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逊 肾病科主任医师

肾科大夫当面对肾病出现水肿表现时,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多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水肿,通常治疗效果好;忧的是,有一种肾病患者一旦出现水肿,则多提示治疗难度大,多数医生面对这样的肾病患者治疗难度大,甚至可能“束手无策”,而在出现水肿之前就能发现或更早期就能发现这种肾病,却“可防可控”。

肾病水肿出现的顺序以及机制(这种肾病一旦出现水肿)(1)

它到底是哪一种肾病?是的,它就是糖尿病肾病。

在多年以前,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的发病率还都远低于肾炎。但在此之后,肾小球肾炎与糖尿病肾病处于相持阶段,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病因中糖尿病肾病仍占据第二位。可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糖尿病相关肾脏疾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最终糖尿病肾病将成为尿毒症透析的第一位病因。

然而,当肾科大夫面对糖尿病肾病并水肿患者,立马感觉不妙。因为多年的糖尿病一旦发展到水肿阶段,往往说明病情已经到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时期(糖尿病肾病Ⅴ期),关键是还将持续进展,且发展速度呈进行性加快,最终进入尿毒症透析。

一旦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阶段,其治疗非常被动。降血压、控制血糖、减轻水肿(也只能减轻水肿)大多还可以做到,而降尿蛋白,或阻止糖尿病肾病快速进展,则很难办到。到了这个阶段,更别说逆转糖尿病肾病,能够穷尽一切方法治疗,其目的也就是最大程度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尿毒症阶段罢了。如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导致的其他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则预后更糟糕。

肾病水肿出现的顺序以及机制(这种肾病一旦出现水肿)(2)

糖尿病肾病只是在进展到显性蛋白尿阶段才会如“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然而,如果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能给予干预,它却是可防可控的疾病,甚至还能治愈。下面,肾为先将作详细说明。

1.怎知自己患糖尿病?

祖国传统医学的中医称作的一种疾病叫“消渴病”,其中就包括“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与消瘦等。但是糖尿病出现如上典型症状的只占少部分,更多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如果有如上表现的其中之一,或感觉四肢之力,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化验检查初步诊断。如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可事实上,等到有“感觉”时才想到去医院检查,并非是最好的办法。每年体检才是更好地发现糖尿病的方法。同时,在肾内科检查尿检、血检及肾脏超声检查等,这样才能及早发现肾病,更能避免尿毒病的发生。

2.如何才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由于在糖尿病的一期及二期很难通过常规检查发现,因此仅单纯查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筛查肾病是不可取的,而应该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或“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等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3.如能做到如下的三级预防,则糖尿病肾病可防可控

①0级预防

最明智的预防措施,控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酗酒及缺乏运动等等来防止或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让自己患不上糖尿病,当然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糖尿病肾病找上门来。

②1级预防

一旦确诊患了糖尿病,尽快通过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及/或药物治疗),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③2级预防

一旦确诊患了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尚没有显性蛋白尿),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综合管理,如控糖、降压(尽早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及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等,目的是防止出现显性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阶段的糖尿病肾病,从而尽可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的发生。

4.糖尿病肾病相关指标应控制达标

在做到如上几点的同时,在治疗目标需要个体化的前提下,必须使糖尿病相关指标控制达标:

①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②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

③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④血压控制小于130/80mmHg。

肾病水肿出现的顺序以及机制(这种肾病一旦出现水肿)(3)

肾为先希望各位朋友尽快行动起来吧,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我”也能做到!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