复合的氨基酸成分会使得菜肴更加美味。

2. 减少用水

前期处理尽量减少水的使用,可以尽量多的保留鲜味。

菌菇类虽然耐煮,但焯水也不用时间过久,一般来说切薄片、小块儿的话1-3分钟都可以做熟,方便做快手餐。


菌菇类,有着独特的味道和营养特色,推荐在平时采购食材时,作为常规选项。

我在做蔬菜时,就习惯加入一点香菇、口蘑或杏鲍菇,既能增添颜色,还能增加美味。

无论是美食家,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从菌菇中找到惊喜,让平凡的一日三餐,在营养的同时更有滋味。

参考文献:

[1].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食用菌学报,2018,25(04):97-104.

[2]. 侯会,陈鑫,方东路,郑惠华,赵立艳. 干燥方式对食用菌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5):4877-4883.

[3]. 中国餐饮市场菌菇类食材的应用——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首席行政总厨李彤在第十二届中国蘑菇节的演讲节录

[4]. 张金霞,陈强,黄晨阳,高巍,曲积彬. 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 菌物学报,2015,34(04):524-540.

[5]. 邴芳玲. 食用菌中鲜味物质味感相互作用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